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葉兒嗬

撒葉兒嗬

“撒葉兒嗬”是土家族歌頌祖先、禮讚生命的一種民間歌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現在青歌賽舞台上的“撒葉兒嗬組合”也因此得名,他們可以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典型產物。

基本簡介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土家撒爾嗬,漢族稱“跳喪”,又叫“打喪鼓”。是土家族民間悼念死者的一種隆重的送葬儀式。撒爾嗬作為清江流域土家人的一種喪儀習俗,它的奇特之處就是喪事當作喜事辦。土家人有 “一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的說法。四山五嶺、左鄰右舍的鄉親聚集在孝家堂屋裡,在亡人的靈柩前,人們踏著鼓點載歌載舞,場面氣氛歡快熱烈,通宵達旦。

撒爾嗬的分布主要沿著清江流域,巴東縣大部分區域和鶴峰、建始與巴東接壤的小部分區域,而在巴東野三關、清太坪中心流行區域裡,撒爾嗬音樂曲調之多,舞蹈表演套路之豐富,在流行的周邊地區是看不到的。 撒爾嗬是土家人對生命價值的肯定,是維繫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是土家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它表達了土家人的生死觀和宇宙觀,保留了漁獵時代和農耕文明的生活畫面,積澱了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遺存,因此,它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湖北長陽土家族“撒葉兒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區土家的一種祭祀歌舞。“撒葉兒嗬”即跳喪或"“跳喪鼓”。每有老人去世,停靈柩於堂前,親屬鄰里前往弔唁。入夜,眾人“打鼓踏歌”,通宵達旦,以增熱烈氣氛,謂為亡人解寂,慰親屬節哀。跳喪的特點是手腳同邊,舞姿豪放,動作平穩、舒緩,唱詞以歌頌死者生平事跡,歌唱其對子女的撫育以及死者生產勞動方面的內容為主。

“撒葉兒嗬”不僅是一種精彩的歌舞,一種藝術化的風俗或者風俗性的藝術,同時還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蘊涵著深邃的哲學意義。它的聲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聲腔,這種歌腔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部分地區,在其他歌種已成絕響,卻在跳喪時原湯原水地保存了下來;它的歷史淵源有文獻記載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其源頭可以從《巴渝舞》和武王伐紂時的巴人軍陣舞中找到關聯;它的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直逼莊子,非同等閒,而"撒葉兒嗬"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為清江土家所獨有。

歷史起源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巴東縣野三關鎮是撒爾嗬的發源地,是民間流傳“跳喪”舞的故鄉。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後就流傳“跳喪”。

相傳,撒爾嗬源於土家人的先民—— 巴人古代的戰舞和祭祀儀式。最早源流在清江流域巴東境內的清太坪、金果坪、水布埡、野三關等地,其動作模仿山中飛禽走獸和一些農事活動。

最早記載撒爾嗬起源的歷史文獻應為《隋書·地理志》,其記:“南郡、夷陵……清江諸郡多雜蠻左”, “其左人則又不同,無哀服,不復魄。始死,置屍館舍,鄰里少年,各持弓箭,繞屍而歌,以扣弓箭為節,其歌詞說平生之樂事,以至終卒,大抵亦猶今之輓歌也。”唐樊綽《蠻書》引《夔府圖經》載:“初喪,鼙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此乃盤瓠白虎之勇也”。《蠻書》載“巴人好踏踢,代鼓以祭祀,叫哭以興衰”,就是指巴東野三關鳴金伐鼓、歌呼達旦的“撒爾嗬”。清朝《巴東縣誌》記載:“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同治《長陽縣誌》記載:“臨葬夜,諸客群擠喪次,擂大鼓唱曲,或一唱眾和,或問答古今,皆稗官演義語,謂之‘打喪鼓’,唱‘喪歌’。”打喪鼓、唱喪歌,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在長期生產與生活中所形成的獨特習俗,世代承襲,保持著濃厚的巴人遺風。

表現形式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撒爾嗬的演唱形式是一人執鼓領唱,眾和。執鼓者,是有聲望的長者,也是能歌善舞的能手,他以鼓點指揮舞蹈,以鼓點變換曲牌。據有關史料記載:“家有親喪,鄉鄰來吊,至夜不去,日伴亡。於樞旁擊鼓,唱俚歌哀詞”。這種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後裔土家族的聚居區,世代沿襲,千古不絕。無論哪家死了老人,村民們聞訊而至,通宵達旦。這叫做“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喪鼓陪亡人”。

