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專業

會計學專業

會計學(Accounting)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套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丁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簡介

會計學是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研究如何對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活動進行計量、記錄和預測;在取得以財務信息(指標)為主的經濟信息的基礎上,監督、控制價值活動,促使再生產過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門經濟管理學科,它是人們對會計實踐活動加以系統化和條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本質上,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這也是國際會計界較為一致的看法,其主要特徵是將企業經濟活動的各種數據轉化為貨幣化的會計信息(即價值信息)。
會計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會計的所有方面,如會計的性質、對象、職能、任務、方法、程式、組織,制度、技術等。會計學用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論,概括和總結它的研究對象。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既研究會計的原理、原則,探求那些能揭示會計發展規律的理論體系與概念結構,又研究會計原理和原則的具體套用,提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反映與控制的方法技術。會計學從理論和方法兩個方面為會計實踐服務,成為人們改進會計工作、完善會計系統的指南。
會計學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近代會計的形成及發展密不可分的。在歐洲,早在12~13世紀,義大利的商品貨幣經濟已比較發達,借貸複式簿記已出現於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義大利佛羅倫斯銀行已用借貸複式記賬法記賬,當時人們稱這種記賬法為“威尼斯簿記法”。
義大利學者帕西奧里在其1494年出版的《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一書中的第1部第9篇第11節,以“計算與記錄詳論”為題,系統介紹了當時流行的“威尼斯簿記法”,並結合數學原理從理論上加以概括,為會計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由於帕西奧里著作的問世,使科學的複式記賬法得以廣泛傳播,並推動了會計的發展。因而,一般認為,1494年是近代會計的開始。從15世紀到產業革命,德國、英國和荷蘭出版了不少會計著作,展開對會計的介紹和研究,但都沒有脫離帕西奧里“簿記論”的窠臼,只是在記賬技術上有所改進。當時的會計理論主要是由“擬人學說”統一借貸的含義,建立帳戶體系。
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產業革命,促進了股份公司的興起。它要求會計定期向股東提供會計報表,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此,會計就在簿記的基礎上,向資產、負債與資本的計量,收益的確定,報表的編制、審查、分析和解釋等新的內容發展。
20世紀初,在產業革命發源地英國,先後出版了狄克西的《高等會計學》、里斯爾的《會計學全書》等書。這幾本會計著作的出版,說明會計理論研究已從局限於記賬、算帳的簿記向包括記賬、算帳、報帳、查帳的會計轉變,初步建立了現代會計學。
20世紀以來,會計表分析和成本會計學等新的會計學分科相繼出現。到了50年代,由於生產規模的日益社會化和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的迅速現代化,在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一方面,電子計算機引進會計領域,促進會計數據處理電算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傳統的企業會計學分化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門相對獨立的學科。
會計學主要是由會計學原理、專業會計學和會計發展史組成。專業會計學可按不同的標誌進行分類:按國民經濟各部門對會計知識的不同要求和特點,司分為工業會計學、農業會計學、商業會計學等。按照會計知識所包括的不同內容,如對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會計信息的研究,可分為財務會計學、管理會計學和成本會計學等。按照會計知識涉及不同範圍的會計主體,又可分為微觀會計學(企業會計學)、巨觀會計學(社會會計學)、國際會計學等。
在中國對會計的解釋有“管理活動論”、“工具方法論”和“經濟信息系統論”等三種主要不同觀點。按照“管理活動論”,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會計學就是一門經濟管理科學;按照“工具方法論”,會計是一個反映和控制生產過程的方法和工具,會計學應當視為一門為經濟管理服務的方法學或方法論的科學;按照“經濟信息系統論”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會計學應當既是一門經濟管理科學,又是一門方法論的科學。

分支

會計學按照服務領域不同,可以分為服務於盈利組織的企業會計和服務於政府和非盈利組織的會計。會計學按照服務對象不同,可分為財務會計(也有稱為對外會計)和主要為單位內部經營管理需要提供信息服務的管理會計(也有稱為對內會計)。政府與非盈利組織的會計也有稱為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或預算會計。
會計學按照教育課程知識體系的設定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基礎會計學(初級會計學)、財務會計學(中級會計學)、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高級會計學和會計理論學等。

研究領域

會計學研究是一本會計學領域最新進展的國際中文期刊,由漢斯出版社發行。主要刊登有關會計學、工業會計學、農業會計學等領域的論文,反映國內外該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本刊支持思想創新、學術創新,倡導科學,繁榮學術,集學術性、思想性為一體,旨在為了給世界範圍內的會計研究人員和實務工作者提供一個傳播、分享和討論會計學領域內不同方向問題與發展的交流平台。
相關領域:
國際會計
會計學
工業會計學
農業會計學
商業會計學
銀行會計學
交通運輸會計學
會計學其他學科
審計學

