簡介

於幼華1961年出生浙江省定海人象棋特級大師中國象棋特級大師。1961年出生,浙江定海人。1977年於幼華獲全國少年冠軍,次年進入浙江省隊,開始參加全國賽,1981、1987年獲全國個人賽第六名,1990年獲全國個人賽第五名,1994年獲全國個人賽第三名。1995年起代表火車頭隊參加全國賽,當年即為該隊奪得全國團體冠軍立下戰功。1997年獲亞洲象棋名手賽冠軍。2002年獲全國個人賽冠軍。2003年於幼華獲“五羊杯”冠軍賽、世界象棋錦標賽亞軍。2007年12月於幼華獲首屆“來群杯”中國象棋名人戰冠軍,成為了我國首位“中國象棋名人”。作為與趙國榮、呂欽、李來群同代的棋手,於幼華在棋場征戰已達廿載,他各種近乎玩命般的兇悍招術,常常令一些大腕們頭痛不已,屢屢受挫。2002年“拚命三郎”大器晚成,獲全國個人賽冠軍,2003年獲“五羊杯”冠軍賽、世界象棋錦標賽亞軍,2007年“拚命三郎”再度爆發,獲首屆“來群杯”中國象棋名人戰冠軍,成為我國首位“中國象棋名人在中國象棋大師網觀看完現場直播後感嘆:“於從來就沒有剋星,他是殺手,可以殺死任何人!”在2012年4月底舉行的第二屆“周莊杯”海峽兩岸象棋大師賽中,於幼華在比賽中手機連續兩次響起,按照規則應該判負,但是裁判未予理睬,最終於幼華擊敗了中華台北棋手,後來台北棋手大度地放棄了申訴,此事才得以了結。一個大陸的特級大師出現這種情況,一片譁然,但也算是為於幼華近些年不如意的成績上添加了“有趣”的一筆。
生平
幼年
於幼華,1961年12月出生在浙江省定海縣,與其他的象棋大師很早就接觸象棋不同,於幼華第一次接觸象棋已經11歲了,那時正值文革時期,整個社會都很混亂,學校已不能正常運轉。他已經不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學習上,整天無所事事,由於家裡弟姐妹比較多,父母為生活奔波,也就無暇顧及他。這時,鄰居棋攤中的啪聲深深地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放棄與小朋友奔跑嬉戲的時光,把全部聰明才智都集中到楚河漢界中。也許於幼華的骨子裡天生就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每盤棋不分出高下,決不罷休,慢慢地在千萬盤的殺中,找到了贏棋的感覺,很快便殺遍整條小巷而沒有對手。
少年棋王

14歲時,於幼華初次參加浙江省少年賽便取得優異成績。1976年,獲得首屆全國少年錦標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位少年棋王,次年蟬聯冠軍。1978年,他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被選入浙江省隊,開始他夢寐以求的職業棋手生涯。在專業隊潛心修煉三年,棋藝進步飛快。1981年溫州大閱兵,20歲的於幼華一路過關斬將,躋身前六名。在整個比賽中,於幼華沒有一盤和棋,全部是勝負見分曉的。於是《羊城日報》記者李名良送他“拚命三郎”的綽號。1982年被授予首批國家象棋大師稱號。緊接著“三角杯”技壓群雄,“金菱杯”穩坐冠軍寶座,“美樂杯”再次稱王……1986年,他摘走第二屆“七星杯”國№邀請賽的桂冠。1987年再度打進全國前六名。1990年他獲得全國第五名。 1993年獲第三名。他的道路可說是一帆風順,然而後面的日子還會這樣順利嗎?
