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拉里燈籠棘鮫

模拉里燈籠棘鮫

生活於大陸棚斜坡上層近底水深250-860公尺處。卵胎生。攝食槍烏賊和小型硬骨魚類。最長約47公分,雄成魚長29-42公分。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俗名:黑沙 
學名:Etmopterusmolleri
中文名:模拉里燈籠棘鮫莫氏烏鯊
模拉里燈籠棘鮫模拉里燈籠棘鮫

科名:Etmopteridae
科中文名:燈籠棘鮫科
同種異名:Acanthidiummolleri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非洲東岸、日本、中國台灣、澳洲及紐西蘭海域等。中國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模式種產地:About30mi.eastofSydney,N.S.W.,Australia,130fm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50-860米
最大體長:46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尾短,尾柄無尾前凹窪和側脊;吻寬短,前端鈍圓,眼前吻長約等於眼徑,由吻端到第一背鰭硬棘之距離約等於由第一背鰭硬棘到第二背鰭基底末端之距離;眼大,橢圓形,前後端各有一個三角形缺刻,無瞬膜;眼徑等於口前吻長的1/2;鼻孔大,斜列,距吻端比距口裂為近,前鼻瓣前端具一細尖突起,後鼻瓣稍短,略成三角形,鼻孔間距大於鼻孔長;口裂寬大,淺弧形,口寬約等於口前吻長的4/5,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3;口角具一斜行深溝,唇褶小;上顎齒側扁,5-7小齒頭,多行在使用,每側每行11齒,下顎齒單齒頭型,齒頭外斜,邊緣光滑,內緣約與下顎平行,基底寬,一行在使用,每側16齒;噴水孔中大,近圓形,位於眼后角後上方,內側前緣具一瓣膜,能開閉,到眼睛之距離約等於眼徑的1/3;鰓裂五對,大小與距離約相等;盾鱗斜方形,頂端低平,不規則排列。背鰭二枚,各具一硬棘;第一背鰭稍小,起點與胸鰭後緣之距離大於眼徑,棘小,側面具溝槽,約等於鰭長的1/2,上角圓,末端距腹鰭起點大於腹鰭基底長;第二背鰭大於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后角末端相對,硬棘較長,大於第一背鰭棘長二倍,側面具溝槽,第二背鰭上角尖,後緣稍凹,后角尖突;兩背鰭間距約與吻端到胸鰭基底末端之距離等長;尾椎軸低平,尾鰭上葉發達,後緣有一缺刻;腹鰭低平,起點距胸鰭起點等於或稍大於距尾鰭起點;腹鰭基底末端到尾鰭下葉起點之距離約等於吻端到第一鰓裂之距離;鰭腳圓筒形,末端尖突;胸鰭外角與內角圓鈍。背面灰褐色,腹面色深,各鰭黑褐色。

棲所生態

生活於大陸棚斜坡上層近底水深250-860公尺處。卵胎生。攝食槍烏賊和小型硬骨魚類。最長約47公分,雄成魚長29-42公分。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捕獲,魚體小型多做下雜魚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四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