撒爾嗬的鼓點子及舞蹈動作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異。按跳喪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么連嗬”、“搖喪”、“打喪”、“哭喪”等20多個類型。按模仿形象動作分,有“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頭”、“猴子爬岩”、“狗撒尿”、“狗連襠”、“燕兒含泥”、“鄉姑篩籮”等。

撒爾嗬作為一種民族舞蹈,無論是音樂、舞蹈還是歌詞內容,都少有悲悽之感,音樂高吭歡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詞內容十分廣泛,回憶民族起源、講述民間故事、敘述父母得到養育之恩等,歌舞者看到什麼就唱什麼,想到什麼就唱什麼。歌詞多呈四句七言,四、三式,上下旬,也有“五句子”保持著古代巴歌“竹枝”、“楊柳”等曲牌格律形式,內容古樸。每唱完一首,最後大家高聲合唱一句“跳撒爾嗬餵”,或“解憂愁噢”,粗獷的歌聲和明快的曲調掃去了死者家裡悲痛淒婉的氣氛,人們用歡歌和鼓樂致哀,為死者家人驅散擾愁。跳喪的唱腔分高腔、平調,節奏鮮明,巴東的鼓點子主要是3/4節拍,建始是2/4節拍,其中6/8拍較為普遍。跳喪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個舞場均隨掌鼓人的鼓點和唱腔隨時變換曲牌、節拍和舞姿。當唱到感情交融時,掌鼓者還會繞開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時而用鼓錘在鼓上敲擊節拍

撒爾嗬還有一套一套的花樣,如建始的“四人穿花”,來鳳的“雪花蓋頂”,巴東的“搖喪”以及將各套動作各抽一段重新組合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巴東跳喪舞中難度較大的是“燕兒含泥”的動作。

