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 普文楠。
科屬:彰科(Lauraceae)楨楠屬(Phoebe Nees.)
俗稱:黃心楠
拉丁文學名:Phoebe puwenensis W. C. Cheng
英文:puwen phoebe.
氣乾密度:0.580g/cm3
產地:雲南南部地區。
特徵:木材淺黃褐色帶綠或油綠色,心材有時也呈深黃褐綠色,有光澤。新切面又香氣,久則消失,生長輪明顯,輪間具深色條紋。
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可達25(30)米,胸徑可達1米 ;樹皮淡黃灰色,淺縱裂,呈薄片狀脫落,皮孔明顯。小枝粗壯,中部直徑5-6毫米,密被黃色絨毛,老枝灰褐色,無毛,有大而密集的葉痕。葉近枝頂集生,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寬披針形,長(8)12-23厘米,寬(4)5-9厘米,先端微突鈍尖,基部狹楔形,薄革質,乾時上面變褐色,沿中脈密生長柔毛,側脈被 疏柔毛,餘部無毛,有蜂窠狀小窩穴,下面無白粉,帶綠褐黃色,密被淺褐黃色小點及淡色疏柔毛,中脈直貫葉端,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側脈每邊12-20條,斜展,近葉緣處消失併網結,上面微凹陷,下面明顯,橫脈及小脈細,下面明顯;葉柄長1-2.5厘米,粗壯,腹凹背凸,密被黃色絨毛。圓錐花序生於新枝中、下部,長4.5-22厘米,在近頂部分枝,最下部分枝長達5厘米,總梗長3-14厘米,與各級序軸密被黃色絨毛。花淡黃色,長約5毫米,花梗長(1.5)2-3毫米,被黃色絨毛;花被內外兩面被黃灰色絨毛,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片6,近等大,卵圓形,長4毫米,寬2.5毫米,先端急尖;能育雄蕊9,第一、二輪雄蕊長3.5毫米,花葯卵圓狀長圓形,長1.5毫米,先端截平,花絲扁平,被柔毛,第三輪花絲中部有2個具短柄的腎形腺體,退化雄蕊位於最內輪,三角狀箭頭形,連柄長近2毫米,柄扁平,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長1.5毫米,上部被柔毛,花柱纖細,柱狀,長1.5毫米,柱頭盤狀。果卵球形,長達1.3厘米,寬約0.7厘米,平滑,無毛;果梗長3-5毫米,粗約1.5毫米;宿存花被片革質,略增大,長達7毫米,寬3毫米,緊貼。花期3-4月,果期6-7月。
分布生境
產南部、東南部及西南部;生於山地常綠闊葉林或山地雨林中,海拔550—1750米。
途及功能
木材供建築、家具及農具等用材。
普文楠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