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景星寺](/img/c/910/n5GcuM3X1gDMxATM0ATO2ITMyUTMxMTNwgTMxADMwAzMxAzLwk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寺宇為四合院式,前有山門,內有大殿,南北為廂房。山門內有石碑一方,鐫刻著諦閒大師親筆撰寫的碑文,記敘景星寺重建情況。另有諦閒法師手植羅漢松一株,寺中珍藏佛經三部。
一九八七年僧若德住持重修,一九八八年椒江市政府批准為對外開放佛教活動場所。
一九九零年在原大殿前新建大雄寶殿,現有殿宇計十七間。
歷史沿革
![景星寺](/img/3/05e/n5GcuM3X4EjNyETNzETO2ITMyUTMxMTNwgTMxADMwAzMxAzLxk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諦閒法師重建景星寺;
1987年僧若德住持重修,
1988年椒江市政府批准景星寺為對外開放佛教活動場所,由天台山益定法師住持重修。
1990年在原大殿前新建大雄寶殿,現有殿宇17間。
建築
今景星寺主體由照壁、大雄寶殿、西邊廂房、玉佛房、地藏殿、諦閒法師紀念堂等建築組成,繞中軸線依山勢逐層升高。其中大雄寶殿最為獨特,依山而建,構造巧妙,氣勢雄偉。後殿高樓紀念堂內供奉著諦閒法師的塑像,諦閒法師端坐殿中,佛骨清風、莊嚴肅穆。
景觀
景星寺環境幽靜、空氣新鮮、景色秀麗、古樹名木眾多。寺內有諦閒法師手植羅漢松一株,有1027年樹齡的油綠葉臘梅樹,1000年以上的香樟、桂花、槐樹、板栗等等。另外,在景星寺前,有一棵樹齡1500多年的古樟樹。這棵古樟樹主幹已毀,尚存的樹墩直徑達兩米多,從樹墩茬上長出的五棵樟樹成收攏的五指狀排列,高15米以上,均為百年大樹。尤為奇特的是,這五棵樟樹中間寄生著一棵槐樹,與周圍五棵樟樹一般高大。六棵樹共生共長,比肩而立,形成罕見的“五樟抱一槐”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