藝術特色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撒葉兒嗬是一種傳統祭祀歌舞,鄉親們聚在孝家堂屋裡的亡者靈柩前,男人載歌載舞,女人們穿戴著鮮亮服飾圍觀助興,這種活動往往通宵達旦的舉行。土家族認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變化,是自然而然的,享盡天年的老人辭世是順應自然規律,值得慶賀。如果有老人去世,他們認為這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論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論死者名望高低,鄉鄰都要為死者打一夜喪鼓,以此懷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眾家喪,大伙兒都攏場,一打喪鼓二幫忙。土家人就這樣用絕妙的歌腔舞態表達自己曠達的生死觀。 撒葉兒嗬表現的內容主要有先民圖騰、漁獵活動、農事生產、愛情生活、歷史事件等,反映了人們對自己民族的歷史的回憶及其長期形成的道德意識與是非觀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縱橫、崇山峻岭的山區,長期越澗過水、攀岩背負的生活習慣和勞動方式,形成了撒葉兒嗬獨特的表現風格。
跳舞時先由歌師擊鼓叫歌,舞者隨鼓聲應節起舞,舞蹈形式有24種套路,其動律特點是順拐、屈膝、悠顫,出現6/8拍子帶切分音的節奏律動。不管用什麼節奏,不論多少人參與,舞蹈動作都十分對稱,動作姿態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擺胯、繞手,身體按節奏上下或左右顫動,手、腳、胯向同一方向呈順邊運動。
撒葉兒嗬舞步舞姿,剛勁有力,粗獷豪放。(《夷水古風》)按摹擬動作形象來分有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舞者跳著跳著,忽然鼓點一變,對舞中的一人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兩人躬身逼視,忽見擊掌撞肘,前縱後躍,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著從頭頂上後空翻躍過來,動作形象逼真。撒葉兒嗬動作調度較有規律。以反胴體貫穿始終,即:順邊下沉、晃悠、顫動。舞者身體在收縮與伸展、推進與拽拉、挺身與曲身、搖擺與晃動、震顫與抖動中展現出美來。第一種調度是,二人面對繞手,再向對方右側上步,交換位置;第二種調度是,二人面對繞手,再向對方右側上步,然後向左轉圈回到自己原來位置;第三種調度是,二人左腳起步,第一步面對面,第二步背對背,第三步面對面,第四步背對背,然後向左轉半圈,成為面對面,這種動作調度在核心舞段中出現較多其動作為舞者腳掌緊緊貼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顫動,兩腿交錯行進,有點像迪斯科,但其中雙肩相靠、曲膝、彎腰、雙手抱頭、身體抖動部分,又有點像太空舞,很是好看。 撒葉兒嗬突出一個虎字,即:模仿老虎相互進退、撞擊、跳躍、鏇轉。舞者身體在騰空中展現出虎威來。其基本動作為:雙方摟肩對跳,你進腿他躬身,一方借勢屁股一蹶,另一方乘勢騰入空中,一躍一跳,很像餓虎撲食,老虎之威表現得活靈活現。撒葉兒嗬曲牌眾多,結構複雜。
跳喪中腳的動作很豐富,樂園、榔坪等地區,習慣將左腳或右腳提起後,向另一隻腳前方點一下再行走,資丘、桃山等地區,習慣將左腿吸起,作為起步的動作,漁峽口的雙龍等地區,行走的第一拍,左腳向左右占擺一次,樂園、榔坪、火燒坪地區,行走時,身體顯得鬆弛,小平步行走,民間藝人稱為碎米子步。行走時,像踩在棉花上,隨著音樂節奏顫動,給人以輕盈之感。西南地區,即資丘、桃山、麻池、漁峽口等地,每一行步腳掌緊緊抓地,民間藝人稱為虎步,步伐邁的較大,顯得穩重有力。
舞蹈音樂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鏇律節奏有2/4、4/4、6/8,以6/8為主。撒葉兒嗬的配樂只有大鼓一種。舞時,一人持一對木錘擊鼓而歌,二人到堂中踏鼓、接歌、起舞,有時四人交替和穿插對舞,叫作走四門 ……大鼓既是伴奏樂器,又是歌師(擊鼓者)指揮舞蹈、交換曲牌、調整情緒的工具。一鼓多用,敲擊鼓心、鼓邊、鼓邦發現不同音響。這就使人聯想到擊鼓進軍的古戰場景象。舞蹈時,掌鼓者通過鼓心、鼓邊、鼓沿擊出多種富於變化的鼓點,邊擊鼓邊領歌,舞蹈者則腳跟鼓點鼓跟腳,和歌而舞,隨著擊鼓者的指揮,不時改變舞姿和節奏。激越時似山風呼嘯,舒緩時如輕舟蕩漾,有張有弛,古老質樸。撒葉兒嗬在土家族民間世代相襲,盛傳不衰,浸透著土家人的聰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撒葉兒嗬歌詞大都是為亡者歌功頌德,並用子孫成就告慰亡靈;安慰孝家節哀順變,繼承先人遺志,再創輝煌。出唱一些英雄事跡;尤其是武將的戰績,如《楊家將》、《薛仁貴征東》等。演唱分高腔和平腔二種。高腔剛勁高亢,如聲振林木;平腔舒緩流暢,似潺潺流水。其主鏇律均在於教人化悲痛為力量,振作精神,繼續前進。
撒葉兒嗬的觀眾不分男女老幼,但跳舞的演員都有傳統的鐵規:男跳女不跳。俗話說:女人跳喪,家破人亡。跳起來手舞足蹈,亦歌亦舞,體力消耗很大,如遇熱天,還打起赤膊跳,揮汗如雨。撒葉兒嗬舞姿剛勁,歌聲激越,舞者為男性猛士,加之戰鼓伴奏,具備了戰事的重要因素,表演起來,具有濃濃的火藥味,說它由戰舞演變而來,不僅有道理,而且有根據。 《山海經》記巴人乾舞,用兵以禳。這種舞史稱為武舞。約在四千年前有之。《華陽國志·巴志》記: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陡倒戈,故世稱之,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臨喪祭祀,有歌有舞,這就是早期的撒葉兒嗬。

豐富內涵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1、具有民族和祖先圖騰的雙重性質。

圖騰民族認為,死亡是人返回自己的圖騰,所以,人的葬禮也貫穿著圖騰意識。圖騰觀念支配了圖騰成員的生活習俗,規定了他對外部世界的種種行為,組成了他生命的節奏。《華陽國志-巴志》中的祭祀之詩曰:“惟月孟春,獺祭彼崖。永言孝思,享祀孔嘉。彼黍既潔,彼犧惟澤。蒸命良辰,祖考來格”。撒爾嗬開場歌詞《十夢》很明顯地唱道“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做堂是家神”。《夔府圖經》亦云“巴人尚武,擊鼓踏歌以興哀……此乃架弧白虎之勇也”。這與巴人遠祖巴務相“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的傳說一致。從撒爾嗬的表現形式來看,都帶有民族和祖先圖騰的雙重性質。在喪堂表演時,舞姿總是保持一種彎腰、弓背、曲腿的動作,臂部向下顫動,腳為八字步,雙手在胸前左右晃動,尤其是老人跳喪,幾乎是蹲著跳等等,都可以在老虎的動作中找到原型。除了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中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動作形象逼真,矯健明快,再現了遠古人類祭祀白虎神靈的場面。跳喪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創造的藝術財富,多側面地展示了巴民族的風情習俗,它不愧是民俗文藝的代表作。幾千年來土家族形成的喪葬習俗,是既要讓亡者安寧,又要讓活著的滿意,在整個過程中是死者與生者的對話,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堅韌的結——念親懷祖。

