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波波夫

斯科·波波夫

斯科·波波夫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雙面間諜。他委身納粹的“狼穴”,為盟軍的勝利甘冒種種危險,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某種程度上,他的諜報生活堪與伊恩·費萊明小說中的詹姆斯·邦德相媲美,而且其間諜生涯的緊張性和危險性更加激動人心,充滿著罪惡與仁智的殊死搏鬥。他被西方諜報界譽為最勇敢、最快樂的諜報天才,具有巨大魅力和個性上的吸引力,連前英國情報機關的頭子斯圖爾特·孟席斯少將也對他讚嘆不絕,說他“太詭計多端”。

人物簡介

斯科·波波夫(1912~1981年),南斯拉夫人,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1940年,他在好友強尼·傑布森的勸說下加

斯科·波波夫間諜的神秘面孔
納粹間諜機構。但他從心底里反感希特勒的政策,於是偷偷與英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取得聯繫,英國軍情五局正式招募了他。在德國人那裡他的代號是“伊萬”,在軍情五局他的代號是“偵察兵”。英國將軍皮特里曾評價稱:波波夫一個人牽制了7-15個德國步兵師,差點改變二戰進程。

1941年7月,德國人派波波夫前往美國建立一個間諜小組。波波夫結合自己發現的種種跡象,判定日本人很有可能襲擊珍珠港。在軍情五局的協調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接見了波波夫,胡佛十分瞧不起這位花花公子,因此對波波夫提供的日本可能偷襲珍珠港的情報不屑一顧。1941年12月7號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波波夫的情報得到了驗證。

1944年傑布森由於有來歷不明的收入而被蓋世太保逮捕。軍情五局擔心波波夫暴露,於是讓他“消失”了。二戰結束後,波波夫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1974年,他出版回憶錄《間諜與反間諜》。書中有句名言:“要使自己在風險叢生的環境中倖存下來,最好還是不要對生活太認真。”

在整個大戰期間,他巧妙周鏇,既受到邱吉爾的重用,又得到希特勒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各個秘密使命。他憑其個人的魅力,既保住了生命,又征服了許多不同女性的芳心。他的傳奇經歷被改編成故事,是英國傳奇的間諜人物“007”的現實原型。1981年,他在法國南部的奧比奧去世,享年69歲。

人物概述

他是養尊處優的富家闊少,拈花惹草的風流公子;他又是納粹德國最信任的間諜之一,英國軍情五局最成功的雙重間諜。他就是達斯科·波波夫,英國諜報史上最著名的“風流間諜”。許多專家認為,詹姆斯·邦德令女人無法抵擋的魅力就取自波波夫這個原型。

斯科·波波夫斯科·波波夫

送上門來的德國間諜
1912年,波波夫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塞爾維亞家庭,從小養尊處優,錦衣玉食。1940年,他在好友強尼·傑布森的勸說下加入納粹間諜機構。但他從心底里反感希特勒的政策,於是偷偷與英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取得聯繫,表示願意為英國人服務。經過一番考察後,英國軍情五局正式招募了他。在德國人那裡他的代號是“伊萬”,在軍情五局他的代號是“偵察兵”。

波波夫經常往返於倫敦和中立國葡萄牙里斯本,蒐集情報。他還發展了另外幾個“下線”,他們的間諜網被稱為“南斯拉夫小組”。一方面,他向德國人提供了大量“雞食”(由軍情五局精心編造、有真有假、無關痛癢的情報),並取得了納粹的信任。另一方面,他將德國發展火箭、德軍戰略部署以及國內防禦等方面的重要情報源源不斷地報告給英國人。英國將軍皮特里曾評價稱:波波夫一個人牽制了7-15個德國步兵師。業餘時間波波夫與一位離婚的法國伯爵夫人保持著親密聯繫。英國上司知道他有這個愛好,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他們乾脆將他的代號改為“三輪車”,據說這是因為他喜歡同時與兩個女人上床。