培養目標

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丁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會計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課程設定

主幹學科

工商管理經濟學法學管理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

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專業

計、審計學

專業基礎課

《高等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語文》、《程式設計》、《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運籌學》、《行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會計軟體套用》、《中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稅法》、《經濟法》、《西方經濟學》。[1]

專業課

《審計學》、《高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國際會計》、《財務報表分析》。[1]

專業選修課

《會計制度設計》、《文獻檢索》、《專業外語》、《人力資源會計》、《社會會計》、《保險學》、《稅務會計》、《會計專題研究》、《會計與審計案例》、《會計職業道德》、《管理控制系統》、《行業比較會計》、《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會計》、《會計與審計法律專題》、《會計史》、《銀行會計》、《管理諮詢》、《會計與審計實務》、《ERP原理及套用》、《套用統計軟體》、《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內部控制理論與實踐》、《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信息與資本市場》。[1]

實踐教學

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會計軟體上級訓練、課程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1]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工商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商品學、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商務。
掌握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與設計的基本原理、電算化會計軟體初始化的設定、總帳系統、報表系統以及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等業務核運算元系統的操作方法;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流程、模組構建,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手工會計方式的影響;了解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的管理要求與制度規範、購銷存業務核運算元系統、基於商品化會計軟體的數據整理與加工。

專業排名

2013-2014年會計學專業排名

排 序 學校名稱 水 平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廈門大學 5★ 427
2 上海財經大學 5★ 427
3 中山大學 5★ 427
4 中央財經大學 5★ 427
5 東北財經大學 5★ 427
6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5★ 427
7 清華大學 5★ 427
8 西安交通大學 5★ 427
9 西南財經大學 5★ 427
10 江西財經大學 5★ 427
11 上海交通大學 5★ 427
12 遼寧大學 5★ 427
13 北京大學 5★ 427
14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5★ 427
15 北京交通大學 5★ 427
16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5★ 427
17 東北大學 5★ 427
18 天津財經大學 5★ 427
19 南開大學 5★ 427
20 吉林大學 5★ 427

考研介紹

研究生專業:會計學、企業管理、財務管理。

考研總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運用到考研上,就是事先要選擇好報考學校,準備充足的備考資料。
1999年高校擴招後,會計專業本科生數量大規模增長。不少理工科院校都增開了會計專業,曾有報導說2000年開設的專業中,每10個專業就有一個會計專業。雖然可能有些誇張,但也能說明一些情況。根據教育部網站統計數據,截止到2003年12月11日,全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553所;這些本科院校裡面,招收會計專業的學校將近有一半,其中設定碩士點的院校又有幾十所。如何從這些眾多的招生院校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學校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這裡首先結合一些經驗,談談學校的選擇問題。
2002年會計學專業全國總共報考人數為11117人,錄取2052人,2003年全國總共報考人數為13673人,錄取2589人。其中大部分同學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考慮的是地點,然後再考慮學校的其他方面。所以這裡按地區把國內的會計院校劃分成三類:
第一類:北京區,主要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研究生部、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還有東北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學院等北方院校。
第二類:上海區,主要有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
第三類:南方區,主要有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
除了上述院校外,還有不少其他院校,在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很多同學可能認為選擇學校當然要選最好的,但其實最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因此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最重要的。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所熱門學校以供參考。

