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輓歌辭》

《擬輓歌辭》

《擬輓歌辭三首》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晚年的作品。詩人假設自己死後的情況,表達了自己對死亡的看法,表現了對生死極其坦然的態度。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擬輓歌辭》陶淵明詩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其二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擬輓歌辭》擬輓歌辭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荒草無人眠,極視正茫茫。

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擬輓歌辭》《陶淵明集》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作者:陶淵明

年代:東晉

主題

擬輓歌辭三首是陶淵明晚年六十三歲的作品,寫後兩月後逝世了。詩人假設自己死後親友的情況,既表達自己對生死的看法,也安慰親友不必過於悲傷。

《擬輓歌辭》陶淵明與他的五柳

其一是說死後收殮的情況,描述兒女朋友痛哭,詩人豁達地說死後便沒有榮譽與羞辱,只覺得酒還未喝夠便死了,有些遺憾。

其二是出殯前的祭祀。詩人描述親人的哀傷,自己雖感到不能飲酒的遺憾,但已為快離家園而有些黯然。

其叄是寫下葬的情形。對下葬後的幽冥世界不猜測,也認為賢達也不能逃避死亡。這與當時追求神仙得道的風氣迥異。

陶淵明有一些以發揮哲理為主要內容的作品,《擬輓歌辭》也可以歸入這一類。這類詩可以視為玄言詩,但與東晉流行的玄言詩有所不同,並非“柱下之旨歸,漆園之義疏”(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而是將生活中的體驗提煉到哲學的高度。魏晉人注重門閥,陶詩中有的寫到宗族關係或對兒子加以訓誡,如《命子》《責子》《贈長沙公》等,可見陶淵明也還是重視家族的榮譽和門第的。

背景

魏晉南北朝文學是典型的亂世文學。作家們既要適應戰亂,又要適應改朝換代,一人前後屬於兩個朝代甚至三個朝代的情況很多見。敏感的作家們在戰亂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運的難卜,禍福的無常,以及個人的無能為力,從而形成文學的悲劇性基調,以及作為悲劇性基調之補償的放達,後者往往表現為及時行樂或沉迷聲色。

《擬輓歌辭》桃花源記

這種悲劇性的基調又因文人的政治處境而帶上了政治的色彩。許多文人莫名其妙地捲入政治鬥爭而遭到殺戮,如孔融、楊修禰衡丁儀丁廙嵇康陸機陸雲張華潘岳石崇歐陽建孫拯嵇紹牽秀郭璞謝混謝靈運范曄袁淑鮑照吳邁遠袁粲王融謝朓等。還有一些死於西晉末年的戰亂之中,如杜育摯虞棗嵩王浚劉琨盧諶等。在這種情況下,文學創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題,這就是生死主題、遊仙主題、隱逸主題。這些主題往往以藥和酒為酵母引發開來,藥和酒遂與這個時期的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生死主題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關於如何對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漢樂府和《古詩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嘆生死的詩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等詩句,可以說是這類主題的直接源頭。魏晉以後生死主題越發普遍了,曹丕《又與吳質書》很真切地表現了當時帶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何可言!……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眾多親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壯當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又想秉燭夜遊及時行樂。生與死是一個帶有哲理意味的主題,如果結合人生的真實體驗可以寫得有血有肉,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擬輓歌辭》)“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江淹《恨賦》)如果陷入純哲學的議論又會很枯燥,如東晉的玄言詩。對待人生的態度無非四種:一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及時勉勵建功立業;二是增加生命的長度,服食求仙,這要藉助藥;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時行樂,這須藉助酒。第四種態度,就是陶淵明所採取的不以生死為念的順應自然的態度。從陶詩看來,他不再是一個自嘆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靈,他具有與“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他的這類詩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作者

陶淵明(約365-427),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其好友暗贈諡號靖節先生,潯陽人(一說宜豐人)。東晉著名文學家,田園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考證陶為奚族人,但其證據略顯薄弱)。(《宋書》隱逸傳云:“陶潛字淵明,或雲淵明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因宅邊種植五棵柳樹所以號五柳先生(未得到證實),謚稱靖節居士,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宋代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有陶淵明始家宜豐的記載。宜豐舊《圖經》亦有此說。

《擬輓歌辭》陶淵明

他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的元勛重臣,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作過武昌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29歲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後任彭澤縣令。因不事權貴,棄官隱居栗里(今星子縣境內)。52歲時偕少子陶佟回歸宜豐故里,四年後返潯陽,逝於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鎮秀溪、故村等處陶姓人皆為陶佟之後裔。歷代方誌載宜豐境內有南山柳齋菊軒東籬洗墨池藏書礅故里橋靖節橋我公橋舒嘯台賦詩灣顧淵石醉臥石淵明洞讀書堂靖節祠等陶淵明遣跡及其紀念建築。

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後,或厭倦了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用以保護自己出處選擇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目中高尚的藝術境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