差點改變二戰進程
1941年7月,德國人派波波夫前往美國建立一個間諜小組。他們交給他一個縮微照片膠捲,上面列出情報蒐集的主要目標,其中一項就是對珍珠港海軍基地港口布局、設施以及兵力部署的詳細調查。波波夫結合自己發現的種種跡象,判定日本人很有可能襲擊珍珠港。在軍情五局的協調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接見了波波夫,後者將自己的發現報告了他。

斯科·波波夫斯科·波波夫

其實聯邦調查局早就注意到波波夫的行動了。這位“南斯拉夫新聞社駐美國特派員”已經是紐約社交圈裡的明星。他住在華爾道夫大酒店,與著名女演員約會,在愛達荷州的太陽穀滑雪,在佛羅里達海灘曬太陽,還在紐約富人區買下一套高檔住宅。在十幾個月的時間裡,波波夫已欠下了8.6萬美元的債務。

胡佛十分瞧不起這位花花公子,認為波波夫只知聲色犬馬,因此對波波夫提供的日本可能偷襲珍珠港的情報不屑一顧。聯邦調查局甚至準備逮捕一位給波波夫送錢的納粹信使。看到美國人的這種態度,軍情五局十分擔心他的真實身份敗露,於是命令他撤出美國。1941年12月7號日本偷襲珍珠港得手,波波夫的情報得到了驗證。

元首的最好特工
回到德國後,波波夫用準備好的藉口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他指責德方切斷其資金來源,使他無法與掌握情報的高層人士接觸,德國人相信了他的解釋,又交給他2.5萬美元。回到倫敦後,軍情五局為他提供了幾份“價值較高”的情報,讓他交給德國人,使波波夫重獲納粹的信任。

斯科·波波夫斯科·波波夫

1943年夏天,波波夫將當年招募他成為納粹間諜的強尼·傑布森策反,使他為英國人服務,代號“藝術家”。傑布森此後向英國人提供了大量情報。1944年3月,波波夫向德國人提供了盟軍在法國登入的詳細兵力表,其實這是代號為“堅韌行動”的戰略欺騙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意圖是分散希特勒的注意力。德國人如獲至寶。傑布森寫信給波波夫說:“我祝賀你成為元首的最好特工,他對你篤信不疑。”但幾天后傑布森由於有來歷不明的收入而被蓋世太保逮捕。軍情五局擔心波波夫暴露,於是讓他“消失”了。二戰結束後,波波夫被授予大英帝國勳章。

初闖狼穴

1940年2月的一天,正在南斯拉夫家中度假的達斯科·波波夫忽然接到柏林來的一份電報,上面寫道:“急需見你,建議2月8日在貝爾格勒塞爾維亞大飯店見面。你的摯友約翰尼·傑伯遜。”波波夫看見電報後便火速趕往約定的地點。儘管路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但波波夫駕駛的BMW牌汽車還是奮勇向前,車後揚起漫天的煙塵。

斯科·波波夫加上納粹符的鐵十字

原來,約翰尼是波波夫在德國南方布雷斯高弗賴堡大學結識的摯友。當時已是戰雲密布的1936年,當兩人在奧斯蘭人俱樂部里邂逅相遇時,都不禁為對方令人愉快的性格和談吐所吸引,很快便成了一見如故的朋友,以至於相交不久雙方都把對方看作是自己最親密的生死骨肉之友。因此在波波夫收到那份措詞精練的電報時,為友誼所驅使,焦急不安地踏上了去貝爾格勒的旅途。果不其然,波波夫終於在約定地點見到了好友約翰尼。約翰尼看上去憂心忡忡。他要了雙份純白蘭地,一杯接著一杯地往下喝,煙也抽得很厲害。他一見波波夫,便沒頭沒腦地傾訴起自己的萬縷愁思來:“希特勒正在把德國人培養成傻子。在那些比狼犬還敏感的間諜的幫助下,他可能會吞併全世界。”隔了一會兒,他又盯著波波夫,真誠地說道:“夥計,現在我急需你的幫助,需要立即行動。德國有5條船封鎖在特里斯特,其中一條是我的。我已設法搞到許可證,想把它賣給某箇中立國家。”“哪箇中立國願意購買這些船呢?”波波夫反問道:“如果英法拒絕承認許可證,那么他們將先下手搶走這些船隻。”“對了,這就是我叫你來的原因。你必須利用你有利的社會關係,去辦成這筆生意,而且絕對不能引起別人的懷疑。”