2、狂歡精神的具體體現。

狂歡精神指民眾性的文化活動中表現出的突破一般社會規範的非理性精神,表現為縱慾的、粗放的,顯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為方式。 喪葬習俗作為重要的民俗事象之一,它是人一生的最後一次禮儀。土家族以跳喪、歌喪哀悼死者,慰藉生者,用審美的態度去看待死亡,這是一種特殊的美學。在土家族社區其葬禮,俗稱“百年歸壽”,又稱“白喜”,有“紅白喜事”之說。既要“當大事”,又得把作喜事做,是“熱熱鬧鬧陪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因此打喪鼓雖哀而不悲,往往以歡快之歌舞表現,這就是土家族“喪歌”的思想基礎。據《黔陽縣誌》卷十六記:“喪家每夜聚眾而謳,鼓歌經唱,徹夜不休,謂之鬧喪。”在出殯頭夜,喪主會花錢請來各路樂鼓隊,親朋鄰里主動到喪家鬧喪,打鑼鼓、吹嗩吶,放鞭炮。至親送饌碗、祭帳。“人死飯甑開,不請自然來”是土家族互助心裡素質的具體體現。“喪鼓一響,腳板發癢”,一家舉喪,人們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忙,為死者打一夜撒爾嗬。形象誇張的面具、詼諧幽默的對白、富有生活情趣的細節,使山民得以走出封閉的環境,擺脫生活的重負,獲得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在死者面前高歌狂舞,是土家人祭奠亡靈、安慰生者的一種特殊方式。同時,也是土家人對靈魂“入土為安”的一種樂觀、浪漫的理解。

3、巫文化影響。

巫文化是原始、蒙昧的思想文化,它產生於人類的童年時期,是人類最初認識自然和社會所形成的各種思想觀念和技能的複合體。其功用是預卜吉凶、驅逐邪惡、治病施藥、消災弭禍、祈禱祝福。巫文化很早以前就出現在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中,與土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舊唐書》卷160雲“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土家族大部分地區“群巫上下”“神巫所游”(《水經注·涑水》),由此可見,武陵山區在千百年前就籠罩在巫風之中,在此特定的社會土壤中孕育的土家文化,也自然繼承了巫文化的內涵,同時巫風之盛,必然對喪葬文化有所影響。“史稱俗喜巫鬼,多淫祀,至今猶存者”(李勖《來風縣誌·風俗志》卷二十八)。在整個喪禮過程中,“以歌興哀”成為土家族喪葬儀式的特點。喪堂歌中雖要吟唱對亡人的悼念及對親屬的安慰,但其中穿插有不可缺少的巫術成分。如請神、安五方、送亡、還陽、送神等喪歌本身就有明確的巫術目的。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撒爾嗬的巫文化會逐漸淡化,但是由於封閉的地理環境、長期的社會結構,及其植根的文化土壤,巫文化仍會在土家人民生活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處境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撒爾嗬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並不意味著他與現代科學知識有著等視的地位,獲得同樣的命運。事實上在現代科學知識面前,在經濟全球化、土著文明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撒爾嗬已經屈身邊緣化,正在加速散失與失傳,這是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撒爾嗬屬於觀念形態的文化,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主要靠言傳身教,更為嚴重的是缺乏文本記錄,因此在社會上失傳是難以避免的,同時也是常見的文化現象。

2、撒爾嗬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意識和物質基礎之上的,但是在在經濟全球化、土著文化現代化的衝擊和影響下,鄉土社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汽車、火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電視、電話等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擴大了人們的視野,使得傳統社區處處充滿現代化的氣息。作為傳統文化事物代表,撒爾嗬文化在應對新問題、新情況時顯得無所適從,因此在該地區的年輕一代在以撒爾嗬為代表的鄉土知識與現代科學知識之間始終存在實利性的選擇,相形之下對前者選擇主動放棄。

3、一般意義上,文化在傳流上是一種人們代代相傳的社會生活方式之一,教育也應該是其傳承的工具,然而現代學校教育體現的是國家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和社會主流群體的價值,其中現代科學知識的傳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時鄉土社會的貧困與落後使得新生代也有一種強烈的通過學習現代科學知識跳出鄉土社會、獲得新的生活資源和社會地位的渴望。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鄉土社會的新生代逐漸接受和形成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而在現代教育方式和應斌教育體制下,撒爾嗬文化在學校教育中難以有立錐之地,鄉土知識分子也逐步失去了宣傳、傳播的空間。

