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斿父方壺
春秋早期,1966年出土於湖北京山蘇家壠。通高66.7厘米,口長23.1厘米,口寬16.3厘米。
容酒器。形體高大,長頸,鼓腹,圈足。兩耳作龍首銜環。蓋上有鏤孔的蓮花瓣。蓋沿及器的頸部飾竊曲紋,器物口沿和器腹飾環帶紋,線條流暢。器蓋同銘,各鑄五行十二字,內容記載曾中斿父用優質青鑄壺。
壺
壺在商代已有,春秋戰國尤其盛行。商代的壺多扁圓,貫耳(耳象筒子),圈足。周代的壺圓形,長頸,大腹,有蓋,獸耳銜環。春秋的壺扁圓,長頸,肩上有二伏獸,有蓋,蓋上常作蓮瓣裝飾;也見到方壺。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的春秋大壺,圈足下有伏獸,蓋上裝飾蓮瓣,中立一鶴。戰國的壺有圓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種形狀。圓形壺到漢代稱為鍾,方形壺則稱為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