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東華鎮位於楚雄市西南方紫溪山腳下,距楚雄市區20公里,國土面積448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轄東華、蓮華、新柳、本東、朵基、紅牆、達苴、宜茨、力峨么、邑多么、路上村11個村委會,182個村民小組,343個自然村,7477戶,總人口29950人,其中:男性15221人,占總人口的50.82%;女性14729人,占49.18%;農業人口28913人,占總人口的96.54%;非農業人口1037人,占3.46 %。轄區內居住著漢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其中:漢族23649人,占總人口的78.96%;彝族6220人,占20.77%;其它民族81人,占0.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6.8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06‰。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72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48萬元。境內地勢東北低、西南高,東北部多呈丘陵盆地,西南部屬高山峽谷區,森林資源、水資源和飼草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耕地面積36957畝,其中:水田28516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7.16%;旱地8441畝,占22.84%。農田水利化程度較高,盛產水稻、烤菸、玉米、小麥、大豆、油菜等農作物,是楚雄市的糧、煙主產區和省、州優質米、優質煙示範種植基地之一。2007年,全鎮糧食總產量1933萬公斤,人均有糧668公斤;烤菸收購總量219.9萬公斤,實現產值2840萬元,指令性計畫平均收購斤價14.38元。畜牧業、經濟林果業、經濟作物種植業和水產養殖加工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繼糧、煙之後的四大支撐產業。畜牧業產值5804萬元;經濟林果種植面積14580畝,林業產值833萬元;水產養殖面積4737畝,漁業產值789萬元,森林覆蓋率75.9%。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有個體工商戶1099戶,從業人員達2974人,非公經濟產值30797萬元,實現增加值15342萬元。小集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占地面積1.98平方公里,服務功能、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輻射帶動功能初步顯現,農村集貿市場活躍、經濟繁榮,市場成交額589.5萬元。2007年,全鎮有13所學校14個辦學點,其中: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1所,完全國小11所,在校學生5019人,專任教師279人。幼稚園4所,在校幼兒425人。衛生醫療機構16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11個,個體診所4個,衛生醫護人員47人。全鎮公路通車裡程284公里;通電182個村民小組,受益人口28894人;通自來水155個村民小組,受益人口26184人;固定電話用戶2250戶;網際網路上網用戶57戶;農村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635萬元。
文化教育
鎮人民政府強化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各項措施,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加快,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兩基”成果在鞏固中提高,“兩全”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更加深入,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初具規模,高中階段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協調發展。2008年,新街中學高中升120人。全面實施全民科技素質教育和農業科技入戶工程,認真組織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教育”工程,廣泛開展科技培訓,科技成果套用、推廣步伐加快,人民民眾的科技意識、科技素質和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加強鎮、村委會、村民小組三級文化網路建設,積極組織舉辦各種民眾性文體活動,扶持民族民間文藝演出,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進一步加強,民眾文化、校園文化、老年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節日文化豐富多彩,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
人文地理
在鎮黨委、政府及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及經營性文化產業,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參與文化改革的積極性,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民眾文化活動是益豐富,發展了獅子隊5支、龍燈隊3支、麒麟隊2支、洞經音樂小組3支、花燈隊3支及業餘文藝演出隊22支,文藝創作組1個。東華鎮歷史悠久,為彝漢雜居之地,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並使洞經音樂等民族民間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為推動東華鎮的文化建設,培植文化產業,促進民族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經濟概貌
東華鎮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8709萬元,比上年增加1782萬元,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65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長5.8%;一般預算收入589萬元,比上年670萬元減少81萬元,下降13.8%(主要是鄉鎮撤併後原邑舍、紅衛橋兩個村委會烤菸收購指標划走和擔煙稅上解比例提高)。教育狀況
東華鎮人民政府強化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各項措施,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加快,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進一步最佳化,“兩基”成果在鞏固中提高,“兩全”方針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現代遠程教育發展更加深入,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初具規模,高中階段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幼兒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協調發展。2008年,新街中學高中升120人。全面實施全民科技素質教育和農業科技入戶工程,認真組織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教育”工程。歷史文化
東華鎮歷史悠久,為彝漢雜居之地,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並使洞經音樂等民族民間文化得到了傳承和保護,為推動東華鎮的文化建設,培植文化產業,促進民族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資源環境
東華鎮位於楚雄市的西南邊,全鎮國土面積448平方公里,擁有經濟林果面積14580畝,總耕地面積36957 畝(其中:田28516畝,地8441畝),人均耕地1.28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等作物。鎮內擁有小型水庫27 座;小壩塘800座,常年蓄水1100立方,有河流4條。孕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自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小流域治理、農村能源工程。全鎮完成退耕還林面積5900.66畝,封山育林面積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5.9%。對重點污染的工業項目進行了技改,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沙石廠和小煤窯進行了關閉。通過綜合治理,人居環境、生產環境得到全面改善。使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取得明顯進展。
特色產業
東華鎮共種植經濟作物23097畝,其中新增725畝;種植經濟林果14580畝,其中新增420畝;水產養殖面積達4737畝,其中壩塘養魚2376畝,池塘養魚861畝,稻田養魚1500畝。依靠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個體品質,提高了重點產業的經濟效益,鞏固了重點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基礎建設
東華鎮全鎮共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95.32萬元,其中上級補助97.6萬元,民眾集資折資97.72萬元,組織實施工程470件,已完工353件,117件正在實施中。這些工程的實施共改善灌溉面積1170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04畝,新增節水能力0.65萬立方米,提高了農田水利化程度。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爭取項目資金1300萬元,組織實施了東華、蓮華、新柳3個村委會基本農田整理國家級重點項目建設工程,平整土地764.72公頃,建設溝渠71條,田間道路21條,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質量;投入資金117萬元,實施完成了紅牆和宜茨兩個村委會基本煙田建設項目,為烤菸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投資9.83萬元,組織實施了朵基村委會350畝種子繁育基地建設項目,改善了灌溉條件;投入資金18.8萬元,組織實施了本東村委會上棚門小組1000畝穩高農田建設項目,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順利完成了邑多么、力峨么兩個村委會1500畝核桃基地建設;協調爭取州、市資金補助80萬元,進行紅牆、朵基兩個村委會的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不斷改善了辦公條件;通過多方努力爭取,羅啟美水庫除險擴建和集鎮供水主渠道工程前期測設工作正式啟動。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小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集鎮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農村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水電、交通、通訊狀況明顯改善,縮短了城鄉差距,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社會保障
動員社會力量關心殘疾人的生產生活,對 22 名白內障患者施行了復明手術;對15 名精神病患者給予每年每人360元的補助;認真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發動鎮機關站(所)幹部積極參與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全鎮共捐款7968元,解決了臨時救助困難戶35戶的生產生活困難;對全鎮因長期疾病、殘疾等原因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135戶135人發放特困救濟補助金17540元;開展農村民房火災保險,全鎮參加民房火災保險6378戶,參保率達89.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