4、打工方式改變了們的價值觀念。撒爾嗬文化分布區多數在貧困山區,在打工成為這些地區人們最重要的謀生方式,成為該地區脫貧治富的便捷手段時。通過打工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生活的距離,城市的價值觀念正在逐步影響著或取代鄉土社會的傳統觀念。以打工、生存、發展為代表的農村人口流動,打破了鄉土社會延續近千年的社會整體功能結構。守土與離土人群原有的社會關係被一層無形的界限隔開,鄉土社會價值認同體系在人們視角里發生變異,這無疑又成為撒爾嗬文化傳承的一個隱形障礙。

5、土家語的轉用帶來的文化變遷。撒爾嗬文化與其他土家文化一樣,其分布與土家語保存區相當,當地土家語沉澱的歷史文化對其的影響很大。土家語不僅是一種語言,而且是中國地域文化的載體,是土家族燦爛文化的土壤,土家語有著豐富多彩、富有情趣的情感用語,在動作細微區分、事物性質描繪等方面都有著更具體的表現,這是土家語被運用於撒爾嗬表演時更加有趣、生動、更具可視性、更受歡迎的原因。但是該地區土家語的使用並不樂觀,土家語極其文化正在被一種代表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強勢文化所替代,土家語的轉用導致傳統文化變異的事實,使撒爾嗬文化面臨失去語言土壤的危險。

立法保護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1986年9月,巴東縣野三關鎮民間藝人黃在秀和他的撒爾嗬表演隊,應邀赴新疆參加全國第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並獲表演獎一等獎,從此以後,這一民間舞蹈開始由山野鄉村走向大雅之堂,這也為撒爾嗬的傳承推廣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隨著老藝人的相繼去世,一些高難度動作逐漸失傳,撒爾嗬的保護傳承迫在眉睫。那么,怎樣來保護這一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巴東縣已實施了一些保護舉措:在州委、州政府命名的“民間藝術大師”中,巴東縣兩位跳撒爾嗬的歌師鄧習穩、黃在秀名列其中,政府每年為他們發放1200元生活津貼,以表彰他們為傳承土家撒爾嗬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巴東縣文化工作者多年收集整理編寫的《清江流域撒爾嗬》已於2006年初正式出版;巴東縣在野三關鎮掛牌建立傳承基地,成立了“撒爾嗬表演隊”,每年有計畫地培訓撒爾嗬傳人。該鎮75個村,村村都有人會跳撒爾嗬,全鎮會跳撒爾嗬的已近3000人。與此同時,該縣還在全縣範圍內對撒爾嗬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建檔,並進入資料庫,以便進一步落實保護措施。

尤為重要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充分利用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的權利,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撒爾嗬等民間藝術給予保護,使保護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

傳承意義  

撒葉兒嗬撒葉兒嗬

跳喪跳的是一種陽剛美,遠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其先祖巴人便帶著自由的歌舞,加盟於武王伐紂的戰鬥,寫下了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倒戈的輝煌篇章。巴人尚武,天性勁勇,以威武善戰著稱於世,勇敢的巴國之師竟能以歌聲震懾殷人,使其臨陣倒戈,全線崩潰!也許正是為了光大這輝煌的歷史,巴人歷史上習演征戰武舞之風極盛。從已出土的巴人作戰使用的虎鈕 於所發出的洪鐘般的聲響,不難想像巴人舞代刀的軍前舞之磅礴氣勢。有研究者認為,跳喪源自古代巴人的軍前舞,這種為生命奮爭的戰鬥之舞衍生了土家跳喪的文化精神;也有人認為,古來征戰幾人回,壽終正寢者值得慶祝,跳喪是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對生命的禮讚。無論如何,土家跳喪,最撼人心魄之處當是其威武強勁的動律和狂放不羈的風格,這一顯著特徵從未因時代的變遷而消亡。跳死跳活的跳喪舞,跳出了雄健勇猛的陽剛氣,跳出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撒葉兒嗬是歌、舞、樂渾然一體的藝術。它的聲腔以男嗓高八度運腔,歌調是一種古老的特性三度,僅存於清江迤北長江三峽北岸的興山一帶,在其他歌種中已成絕響;其曲體結構與楚辭體式多有相似,從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樂歌的影子。歌舞中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積極人生態度,貫穿著豁達通脫的生命觀念。 撒葉兒嗬為清江土家所獨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