熱門院校

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推薦指數:★★★★★
競爭激烈指數:★★★★★
專業課難度指數:★★★★★
考試公平指數:★★★★★
學術地位指數:★★★★
相信絕大部分同學都把去北大讀書作為自己的夢想,對於本科沒有機會的同學,通過考研進入北大可以實現這個夢想。北大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高學府,所以光華管理學院就是管理學科的最高學府。雖然光華的會計學專業在國內學術聲望並不靠前,但光華的管理足以彌補這一缺憾。曾經去北大聽過幾次課,望著那些留洋歸來,滿嘴洋文的年輕教授,只能後悔當年沒考北大。因為會計的研究熱點已轉向實證會計研究,對數學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和其他許多高校不同,北大的會計學專業初試考數學三。專業課考個體經濟學和財務管理,微觀部分注重數學推導,朱善利老師的教材需要仔細研讀。財務管理喜歡考查當前財務管理前沿理論,劉力老師的財務管理學是必備書目。北大最近幾年分數線都比較高,基本都在370分左右,並且自從考研改革後(2003年由五門改為四門,下同)競爭尤為激烈;並且複試時注重個人素質考察,初試成績好而複試被淘汰也不足為怪。想要考進北大必須要加強三門基礎課複習,尤其是數學。數學基礎好的同學不妨考慮一下這裡,或許能幫大家實現N年前的夢想。
2.中央財經大學
推薦指數:★★★★★
競爭激烈指數:★★★★
專業課難度指數:★★★★
考試公平指數:★★★★★
學術地位指數:★★★★
中央財經大學曾經和上海財大等六所財經院校隸屬於財政部,上世紀末劃歸教育部直屬。央財因其得天獨得厚的地理位置受到眾多學子的青睞,但因辦學規模一直較小而受到限制。2004年是央財有很大改變的一年,博士點由原來的4個擴展到15個,碩士點由原來的8個增加到29個,並且新增MBA專業。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專業歷史悠久,因此在國內也有相當好的聲譽。其專業課考試難度並不是很大,2004年改考《管理學》,並且以往每年均有考前輔導班。2011年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報考人數創下了2500人的記錄。
3.上海財經大學
推薦指數:★★★★★
競爭激烈指數:★★★★★
專業課難度指數:★★★★★
考試公平指數:★★★★★
學術地位指數:★★★★★
上海財經大學在國內會計學依靠以前的又是,當今國內會計學界的少壯派多出自這裡。上海的地理環境也孕育了良好的學術氛圍。又由於處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地帶,接觸西方思想也比較多,所以上財比較重視一些前沿理論研究。因此涉及新的會計準則的教材是必讀書目,基礎課要更嚴格要求自己。
4.中山大學
推薦指數:★★★★
競爭激烈指數:★★★★
專業課難度指數:★★★★★
考試公平指數:★★★★
學術地位指數:★★★★
中山大學在南方歷來有很高的聲譽。其優雅的學習環境,適宜的氣候使其成為不少同學心儀的學校。其會計學專業學術實力也名列前茅。2004年初試專業課考試科目為會計學,和以上三所高校不同。由於中山大學是教育部確定的自主劃線招生錄取學校之一,所以每年分數線變化比較大。

讀研體會

讀書的生活是清貧而又充實的。如果在跨進研究生的門檻後能很好地利用這幾年的時光,相信對一生的影都是很深遠的。
首先是專業課的學習。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和本科階段目標是不同的。所謂研究生就是以研究為主,檢驗研究成果的標準就是發表文章質量和數量,這也是文史學科和理工學科的主要不同。國內會計界最高理論雜誌當屬《會計研究》,如果學生階段能在此發表文章不亞於演藝界的金雞獎;而如果能在U.S.的《accountingreview》上小露頭角,則不亞於奧斯卡金像獎。而會計學研究的方向前文已小有提述,即是較偏重於實證研究,實證會計研究主要套用方法就是計量經濟學,而計量經濟學又離不開機率論和數理統計,因此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對數學的套用越來越廣泛。建議在讀研之前就把機率論和數理統計認真研讀一遍,這會給將來學習計量經濟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除了實證方面的研究外,還要掌握會計實務。課餘時間比較多的同學,可以聯繫一下會計師事務所找找實習機會。沒做過審計業務的同學如果有實際的從業經歷就再好不過了。
其次是英語的學習。如果能在畢業前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對就業無疑有很大的幫助。隨著研究生招生人數的逐年增加,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少單位特別青睞個人素質高、能力強的研究生。一些待遇不錯的外企,更加注重英語口語能力。所以應聘時能用熟練的口語和用人單位交流,一定能為勝出帶來很多的機會。
就業前景
會計學是工商管理類專業下面的二級學科,與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等專業並列。屬於考研報考熱門專業。在就業方面,形勢也頗為看好。
為幫助同學了解管理學門類碩士生的職業前景,以便選擇好自己未來的專業,特此梳理了相關資料,就會計學專業進行了系列觀察與統計分析。
就業狀況一覽
會計學是進入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捷徑,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該專業畢業生進入四大,但數量非常少。普遍來看,工作相當好找,並且薪水不低,工作環境好。如果能力較好,那么就不用為工作而發愁,但是要進外資企業的話,還需要努力一把。一般而言,需要在讀研期間就將“東家”提前敲定,不要畢業後跑到人才市場上去找工作。可以說任何一個單位都離不開會計,所以只要期望值不高,專業技能過關,提早準備,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
能力素質訓練
一般來講,會計學研究生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上有必要下足功夫:
1、掌握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成本與管理會計、企業併購、資產管理與評估、會計信息化管理的系統理論和專業知識。
2、熟練利用資料庫檢索學術、專業文獻,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專業數據處理、統計分析。
3、掌握至少一門外語,能夠熟練閱讀學術和專業文獻。
4、最好能夠考一些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如會計師、註冊會計師、精算師等。
除此之外,在讀研期間儘量多地從事社會實踐,對未來就業也是非常關鍵的。
主要課程
會計總論、會計科目、帳戶與複式記帳的套用、會計憑證、帳簿及報表、會計核算及會計工作組織等會計常用知識、資產負債及所有權者權益、營業收入費用利潤、財務報表分析、會計法、稅收法規及稅收證書管理手把手教做賬、電腦上教做帳(學習財務軟體)。