一聽此言,波波夫一下子就明白了,約翰尼是要策動他當一名納粹間諜。但不知為什麼,波波夫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答應了好友的請求,並且覺得此舉深合自己的心意。因為他正想藉助自己國家的特殊地位(當時南斯拉夫還是與德國親善的中立國)為反法西斯事業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與約翰尼取得一致意見後,波波夫直接找到了英國駐巴爾幹國家的商務參贊斯德雷克,並對他全盤托出了自己的計畫:假借某箇中立國之名,將5艘商船弄給英國。幾天以後,倫敦就批准了這個計畫,並且匯來了購船的錢。兩周后,接到通知的約翰尼從柏林帶來必要的檔案,將德國貨船易手他人。

三駕馬車

帶著阿勃韋爾的厚望,雙面間諜波波夫搭乘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的班機飛往英國首都倫敦。喬克·堆斯福爾接待了他。正當波波夫在飯店填寫住客登記表時,一個精神抖擻、宛如好萊塢電影明星的英國軍官羅伯遜走了上來,他是負責編造對付敵人假情報的鑑別工作,工作名稱叫塔爾。在塔爾的陪同下,波波夫終於踏進了他真正的服務機構——MI6處的大門。這是一套由情報機關祖用的舒適的公寓式建築。在這裡,大約有十二、三個官員對他輪翻進行了4天嚴厲的審問,就差對他拷打了。在一切都表明真實可信後,他又被帶到一間擺設考究的辦公室里,被引薦給一位50來歲、身材瘦弱的權威人士。經介紹,他才知道眼前這位軍人就是赫赫有名的MI6處負責人斯圖爾特·孟席斯少將。

斯科·波波夫間諜

波波夫很快就和羅伯遜一起來到了少將家。主人熱情好客,特別是孟席斯太太,更是舉止得體、溫敦善良。她一見波波夫,就立即把他介紹給一個名叫嘉黛·沙利文的迷人姑娘。此人是奧地利一個納粹頭子的女兒,但卻從未服從過父親的信仰,於是便出逃到英國來。嘉黛似乎對波波夫很有興趣,她那雙迷人的大眼充滿了柔情蜜意。看著這個女子,他感到有一股難以名狀的暗流衝擊著心房,真希望和這個姑娘多呆一會。在稍事休息後,波波夫便在MI6處人員的協助下,進行了大量的“情報蒐集工作”。舉例說,他拍了一個偽造飛機場的照片,記錄了一些飛機和軍艦的數目與型號,描繪了重要地區的地形圖……並利用卡斯索夫給的萊卡照相機,拍了許多海軍方面的“情報”。後來德國人對此讚賞不已,認為這種情報實在非常寶貴。就在此時,那位嘉黛姑娘也來到波波夫的身邊,成為波波夫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伴侶。她風貌誘人,花枝招展。她帶著波波夫一個接著一個地參加宴會,把他介紹給所有值得拉拉關係的名流,並且幫助他配製密寫劑,編寫密碼信,起草給轉信人的明文信。

在嘉黛的幫助下,波波夫用密寫的方式為卡斯索夫提供了大量的偽情報,並謊稱由於情報太多、體積太大、份量太重,不宜郵寄,必須回里斯本當面轉交。實際上,這是為儘快地回到德國情報機關,刺探他們的內部組織而設定的一條妙計。果然,一切都按照MI6的計畫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波波夫心中又湧起一陣陣臨戰前的激動。只是在嘉黛驅車為他送行時,他才感到一陣難過。在機場,當他撫摸著她那嬌嫩的皮膚時,一種熾熱的戀情不禁油然而生。但他們都明白,生活是短暫的,也是坎坷不平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爭使得人與人的關係更加誠實和講究現實。生離死別隨時威脅著人們。永恆只能作為一種抽象尺度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之中,而不可能存在於男女**之中。但當飛機升空時,望著逐漸模糊的倫敦塔,斯科心中不禁高喊:“我會回來的!”