1990年,於幼華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件痛苦──專業隊解散了,一時間於幼華何去何從難以定奪,最後轉到火車頭體協隊,到杭州鐵路分局工作。
擊敗勁敵
作為半專業棋手,於幼華仍然保持對象棋原有的激情,積極背戰全國團體賽,1995年,他不負重望,坐鎮一台,憑藉深厚的棋力打敗柳大華、趙國榮等眾多好手,為火車頭隊再次捧杯立下了汗馬功勞。1996年再度躋身前六名。1997年12月汶萊舉行的第八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共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名棋手參加角逐,於幼華代表中國隊出征,以5勝2和的絕對優勢捧走冠軍獎盃。1998年底特大門檻降低,於幼華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雖說從未打過冠軍,而今被評為特級大師,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作為與趙國榮、呂欽、李來群同代的棋手,在棋場征戰廿載的於幼華似乎已感到有些疲倦。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勝負的淡漠,於幼華爭強好勝的鬥志在逐漸減弱。由於工作、家庭樣樣都得顧及,於幼華已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象棋當中。他曾坦言自己在年輕時沒有趙國榮、呂欽等用功,如果允許重新來過,他還會選擇象棋,會很用功,會把全部情感都放在他鍾愛的象棋上。而現在雖然每年都有比賽,也只能在賽前抽出一段時間練棋,因為他還有工作。他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和執著的人,做什麼事都會全情投入,爭取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
生活中
在生活當中的於幼華遠遠沒有棋上那樣冒險,他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閒暇時,總會拿出他的集郵冊擺弄一會兒,同時也會抽出一些時間來照顧花卉,做一個平凡人。兒子的功課也是令他頭疼的事,總得花費時間指導他的學習,畢竟21世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型的。把自己的業餘時間排得滿滿的於幼華也就無法顧及象棋,雖然象棋是他的摯愛,也只能忍痛割愛了。於幼華直言:“我現在基本不擺棋了,只是在賽前的一段時間做準備。”雖然這樣,於幼華的棋依舊讓人感覺很頭痛。
輝煌戰績
1977年獲第十二屆全國象棋賽少年組冠軍。
1978年進入浙江隊,同年起參加全國比賽。
1981年獲第十六屆全國象棋賽第六名。

1986年獲第二屆“七星杯”國際邀請賽冠軍;1987年獲全國第六名;
1990年獲全國第五名(並列);
1994年獲全國個人賽第三名;
1995年第七屆亞洲城市名手賽第二名;
1996年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2001年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2002年全國個人賽冠軍。
1997年獲第八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冠軍。
1982年獲象棋大師稱號。
