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世傑(1716—1794),字漢山,號雲岩,康熙五十五年出生在黔西隱者壩一書香門第,從小好學,博覽群書,熟讀治政治軍之道,德才兼備,乾隆年間,官至兵部尚書。乾隆二十二年,李世傑任泰州知州,勤政重農,對前任遺積案400餘件,不辭辛勞,謝絕一切宴會,戲樂,日日理事,僅4個多月,舊案結完,新案無積。任泰州知州五年間,農商興旺,百姓樂業,民稱“李青天”。乾隆二十七年升任鎮江知府時,童叟迎送。乾隆南巡時,李世傑親辦一切迎駕所需,概不累及百姓。乾隆三十年世傑升安徽寧池太廣道,四十六至四十七年巡撫河南期間,因黃河決堤數百丈,上令堵缺和疏引,李世傑移駐災區,拯災民,查奸吏,儲材料,疏引河渠,勞心勞形,日夜不暇。乾隆四十八年普升四川總督,五十一年任兩江總督。李世傑治政有方,處理突變,機智果斷,文武兼資,時人譽為“黔中奇男”之一。
李世傑為官50餘年,勤政愛民,倍受乾隆器重,先後賜《御製詩》、《時晴齋法帖》及福字如意、壽杖、朝珠、珍珠手串等,病逝後,賜謚“恭勤”。
生平事跡
(1715-1794)字漢三,自號雲岩,貴州黔西人。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他28歲時,才由任兩淮富安鹽場大使的父親李植給他找到一個江蘇常熟縣黃泗浦巡檢的小差事,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40歲時,才出資捐了一個知縣頭銜。以此才得以擢升泰州知州、鎮江知府、安徽寧池太廣道,四川鹽驛道、旋升按察使、駐打箭爐(康定)軍需總辦、湖北布政使、廣西巡撫、湖南巡撫、河南巡撫、四川總督、兩江總督兼管河道、復任四川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權傾數省,名噪一時,在清代貴州充當封疆大吏的人中,他是絕無僅有的。他奉公守法,辦事認真,能懲治豪霸奸商,扶持貧民,治理河道,賑濟災荒,積極籌辦軍需,籌糧援楚、援藏、援浙,建立了功績。他振興文教,創建鎮江寶晉書院、蕪湖中江書院、黔西文峰書院,大力培養士類。他督蜀時,沿城種植芙蓉,楊柳,為後人所稱道。他提倡廉潔,革除陋習,反對鋪張浪費,任四川總督數年,未嘗宴一客,並規定不準請客送禮,就是除夕元旦,也只集布政司以上官員於督署食"八寶飯"互相道賀。著有《寶山紀事詩》和《南征草》。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退休回籍,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3月卒,年七十九歲,謚恭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