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俗名:電魴 雷魚
學名:Narkejaponica
英文名:Electricray,Japanesesleeperray,Electricnumbray,Japanesespottedtorpedo
中文名:日本電鱝日本單鰭電鰩
科名:Narcinidae
科中文名:雙鰭電鱝科
同種異名:Torpedojaponica
世界分布:
模式種產地:Japan
瀕危狀態:瀕危狀態
棲息環境:
棲息深度:10-150米
最大體長:4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盤近圓形,皮膚柔軟,眼小而突出,噴水孔大於眼,位於眼的正後方,背鰭一枚,呈小型圓狀,

背鰭基底在腹鰭基底之後,體呈深棕色,腹面白色,頭側和胸鰭間有發電器。口及唇周圍溝較淺,頷短可伸縮性少;吻窄。尾部兩側無縱走皮褶,體盤之前後徑短於左右徑,體背有大小不一之黑斑,幼魚無色。
有時發電器上有一白斑,各鰭邊緣及尾側白色,腹面淡色,體長可達40厘米。體盤左右各有發電器,由神經支配,腹面為陰極,背面為陽極,電壓為一般30-80伏特,具電擊作用。
棲所生態
棲息於溫、熱帶沿岸淺水域,為底棲性魚類,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為食。卵胎生。胸鰭兩側邊緣具發電器官,為危險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台灣、中國沿海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不具食用性,多做為下雜魚。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四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