在職研究生

研究方向
註冊會計師方向
培養方向
培養具有紮實的會計學和管理學理論知識,掌握較強的計算機和電算化化設備操作技能、信息處理和溝通技術、數據分析能力,能夠熟練運用會計理論知識,獨立進行相關的業務操作,能夠從事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適應外向型發展需要,具有套用型、高層次、高素質會計專門人才。

著名研究生院

一.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的會計系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其專業水平和學術研究成果在全國都排名第一。

廈門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初試參考書目:

1.《西方經濟學》(個體經濟學部分)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管理學》(第十一版)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經濟科學出版社。 

複試參考書目  

1、《中級財務會計學》(上、下冊,葛家澍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11月版。 

2、《管理會計》(餘緒纓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3、《審計學》(陳漢文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二.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是全國著名的會計院系之一,被譽為我國會計學的“搖籃”。會計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其中註冊會計師專業為財政部最早特設專業,擁有一支優秀的注會教師隊伍。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初試參考書目: 

《個體經濟學: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總量經濟學》曼昆(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複試科目:

《中級財務會計》錢逢勝等,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管理會計》潘飛,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三.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專業研究生院在全國同專業高等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三。悠久的專業歷史和優良的師資團隊,使人大會計學專業發展至今,培養出了不但掌握會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信息獲取能力及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而且,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實用型及研髮型人才。

四.北京大學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是當今流行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培養高級複合型會計、審計、財務專門人才的學位教育項目。北京大學是全國首批招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之一。

五.清華大學

目前,清華大學會計學專業在全國排名第五。

就業前景

一般是到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各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會計、財務、審計等實務,也可到高校、研究單位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如果考上會計師、註冊會計師可以直接到會計事務所高就了,或者大公司、外企。如果拿下國外的精算師、會計證,就業情況會更好。會計職業低層次的人才供過於求,高層次的人才供不應求,需求缺口還很大。會計的層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較大的證書,比如會計師、註冊會計師,有幾年的工作經驗,這樣很快成為人才市場的搶手貨。當然,擁有名牌院校的學歷證書,對就業而言,如虎添翼

從業現狀 

一頭冷一頭熱  

未來5年,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短缺。在廣東,今年第三季度最難找工作的10種工種包括財會人員,兩三個人爭搶一個職位。但記者同時從幾家公司HR那裡了解到,目前公司所缺乏的也正是會計,但對職位的定位是高級財務管理人員。而目前,整個會計人才市場嚴重供大於求,而企業卻從中難以發現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這就造成了會計行業“一頭冷一頭熱”的從業現狀。據了解,截至2005年年底,全國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累計突破一千萬,達到10558610人。而在這眾多的從業者當中,取得高級會計師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數為80567人,約占總數的8%,具有大學本科、專科學歷的人數約為518萬人,約占總數的49%,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數為33829人,約占總數的3%。記者採訪了前程無憂人事管理顧問總監、《人力資本》主編楊勤女士,她對目前國內的會計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做出分析,“從全國來看,目前會計從業人員中,普通的財務人員供大於求,已經呈現出疲軟的態勢,而高級的會計從業人員卻十分短缺。在中國未來的5年裡,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會非常短缺,從現在的數據看,缺口達到60%。而從地域上來看,目前大陸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大部分來自香港和海外,很少有內地自己培養的高級會計人才。”日前有媒體報導,某人力資源諮詢公司與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聯合作的一項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調查顯示,高級財會人員一直是企業的緊缺人才,財務總監被受訪企業列為最急需的六大財會人才之一。

薪資待遇

三級別差異化

北京地區差異更明顯 

從薪資待遇上來看,目前從職位高低劃分,差異化十分顯著。從全國範圍來看,財務經理平均年薪為77300元,財務主管年薪為41293元,財務普通人員年薪為27005元。北京地區則分別為114000元、68900元、44240元。從各級財務人員年薪增幅上來看,全國財務經理年薪增幅為9.0%,普通財務人員年薪增幅為7.3%。北京地區差異更為明顯,財務經理年薪增幅為16.0%,財務主管年薪增幅為13.6%,而財務普通職員年薪增幅只在5.0%。這說明財務高管在未來的人才市場上將成為企業爭相搶奪的主力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