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阿嫩

藍阿嫩

藍阿嫩,畲族,福建省柘洋(今柘榮)縣富溪鎮東溪村草籽坪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參加革命鬥爭,為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團十六連小號兵。1934年3月紅十六連在攻打霞浦縣大坪崗附近的反動大刀會時,大刀會匪徒逃進大坪崗莊後抽掉過河跳板企圖頑抗。阿嫩用一丈多長的杖刀向水中一插,飛身跳往對岸吹起衝鋒號,鼓舞戰友奮勇衝過河迅速消滅敵人。1934年底調到閩東獨立師第二縱隊擔任縱隊長陳挺的通訊員,1935年調任中共閩東特委特務員,負責警衛特委領導的安全。193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歷任閩東獨立師二縱班長、排長,轉戰閩浙邊界參加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閩東紅軍於1938年初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六團,藍阿嫩任五連指導員,隨部北上皖南參加抗日戰爭。此後參加了挺進茅山、東進江南作戰。1939年5月下旬,新四軍六團在東進作戰途經黃土塘時與數百名日偽軍相遇。五連任前衛,阿嫩率一個排搶占房屋制高點,用機槍掩護大部隊渡河。當部隊被日軍猛烈炮火阻於橋邊時,阿嫩親自吹響衝鋒號,帶領全連迫近敵軍投擲手榴彈摧毀了日軍火力點,掩護大部隊衝鋒,殲敵近百人,取得首戰勝利。此後,老六團改名江南抗日義勇軍深入上海近郊。7月24日,阿嫩率五連參加了夜襲虹口機場的戰鬥。1940年1月,阿嫩隨新四軍挺進縱隊北渡長江,進至蘇中江都地區抗日,參加了江都大橋戰鬥、西援半塔集戰鬥、郭村保衛戰、黃橋戰役等,戰鬥中表現出色。此後歷任挺進縱隊二團作戰參謀、一營營長。“皖南事變”後編入新四軍第一師,任一旅一團二營營長,參加了開闢蘇中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4年3月,新四軍一師在蘇中發起車橋戰役,一團在蘆家灘擔任阻擊打援任務。3月5日,日偽軍近千人分兩批從淮安、淮陰趕來增援車橋之敵。日軍在韓莊向三營陣地猛攻,形勢危急。阿嫩率二營及時投入戰鬥,指揮部隊從側翼對進攻韓莊的日軍發起攻擊,攔腰截斷日軍三澤大隊,殲日軍數百人,擊斃敵酋三澤大佐,為車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45年春末,阿嫩隨蘇中軍區教導一旅渡江南下浙西天目山地區編入蘇浙軍區,任第四縱隊第十支隊二營營長,在天目山反頑作戰中率部搶占螺絲山制高點,為全殲頑軍五十二師創造了有利條件。隨後率部南進浙贛線,一直打到金華市的曹莊。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阿嫩隨蘇浙軍區部隊按照中央命令北撤山東編入華東野戰軍,歷任第一縱隊一師一團副參謀長、參謀長、副團長,參加了魯南、萊蕪、泰安、孟良崮等戰役。1948年夏在豫東戰役的常朗屯戰鬥中,部隊突擊失利,他帶領隨行人員重新組織戰鬥,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和飛機轟炸逼近敵人與敵搏鬥,終於擊潰頑敵。同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阿嫩調任二團團長。此時一團團長負傷住院未歸,阿嫩請求緩調並率領一團參加戰鬥。11月11日率部與兄弟部隊一起,在窯灣鎮殲滅了西逃的黃伯韜兵團第63軍。戰鬥結束後,敵機空襲一團駐地,阿嫩在指揮部隊隱蔽時不幸犧牲。

個人成就

他的戰鬥事跡陳列在江蘇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