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君不見柏梁台

擬行路難·君不見柏梁台

《擬行路難·君不見柏梁台》是南朝詩人鮑照創作的擬古詩。此詩先以歷史上兩個著名的好大喜功、窮奢極欲的帝王作例,表明作為人生極致的追求也是沒有意義的。然後由宮女影射世人,見出攀附權勢、追逐名利的徒勞。最後得出人生虛幻,及時行樂的結論。

作品原文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1)。

盛年妖艷浮華輩,不久亦當詣冢頭。

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2)。

孤魂煢煢空隴間,獨魄徘徊繞墳基。

但聞風聲野鳥吟,豈憶平生盛年時(3)。

為此今人多悲悒,君當縱意自熙怡(4)。

注釋

(1)君不見:君子您看不見。蕣shùn華:木槿花,朝開暮謝。“蕣”,即木槿。“華”古通花。不終朝:(花開)不能整個早晨。終,終久。從頭到尾。整個。須臾:〈書〉極短的時間;片刻。印度《僧只律》剎那者為一念, 二十念為一瞬, 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 二十羅預為一須臾, 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淹冉:慢慢淹沒。猶漸冉。逐漸,漸漸。淹,淹沒。冉,慢慢。零落:飄零散落。指草木凋落;死亡,比喻人事衰頹。銷:銷溶。同‘消’消失。

(2)盛年:盛壯的年歲。興盛的年月。妖艷:妖冶艷麗。浮華:表面上豪華動人而實際內容空虛無用。指虛浮不實的榮華富貴。輩:之輩。一類的人。不久:指不長時間;沒有多久;一會;很快。亦當:也應當。亦yì,也。詣:前往,去到。晉謁;造訪。冢zhǒng頭:墳頭。冢,墳墓。冢塋。《說文》冢,高墳也。一去:一旦離去。還期:返還的期限或日期。千秋:一千個秋天。千年。萬歲:一萬個年歲。萬年;萬代。音詞:音訊和詞語。猶音信。猶言語。音辭。

(3)孤魂:孤獨的鬼魂。煢煢qióng:孤獨無依貌。煢煢孑立。空隴間:空曠的高地之間。隴,山岡高地。通“壟”。田埂。獨魄:孤獨的魂魄。徘徊:往返迴旋;來回走動。猶彷徨。游移不定貌。繞:縈繞。環繞。墳基:墳墓的基石。但聞:唯有聞聽。但,僅,只。吟:吟唱。呻吟。豈憶:豈能回憶思念。平生:平素;往常。一生;此生。有生以來。盛年:盛壯的年歲。興盛的年月。時:時候。時期。

(4)為此:為這。今人:今天的人們。悲悒:悲傷憂鬱。悒,愁閒不安。《說文》悒,不安也。君:君子您。當:應當。縱意:放縱意願。肆意,隨心所欲。自:自己。自然。熙怡:和熙愉悅。和樂喜悅。

白話譯文

你不知道柏梁宮如今廢墟一片,野草橫生;你不知道阿房宮如今已經變成淒冷的荒地,野雞棲息在裡面。那些美艷動人的歌姬舞女還有誰在那裡,只留下一座座墳塋在山坡的角落。就算再怎么長袖善舞、精心謀算又如何,不過是枉費工夫,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錦衣玉食、高貴雍容的人了。所以我要學會及時享樂,順我心意去生活,不要讓自己在黃泉路上還留著遺憾。

作品鑑賞

據曹道衡先生考證,《行路難》的曲調原是近似《輓歌》一類的悲歌(見《中古文學史論文集·論鮑照詩歌的幾個問題》)。此說當合乎實際。鮑照這組《擬行路難十八首》的基本主題之一就是悲慨人生無常,這首詩就屬於這類作品。

“君不見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萊;君不見阿房宮,寒雲澤雉棲其中。”“柏梁台”,漢武帝所建,非常豪華,武帝嘗於其中宴請群臣,賦詩作樂。“阿房宮”,秦始皇宮殿,十分雄偉,其中妃嬪宮女,不知其數。這兩座建築是秦皇、漢武富貴尊榮生活的突出表現,而此時呢,都成了廢墟。“草萊”,雜草。“寒雲澤雉”,冷雲野雞。這景象顯得十分清冷、荒涼,與昔日的繁華適成鮮明的對照。“歌妓舞女今誰在?高墳壘壘滿山隅。”“歌妓舞女”是指蓄養於秦皇、漢武宮中的女樂,她們的不在,表示秦皇、漢武享樂生活的不能持久。“高墳壘壘”與如花似玉的容貌又是一個鮮明的對照。“長袖紛紛徒競世,非我昔時千金軀。”“長袖紛紛”承上,是說歌妓舞女窮妍極態、爭寵取憐,這裡用了個“徒”,表示枉費心機,“非我昔時千金軀”,到頭來形銷魄散,終歸於盡。這又是一個對照。這裡用了一個“我”字,借宮女的口吻說法,很是冷竣。這兩句似還有深一層的諷世意味。長袖競世,是一種情態百出、忘乎所以的形象,當不僅指那些宮人,還用來象徵世上追逐名利的奔競之徒。在作者看來,這種追逐也是全然沒有意義的。“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還不如隨酒逐樂,得快樂時且快樂,不要等到死時空自嘆息。“黃壚”即地下。“含嘆下黃壚”亦不是泛泛而言,當含有沉痛的歷史教訓的意味,自古以來有無數“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的悲劇,遠的如李斯上蔡黃犬之嘆,近的如陸機華亭鶴唳之悲,都是典型的例子。

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就是:人生虛幻,及時行樂。這種思想似乎太消極悲觀了。《擬行路難》中不少作品都表露了這樣的思想情緒。這裡有個問題:鮑照為什麼特別喜好寫這種類似《輓歌》的作品?寫得這般痛切、這般感傷,應當說這是他心中的苦悶、悲愁的發泄,是被壓抑的人生欲望的一種曲折的伸張,如果他真的認為人生無意義,就不必如此慷慨悲歌了。《擬行路難》中其它幾首悲歌,多是以花草、霜雪、日月比況人生無常,這首詩寫的是社會現象,而且是典型的社會現象,看來他並不是簡單地否定人生,而是在這種否定的言詞里深含著憤慨的情緒,對權勢的壟斷者、名利的占有者的極為厭惡和憤恨。這種情緒與他的孤賤出身、坎坷遭遇密切相關。這就是“人生無常”的底蘊,可以說是在消極的形式中含有積極的內容。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4~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26歲時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初不得重視,後終得賞識,獲封臨川國侍郎,曾任太學博士、中書舍人等職。後因宮廷鬥爭,死於亂兵之中。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其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所占的比重大,且多名篇。還擅長寫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華。其詩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合稱“元嘉三大家”。有《鮑氏集》、《鮑參軍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