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梁

朱中梁

電信技術專家。江西 南昌人。1961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直從事通信和信息處理學術技術研究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1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一直從事通信和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主持研製了通信衛星多功能信息系統等大型工程。在通信網路與信息安全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就。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朱中梁,電信技術專家,江西臨川溫圳(今屬進賢縣)人。

朱中梁 朱中梁

1961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無線電工程系。西南電子電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一直從事通信和信息處理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主持研製了通信衛星多功能信息系統等大型工程。套用系統科學理論,研究解決了大系統整體效能的關鍵技術。採用最佳化頂層設計方案,實現了多功能兼容,在各功能分系統的信息互動與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研究了高效抗衰落抗干擾的信號檢測與數據容錯技術及信息綜合處理技術,對無線數字傳輸系統性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在通信網路與信息安全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就。

朱中梁院士是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權威專家,他的一生都在和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打交道。在談到我國通信和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現狀時,他表示,中國在信息技術和網路安全方面發展比起世界已開發國家來說比較緩慢。但是在如今這個資訊時代,不論是對個人的生活還是對整個國家的安全,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都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加速該學科領域的發展,尤其是需要更多有志於在該領域潛心研究,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中青年學者的努力。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領域

朱中梁主要從事通信信號和信息的檢測、識別、處理、安全等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主研過多個系統工程與國家重點項目,曾2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人造衛星

朱中梁介紹了人造衛星的有關知識,講述了衛星套用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意義。他說:“我們使用的手機可以通過衛星傳輸信號,為山區、海上乃至地球另一半的用戶隨時提供滿意的服務。人們可以通過衛星收看全球直播電視,實時了解各地情況,陸地和海洋天氣預報過程就是識讀雲圖;還可以通過衛星遙感來顯示洪澇、滑坡、森林火災、農作物狀態、地下資源、海洋資源等現狀;也可以為城鄉規劃、國土管理等提供服務,像某年長江中下游氣象衛星洪澇示例圖和西藏山體滑坡衛星示例圖這樣的遙感信息,數不勝數、用途甚廣。”“在現代信息社會裡,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希望既快又多地獲得信息,然而,信息源在哪裡,如何獲得、處理、傳遞和套用信息,需要我們用科學的辦法來解決。幾十年來,人們認識到衛星作為一種空中平台既能獲取信息又能傳遞信息,是信息社會裡十分活躍的一個科學技術領域,值得我們去關注。”朱中梁說,50多年前,人們已開始研究人造衛星,人類利用太空、走向太空逐漸成為現實,航天科技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衛星套用

朱中梁 朱中梁

“各種衛星套用系統的出現,表明航天科技已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並形成一種高科技群體,也是航天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最直接、最現實的體現。衛星套用在全球無縫隙通信、世界新聞電視直播、天氣預報、飛機與船舶導航、個人定位、大地測繪與地理信息、海洋信息、工農業狀況、自然災害、空間科學研究以及軍事活動等國家和社會各領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航天科技事業取得的豐碩成果,凝結了現代科技精華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我們已有通信、廣播、氣象、地球資源、空間科學探測、導航定位等衛星,還將陸續發射海洋和其他套用衛星以及載人太空飛行器、登月器等,包括眾多的各種地面套用系統在內,中國已是世界上具有較強航天實力的國家。

朱中梁表示,誰能進入太空、控制太空,誰就能在太空中占有一席之地、獲得一份權益。他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都來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投身航天事業、發展航天事業。

院士教誨

中科院院士朱中梁提出,建立電子政府,應當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採用“政府+投資+企業”的模式。他強調,數字成都僅有辦公自動化還不夠,還要有受歡迎的信息服務。成都有很多新建的社區,要加快成都的信息化建設,應當首先從數位化社區和數位化企業抓起,將社區服務數位化。

朱中梁院士在報告會上,用多媒體圖文並茂地向聽眾講授了當今世界頂尖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氣象衛星系統、海洋衛星系統、軍用衛星系統、衛星密碼破譯、衛星通信等衛星技術及其套用。展示了中國研製的一系列衛星,介紹了中國衛星套用技術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不足。最後,對衛星套用技術的前景進行展望。

目前健在的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