斯科·波波夫007原型

遵照事先制定的聯絡辦法,波波夫很快便和上司接上了頭。卡斯索夫在一所別墅里對他進行了一番細緻且持久的審訊。他對情報的每個細微未節都要追根尋底,從各個不同角度來盤問,以便發現新的動向。當他聽到嘉黛·沙利文和波波夫推薦的另一個情報員狄克·梅特卡夫時,就象一隻機警的獵犬嗅到了獵物的蹤跡一樣,連續不斷地提了許多問題。最後。他十分謹慎地說:“想辦法深入地摸一摸他們的思想狀況。在諜報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絕對的了解和控制。”最後,他又向波波夫泄漏了一個絕密的情報,這後來成為其主要收穫之一。

不久,嘉黛和狄克就被發展為雙重間諜。與阿勃韋爾經營的其它雙重間諜不同,他們是英國軍事情報處和波波夫自己挑選的,而不是逆用的。他們分別取了一個代號,叫膠水和氣球。鑒於嘉黛的父親是個納粹黨黨員,所以塑造成出於愛國的動機才為德國充當間諜。她專門利用她的社會關係去蒐集政治情報和機密,以及有關新的軍事司令員和其它新的任命等情報。狄克打扮成出於貪財的動機,向德國諜報部門頻頻輸送準確的情報。鑒於波波夫手下已經有了兩名新成員,組成了一個小組,英國情報當局認為應該給他取一個新的代號,叫"三駕馬車"。隨著兩名情報員徵募成功,他在阿勃韋爾的圈子裡也愈加光彩奪目了。這使得他的工作就比以往順利多了。

為了獲取德國方面的信任,“三駕馬車”制訂了一個名叫邁斯德計畫的洗錢方案。以往阿勃韋爾對逆用間諜的情報費總是用外匯支付。按照英國的法律,凡進入英國的外國人,其所帶外匯都得換成英鎊。換錢時,每張英鎊上的順序號都要記下來。一旦情報小組中的一人被捕,那么從他腰包里的鈔票號碼上就可以將其它的人一網打荊為了避免被發現的危險,“三駕馬車”找到了一個有錢的戲院老闆,後者同意由他出面兌現英鎊,然後用他帳上別的錢來支付給“三駕馬車”,此計畫頓時贏得阿勃韋爾的讚賞。

接著。為了阻止毒氣戰,波波夫通過“氣球”送去了一個報告,說明英國已對毒氣戰作好了一切準備,從而使德軍完全打消了發動毒氣戰的念頭。同時,"三駕馬車"還餵給敵人許多政治情報,這些情報對戰爭沒有直接影響,目的是為了提高他們的威望。大部分通過膠水送過去的政治情報在反對最高統帥部的心理戰中起了作用,“馬基雅維里計畫”就是其中一例。英國海軍想讓德國人對東海岸的水雷區產生一個錯覺,"三駕馬車"的任務是把虛構的布雷圖送給德國人。為此,"三駕馬車"設計了一場戲:有一個叫伊文·蒙太古的英國海軍參謀總部人員,因為是猶太人,因此對德國人要打贏那場戰爭怕得要死。他聽了許多關於集中營的可怕的故事,如把人放進烤箱裡烤死等等。因此他希望從德國人那裡得到某種人生保險。斯科乘機和此人結成了好友,並請求他把那些絕密的海防圖設法送給德國人。於是,有關英國海軍的水雷布置圖就這樣到了“三駕馬車”手裡,而德國情報部門對此一直深信不疑,把它作為絕密情報呈送給元首,使希特勒打消了從東海岸進攻英國的想法。