1995年獲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最佳化領跑
台北時間11月11日下午,“神龍汽車杯”2011年第二屆全國智力運動會象棋專業組男子個人第4輪比賽在湖北省武漢體育學院戰罷。最終“兩川”蔣川(微博)、許銀川(微博)分別擊敗各自對手張申宏、竇超,取得勝利。浙江於幼華執先取勝黑龍江聶鐵文,河北陳翀先手擊敗河南李林,於幼華、陳翀同積7分領跑,蔣川等積6分。
本輪比賽象棋“一哥”北京蔣川執先手迎戰山東隊張申宏,雙方以仙人指路對卒底炮布陣,布局張申宏渡3卒過河,隨後蔣川一炮取雙卒,再巡河車抓死黑過河卒,紅連滅黑3卒,形成多兩兵的格局。黑方少卒換得大子出動快的一利,蔣川面對黑子力欲奔過河的形勢,機警的選擇了兌車的戰法。此後紅棋多兵的優勢得以成功確立,步入殘局形成車雙炮雙兵仕相全對車雙馬卒士象全。紅方的一路兵和三路兵在兩炮的掩護下相繼渡河,紅車突然塞住象眼,張申宏雖車跟住紅炮,但紅有兩過河兵聯手做炮架趕車的手法,黑棋無奈只得出將丟象。至此黑方防線已呈崩潰的狀態,最終113手蔣川點車捉死黑馬制勝。
“許仙”許銀川上輪執先手被福建隊老牌大師王曉華爆冷擊敗,這輪許銀川打醒精神,執後手以過宮炮對飛相迎戰煤礦隊小將竇超。竇超的出招有些詭異,中盤自家的炮馬來回移動,弄了半天也沒有玩出花樣。許銀川抓住機會車馬炮殺向紅方右翼空虛地帶,竇超猝不及防底線被黑棋殺空門,許銀川施展車馬炮三子組合殺法,把紅帥將出肋道再開邊炮得子獲勝。
浙江隊老將於幼華執先手迎戰黑龍江隊聶鐵文,雙方以飛相對挺卒布陣。布局兩人正常出招,中盤黑方一度已經取得了反先的形勢,但是聶鐵文沒有抓牢戰機,於幼華有拚命三郎的美譽,紅方乘勢以車馬炮展開攻勢,黑棋兩馬在自己的右側比較擁擠,只有一車可以擔當防守的重任,紅方車馬炮來回追趕黑車,黑無奈只得以老將安危為重,車占住7路防守臥槽馬的位置,老將下去歸家,為此黑棋付出了白丟一馬的代價,此後黑想進車吃紅馬,於幼華巧妙的車八進一獻車伏馬後炮做殺,聶鐵文投子認負。
河北隊新秀陳翀執先手出擊河南隊老將李林,雙方以仙人指路對兵局布陣,中盤兩人展開激烈的對攻,黑方原想雙車雙炮在紅方右側底線殺空門,不料陳翀搶先以雙車馬炮發動了攻勢,紅棋一車緊守肋道,一炮立中,一支邊馬深入成為奇兵,黑為化解紅棋接下來準備掛角的絕殺,只有送車解圍,得車之後紅方已然勝利在望,此後李林稍作抵抗,遂少車認負。
這輪北京隊金波執先戰和寧夏隊劉明,福建隊王曉華先手戰和四川隊鄭一泓(微博),廣東隊許國義、黑龍江隊陶漢明等也獲得了勝利。男子個人賽四輪之後於幼華與陳翀同積7分領跑,蔣川、金波、劉明、王曉華、許國義五人同積6分,許銀川、陶漢明等積5分。
打破記錄

台北時間4月10日上午,“句容茅山·碧桂園杯”2011年第三屆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在茅山腳下揭幕。最終首輪男子組於幼華執先力克許銀川,拚命三郎時隔十四年再度擊敗姜太公。徐天紅後手取勝趙國榮。於幼華、徐天紅同積2分,洪智“幸運”輪空也收穫2分。胡榮華先對趙鑫鑫、陶漢明先對蔣川、柳大華先對呂欽皆戰和。
本次賽事由中國象棋協會與句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邀請男子現役的十一位全國冠軍以及女子九位全國冠軍參賽,均實行五輪積分制。賽程10、11日上下午各一輪,12日休戰冠軍們進行車輪表演等公益活動,13日上午決戰輪。用時每方45分鐘,每走一步加30秒。比賽冠軍獎勵男子10萬元,女子6萬元。
首輪“拚命三郎”浙江於幼華執先迎戰“姜太公”廣東許銀川,兩人歷史交鋒許特大優勢明顯,三郎上次擊敗太公還得追溯到1997年全國團體賽(註:2007年象甲許銀川先手和棋黑勝負於幼華)。
