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堂內設施
堂內設有廚房、湯房(供飲用水)、剃頭房、醫藥房、總管房等,還有佛堂一處,如願修行可以進內念經拜佛。堂內老人可量力從事其他工作,準許賺錢添補零用。每逢立冬,發棉襖一件,清明收回,另給席扇等。老人進院後,平時,各房字號都雇有服役之人,可以送物件,買賣東西,保管財物。老人死亡則有棺木安葬。
普濟堂分布
桃園普濟堂
道教廟宇。在台灣省桃園縣大溪鎮普濟路一二四號。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代光緒二十八年(1902),初設在江序抱私宅之中,光緒二十九年(1903)遷建今址,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新改建,建築正身五間,兩旁配建護廊,民國六年(1916)增建拜亭;後因年久失修,風雨侵襲,宮牆破損,丹青剝落,於1962年正月起興工改建,歷時四載完工。此堂坐朝東南方,格局方正,以正殿為主體,左右連線偏殿,拜庭左右護龍相對,牌樓聳立道路兩端;正殿神龕中並祀關聖帝君、純陽帝君、九天司命真君三神聖像,左偏殿內為供信眾安置消災祈福的“太歲符”,故稱太歲殿,左右拜庭為太陽殿及廣寒宮,分別奉祀太陽星君和太陰娘娘。
廣安門外普濟堂
曹岫森
甘石橋北,早年有普濟堂。咱就說說這普濟堂。
北京自明朝嘉靖年間接修外城,開廣安門起,京師便有了一個扼守西南的重要孔道。各省朝覲、拜謁、赴考、上任以及做工買賣客貨行旅等經由此過,於是漸漸人煙稠密,熱鬧繁囂起來,維繫了明朝乃至後來清朝的帝都形象。
然而遺憾的是,這門臨孔道、地接神區途中,並非都是萬國梯航、兆民樂利之旅,熙來攘往中還有饑寒交迫、貧病潦倒等無家可歸者,卻被官方忽視了。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一個叫王廷獻的義士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湊錢在廣安門外二里大路邊創辦了一所慈善機構——普濟堂,專門收養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窮人。沒吃的給吃,沒穿的給穿,患病的給治,死了的管埋。每有過路求乞者,必施捨粥食救急。七八年善行義舉名震京師。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順天府尹錢晉錫深為感動,便將此事上奏朝廷。康熙皇上崇儒尊孔,撤藩平叛,文治武功皆有建樹,眼下正是清朝盛世,聽說有人捐資創辦普濟堂,深為民間有此義舉而激動不已,倍感嘉悅。他認為這種好義輕施、恤災拯患行為是大清良民美德、盛世風範的絕妙體現,正與他這個盛世帝王憂民救民之心相符,因而應該大加提倡,讓全國各地效仿,於是龍顏大悅,提筆寫了“膏澤回春”四字,以作匾額,賜給普濟堂,還作《聖祖御製普濟堂碑記》勒石建亭,以記其事。
見父王如此重視,兒子胤禛也不怠慢,每年向普濟堂賜銀一千兩。他登基那年(1723年)就頒諭旨嘉獎普濟堂。自那以後,每年賜銀一千兩列為定例,還隨時另有若干額外頒賜。
升格官辦
雍正的兒子乾隆比爺爺、父親更加重視,繼位當年(1736年)乾脆下詔順天府接管普濟堂。一個民間人士義捐的普濟堂搖身變為官辦,財力、規模、名氣自然大了許多,於是成了救助京城窮人的粥廠。乾隆年年遵例頒賜,還不時另有銀米支援,確曾贏得百姓讚譽,體現了大清帝王“皇恩浩蕩”,救助窮人“膏澤回春”的盛世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