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如果你早上能夠輕易地從床上起來,在中午之前感覺到的緊迫感最多,並且能在早餐時間左右做出最出色的工作,那么在心理學家的眼裡你這種人就是早起鳥。對應的人則是夜貓子,他們與你有著相反的生活方式:感覺晚上更加活躍,他們偏好做事的時間最早是下午,晚睡能讓他們更激動。性格特徵
在一項發表於《人格和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研究中,紐約市立大學的心理學家AnastasiyaLipnevich及其同事做了一項薈萃分析,想要了解早起鳥和夜貓子與五大性格特質中的自覺性(盡忠職守和負責)、外向性(對社會獎勵的敏感)、神經質(對威脅的敏感)、宜人性(與人相處的需要)以及經驗開放性有關。研究人員們綜合了44個不同的實驗,它們一共涉及16647個人。分析發現,首先,早鳥和夜貓子在五大性格特質上有很大不同。研究人員們還發現生活方式高度傾向夜貓子的人,沒有早起鳥那么勤勉認真。但諷刺的是,先前的研究發現夜貓子通常有更高的認知能力,但早起鳥卻在學校有更好的表現。這一發現與人們的直觀感覺不同,因為夜貓子在社會上處於劣勢地位,我們的社會不怎么認同他們的選擇。而外向性與經驗開放性同夜貓子之間的聯繫較為適度。
同大部分方面的性格一樣,極端分子非常罕見:只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人口僅為早起鳥或夜貓子。而這兩種生活方式並不互斥: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人同時是早起鳥和夜貓子;你可以同時擁有典型的早起鳥和夜貓子生活方式,並且早晚均精力充沛或者早上無精打採下午經歷充沛,反之亦然。
早起鳥、夜貓子及他們的性格均有一定程度的流暢度。Lipnevich及其同事表示,大部分孩子都是早起鳥,但經歷青春期的變化之後,二十歲的人中夜貓子所占比例最多;早起鳥的比例會在五十歲之後有所增加。一天之中的時間也很重要:外向性與一天當中的時間有部分聯繫,畢竟夜貓子可能有更多機會社交。怪不得到處是酒吧。
養成方法
這裡有幾招教你如何成為早起鳥,同時享受到早起的好感覺。1.早睡覺
睡眠不足可能是早起最大的障礙。既使不想也懂這個道理,如果不晚睡,當然就不必晚起。你熬夜到半夜三更,特別是在工作日的晚上,肯定不是在做什麼高效或有益的事情。電視劇、社交媒體不急於一時,不要浪費時間。一旦養成早睡的習慣,你會驚奇與之俱來的好感覺。
2.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身體對固定的日常作出回響。一到飯點你就有餓感,就是你的身體已經被訓練得有感覺了。制定適當的睡眠時間表也是一樣。而且,有一個計畫會使早起更加容易。但是,令人不爽的是,你應該每天在同一時刻起床,即便在周末。這可能不太容易,但如果你不這樣做,你的身體將時常困惑於何時應醒來,早起將難上加難。
3.睡前不吃東西
睡前啃幾口零食的誘惑力很難抵禦,但是,如果你想早點醒來,還要感到精神飽滿,這樣做是絕對不可以的。睡眠時間使身體得到休息、修復和恢復,不是用來消化的。消化消耗太多的能量,所以,它有可能使你輾轉難眠。好不容易進入夢鄉,食物消化還會耗掉你應該花費在恢復精力和體力的能量。即使你睡足了8小時,醒來仍會感到疲乏無力。這樣,你當然不想早起啦。總之,要拒絕零食。
4.減少咖啡因攝入量
這一點或許顯而易見,但明確提一下也很有必要。少攝入咖啡因意味著,晚上11:30時你不至於仍處於興奮中。從下午開始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後半響很難熬,但是,你需要壓制強烈的欲望。如果你已經開始早上床,那你一定希望排除障礙。如果你真覺得有必要提神,試著來點補充能量的小食品。
5.睡前不宜飲酒
睡前來點小酒似乎是個好主意,尤其是下午喝了咖啡的時候。不管人們說些什麼,睡前飲酒不會促進你的睡眠,即使你喝得昏昏沉沉。它只能增加你的深睡眠周期,並且剝奪你的快速眼動睡眠。因此,鬧鐘響起時,你還是覺得勞累,想敲擊‘止鬧’按鈕的衝動更強烈。順便說一下,快速眼動睡眠也是正常學習和記憶功能所需要的,所以你一定想獲得充足的快速眼動睡眠。
工作影響
一項新研究證實,早上多睡一會兒確實讓你狀態更好。科學家表示,如果老闆允許員工在各自的“尖峰時間”工作,員工的工作效率會提高不少。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稱,這取決於人們在什麼時間更有活力,是喜歡早起的人,還是“夜貓子”。
研究報告的作者史蒂芬-沃爾克表示,讓工作靈活適應人體的生物鐘規律會讓人更高效。在工作環境中,這些生理差異非常重要,我們要明白它對團隊有怎樣的影響。當人們的生物鐘有差異時,這對人們的影響是積極還是消極,取決於他們所從事的特定工作任務。如果外科團隊的成員睡眠類型有差異,那就不太妙了。
生理節律也稱為體內生物鐘,控制著每個人活躍和休息的周期。研究人員利用這一信息來確定研究中受試者的“睡眠類型多樣性”。他們注意到,員工的工作效率水平完全取決於此。
在研究中,他們遇到了三種類型的員工,分別在早晨、晚間或者中間時段狀態最佳。中間時段指的是工作成效在午間達到高峰的人。在評估了這如何影響團隊表現之後,他們發現這在工作場所也有負面影響。
他們注意到,不匹配的晝夜節律會影響工作配合,對團隊成員可能有危險,比如,外科醫生。然而在一些需要持續集中注意力的職業中,這種配合可能對員工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