間諜生活

據英國政府機構解封的機密檔案,二戰時名震一時的英國雙重間諜斯科·波波夫和007簡直“如出一澈”。斯科·波波夫曾被譽為“英國最重要的間諜”,但他也有個綽號叫“花花公子雙重諜”。1912年,斯科·波波夫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南斯拉夫家庭,在1940年至1944年間受僱於英國軍情五處(英國情治單位),成為雙重間諜。他能說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則“相當流利”。他的代號通常為“三輪腳踏車”

工作·極度機密

斯科·波波夫解密的檔案資料
通過無線電、隱形墨水書寫的明信片和微粒照片,“三輪車”使他的德國僱主堅信他正把有關英國的重要軍情“傳輸到位”,其實這些情報都是事先被英國情報部門仔細“清潔”過的。“三輪車”的行動是以分鐘為單位被記錄在案的。在一份標明“極度機密”的檔案里,有德國情報官員給“三輪車”的任務列表。德國人想要知道英國多處軍工廠的具體生產數據和確切位置、英國皇家空軍中隊的飛機資料、裝甲部隊的構成等等。檔案中“三輪車”這樣描述盟軍對德國城市的轟炸:“漢堡港被襲但還能用,漢諾瓦處於非常痛苦的狀態……”

生活·香檳+女人

“三輪車”那充滿危險而高度緊張的工作使他決心要在非工作時間內儘量過舒適的生活。他在倫敦最豪華的酒店之一——莎威有一個常住套間、經常在高級餐廳開飯、在倫敦最貴的俱樂部打桌球、到最“炫”的夜總會跳舞至凌晨。他的生活被形容為“被香檳滋潤著”。他的隱形墨水公式也被記錄在案,顯然他是在酒杯里調配此物的。但他更離不開女人。

他寫給女友的情書在信封上都印有“皇家服務”字樣,這些享有尊貴待遇的信都被開封檢查過。他喜歡“三人一床”在英國諜報界幾乎人盡皆知。英國情報總部這樣描述他的這部分生活:閒時他會在巴黎住上一兩個月,他是那么喜歡“花都”那“美女環繞”的社交場。

薪水·英國+德國

“三輪車”一直拒絕接受英國情治單位付給他的報酬,他羅列了兩個理由:“我非常樂意為一個我全心崇敬的國家服務;德國人付給我的薪水已經夠我花了”。

但似乎英國軍情五處要時不時“搭救”他。一份檔案這樣寫道:“1941年3月14日,星期五,‘三輪車’在莎威的餐廳發現口袋中的錢不夠付午餐的賬單,看來他在前一天夜裡花了不少錢”。

綜合評價

能力指數:★★★★

斯科·波波夫納粹德國標誌

英國情報機關的頭子斯圖爾特·孟席斯少將對他的的評價十分能說明問題:(波波夫)“太詭計多端”。
魅力指數:★★★★
這位勇敢快樂的諜報天才是伊恩·費萊明小說中詹姆斯·邦德的生活原型,他擁有巨大魅力和個性上的吸引力。
發揮作用:★★★
“偷襲珍珠港”之前四個月這位王牌間諜就發出了警告,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份寶貴情報沒能引起有關部門注意。
忠誠指數:★★★★★
儘管身處虎穴,波波夫從未變節。在背後不斷鼓舞他的是對祖國(南斯拉夫)無限的愛與對法西斯帝國的恨。
綜合指數:★★★★

相關詞條

世界十大傳奇男間諜

從1962年10月5日起,第一部007電影於公映開始,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到今天曆經40多年長盛不衰。 充滿魅力且機智勇敢的007詹姆斯·邦德成為了影壇的經典形象……下面我們看看歷史上的十大傳奇男間諜。
西德尼·賴利| 伊利·科恩| 紅色諜王| 斯科·波波夫| 勒魯瓦| 武爾夫·施密特| 弗里茨·科爾貝| 詹姆斯·麥克吉本| 奧古斯丁·普熱烏奇爾| 奧爾德里奇·艾姆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