是役雙方以飛相對過宮炮布陣,布局紅棋炮二進四右炮封車,隨後兩人互挺七兵黑也飛起右象後,黑棋又馬2進4跳上拐角馬,再士4進5補右士,黑方陣勢比較奇怪,初看有子力擁塞的感覺,可能許特大想出奇制勝。
面對對手古怪的形狀,於幼華不慌不忙該兌炮兌炮,該兌車兌車,再跳馬進炮穩步進取。許銀川顯示他布局開初即畢露的求勝決心,數度求戰不肯輕易簡化局面。有所謂挑戰乃風險與機遇並存,於幼華向有拚命三郎的美譽,黑棋幾番挑逗他也不甘示弱,驅馬踏象臥槽與對手展開了激烈的對攻戰。
盤上硝煙迷茫,各自攻擊對方的統帥,互有牽制。待硝煙大致散去後,清點兩軍將領,紅棋伏在黑棋右翼的車炮過河兵三子威力不小,極有可能組成組合殺勢。面對危機的局面,黑方一手馬7進8試圖外線搶攻製造牽制埋下了敗筆,紅方抓住良機車炮兵三軍齊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剎那間幹掉了黑棋的雙士,黑防線淨毀敗勢已露,最終121手,於幼華車炮兵三子絕殺獲勝,時隔十四年再度完敗許銀川。
“笑面佛”江蘇徐天紅執黑對陣“東北虎”黑龍江趙國榮,雙方以中炮兩頭蛇對反宮馬布陣,布局兩人很快兌去一車。隨後中局戰鬥互渡七兵參戰。中盤第45手,紅炮五進四打中卒將,黑借一馬正踏紅護炮之車的良機,巧手象5進7頂馬露空頭,紅只得逃車,黑此時再吃去中炮明顯搶得先機。
奪得先機後黑以車馬炮三子聯攻之勢,一舉把紅帥打上了三樓,紅帥位不安已岌岌可危,而後不得已以棄一馬的代價換得老帥的暫時安穩,但車炮單缺士對車兵單仕相的殘局紅也是難挽一敗,最終136手黑吃光紅仕相後兌車勝出。
兩位均首次參戰句容王中王的棋手“象棋司令”上海胡榮華及“玉面神佛”北京蔣川,首輪均錯失機會與各自對手戰和。其中胡司令執先與“六脈神劍”浙江趙鑫鑫一戰,是最大棋王與最小棋王之戰,兩人相差43歲兩輩之多,是局司令使出鎮山法寶飛相局,小趙應以起馬。中盤紅棋一度占有一定的優勢,但沒有抓牢被黑方脫身,最終67手成和。
新科冠軍、等級分第一蔣川執黑起馬對挺卒應對“長白虎”黑龍江陶漢明,中盤黑棋巧手渡過3卒又空頭炮脅中很有機會,但蔣特大沒有抓緊,陶特大則頑強防守,並在末盤使出棄子謀和的手段,最終逼得黑方不得已不變作和。另一盤衛冕冠軍“東方電腦”湖北柳大華執先戰和“羊城少帥”廣東呂欽。
象棋棋手百科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英文現譯作Xiangqi)。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
巴吉人 卜鳳波 車興國 陳志軍 陳松順 程建忠 程進超 崔岩 陳寒峰 才溢 蔡福如 陳魚 陳信安 程吉俊 陳富傑 陳啟明 鄧頌宏 單霞麗 董旭彬 付光明 馮曉曦 高明海 葛維浦 郭莉萍 龔曉民 葛慧瑩 黃海林 胡榮華 | 蔣川 景學義 荊聰 林進春 林宏敏 廖二平 黎德志 劉宗澤 李智屏 李鴻嘉 陸崢嶸 梁軍 李來群 劉殿中 劉征 柳大華 李望祥 李義庭 李雪松 李艾東 呂欽 李守謙 黎德玲 李錦歡 孟立國 苗永鵬 聶鐵文 歐陽琦琳 | 陶漢明 湯卓光 萬春林 王嘉良 王大明 王鑫海 鄔正偉 王利紅 王琳娜 熊學元 徐天利 許文學 謝思明 徐天紅 薛文強 宇兵 楊官璘 楊柏林 於幼華 袁洪梁 言穆江 閻玉鎖 顏成龍 鄒立武 曾東平 張志明 張影富 張申宏 趙利琴 張石 | 孫育峰 孫志偉 蘇筱芮 宋國強 孫勇征 田長興 黃仕清 黃竹風 郝繼超 黃玉瑩 靳玉硯 金松 宗永生 張心歡 周健超 趙慶閣 金海英 蔣全勝 蔣鳳山 胡慶陽 何兆雄 洪智 胡明 胡玉山 彭星 邱東 任建 孫樹成 孫啟忠 張德魁 鄭新年 |
現代象棋名人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