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在旁人眼裡,這是一對藝術家情侶。孟瑾來自重慶,方二來自台灣,兩個人在倫敦工作時認識,並在聊天之際發現彼此都喜歡記錄街上的塗鴉。於是,孟瑾加入了方二的FakeDesign工作室。現在,他們在北京建立了FakeSpace。
作為獨立藝術家,孟瑾和方二各自有創作。方二的成長背景很國際化,十幾年的時間裡待過澳洲、美國和英國。所以,她喜歡關注空間的轉化與記憶的記錄。孟瑾長期對建築物、城市和一切人造的景觀有很強的興趣,特別是那些被忽略的東西。
但FakeDesign的角色卻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推動一些非主流的藝術行為,特別是後塗鴉文化。2000年成立之後,FakeDesign涉足了很多不同的領域,並堅持一種“玩”的心態。“我們‘玩’得很認真,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自己的創作,還積累了很多資源:藝術家,設計師,合作機構,作品授權等等。這當中我們一直都想要有一個固定空間來匯集這些東西。2006年工作室搬到北京,又經過一年的努力,這個想法最終得以實現。”
城市畫報:是什麼使你們兩個走在一起?孟瑾+方二:我們對自己都認識不夠,但對於對方的一切是知根知底,我們很了解對方喜愛什麼或欠缺什麼,我們經由對方而認識自己。我們倆的個性很不相同,生長背景也很相異,但我們喜歡偏離主流的一切事物,叛逆跟詼諧的生活態度。我們的個性很不相同,成長背景也相異,具體的專業領域其實也不一樣。但由於我們同樣是視覺工作者,我們喜歡參與對方的項目。這無形中發生的跨界創意,給對方新的思考維度和想像空間。從開始到現在,我們所涉獵的範圍變得比以前更廣,這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元,也更加有趣。而我們也將會以同樣的態度繼續發展,因為我們各自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城市畫報
FakeDesign的名字有何深意?你們會怎樣區分fake(假)和original(真)?孟瑾+方二:FakeDesign這個名字並不打算介入關於真和假的討論,這個名字經常帶來的問題,更多的是問及我們究竟是做藝術,還是做設計。然而我們也從不正面回應,因為我們覺得沒有討論的必要,藝術和設計之間的灰色地帶,創作和實驗早就行之有年,只是很多人還無法理解。FakeDesign這是一個有反諷意味的名字,矛盾,但符合現在的實際狀況。想要給人一種感覺,讓人小小的琢磨一下。任何創作行為其實是一個信息的流通,和不斷傳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看重物質和結果,而忽略了想法和動機;而有一些人正好相反。
設計不是孤立的創作活動,它和社會的各個方面是的互動的。好的設計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人們想要享受生活的願望,並能夠承諾一個更加美好的現實,比如柯布西耶的房子,或是i-pod。fake和original之間,其實是很難區別的。我們覺得original能夠在人云亦云的狀態中給出一點新意,而fake讓人們在苦心經營之後發現:其實說的還是那點事。
城市畫報:作為藝術家去從事與潮流文化有關的活動,是否意識到自己獨特的角度?孟瑾+方二:老實說,身為藝術家在看待潮流文化的時候,總覺得有點淺薄,一種輕飄飄的感覺;然而,回頭看中國的藝術家,有些又太假道學的沉重,所以,潮流文化的“輕飄飄”反而會顯得可愛。好的潮流文化平易近人,貼近生活,儘管有商業的動機在背後,但售賣的東西總歸是一般大眾消費得起的。所以我們在面對潮流文化的時候,我們會關注它的脈動,但不會陷入其中。
城市畫報:FakeDesign的開幕展覽叫做“‘言之有物’後塗鴉時代的Graffiti”,現在提出“後塗鴉”這個概念,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孟瑾+方二:塗鴉在中國完全是一個舶來品,不象在歐洲有一個可追溯的傳統。西方塗鴉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複雜的高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隸屬於HipHop街頭文化的狀況。在中國出現塗鴉的時候,整體的背景已經是非常多元化,所以無所謂恰當的時間,也不必去糾纏它的真正定義,我們之所以強調後塗鴉,是想要更多地呈現塗鴉所具有的文化意義,後塗鴉運用更多的圖形元素,創作者的身份也更多元,傳達的信息也更豐富。
中國攝影師(四)
攝影師是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