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拋頭獅,起源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雞鳴村雞鳴山下,其源頭可推至1867年。這一作為傳統舞蹈且成長於民間的“拋頭獅”,已被列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項目名錄,成為安徽省級“非遺”項目之一。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拋頭獅"的獅頭與獅身是分開的,舞獅頭者上場之前舉起獅頭套解在自己的上半身,舉套之間便有了一個向上拋的動作,故稱為"拋頭獅"。獅頭和獅身分開,這也是拋頭獅有別於中國傳統的“南獅”和“北獅”最獨特之處,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舞獅頭者上場之前舉起獅頭套在自己上半身,一甩一拋,獅頭套上了。舉套中這個向上“拋”的動作,就是“拋頭獅”名字的由來。
2011年12月11日,冬日陽光暖照,77歲的拋頭獅老藝人胡正德和9位舞獅者,搬出獅頭、獅身和鑼鼓在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雞鳴村的一塊空地舞起來,引得眾多村民前來圍觀。在表演現場,坐、蹬、臥、滾、跪……,在大鑼、海螺、大鼓等樂器的伴奏下,兩隻獅子在舞者的演繹下,或施禮、或疑進、或抓癢……,神態栩栩如生,令觀者叫好。因為年事已高,胡正德已“退役”不在“一線”親自表演,轉而變成解說,向觀眾解釋拋頭獅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舉手投足間仍是舞獅者的動作。
歷史淵源
老藝人胡正德介紹,拋頭獅主要是靠代代相傳,早年間並無文獻記載。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會以舞獅來助興,這一風俗起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興盛流行。而大家猜測,“拋頭獅”出現在雞鳴山,也許與雞鳴山來源於三國的傳說有關聯。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後,為了東征孫吳,決定從六安到合肥城開鑿一條人工河,以此溝通東淝河和南淝河這兩大江淮水系。曹操部下楊將軍負責挖河,誰知挖到南崗附近時遇一座山,“日挖一丈,夜長八尺”,至雞鳴時分,開挖的河道又恢復原樣了,據傳是因為挖河得罪了雞神。挖河不成,楊將軍一病不起,葬於此山,此山被稱雞鳴山。
在胡正德的記憶中,在孩童時代,其大伯胡家志領頭的拋頭獅演出還是很受民眾歡迎,大伯也會叫孩子們玩獅尾,觀眾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當然最輝煌的時期還是祖師爺輩的胡克祥領隊玩獅的時代。
他說,那時候拋頭獅僅在本地流行,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玩到二月初二結束。有的玩場獅,在大的場地上放32張大桌相疊,排成8層,約4米多高,引獅人把獅子引到頂處,然後雙獅從頂處往下跳,甚是壯觀。有的玩“收土”,即農家動工蓋新房,搬家之前為慶祝吉祥。
拋頭獅也有沉寂的時候,在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電視的普及、年輕人的進城打工,拋頭獅這一傳統民間藝術日漸式微,有近50年無人問津。祖傳道具破落、後繼乏人,這讓胡正德很是心痛。
近年來,隨著政府部門的重視以及老百姓對土生土長民間藝術的喜愛,胡正德作為領頭人重拾拋頭獅技藝。他說,現在有多位“80後”年輕人加入其中,拋頭獅也有了常規固定演出。
藝術特徵
中國目前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從舞法和所用的配樂道具來看,“拋頭獅”比較接近於南獅。而海螺乃是海中之物,最早應該是被沿海地區人使用。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地區,海螺是一個宗教法器。“拋頭獅”的樂器中為何會有海螺,不得而知。胡正德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所有的樂器道具,雖然破舊,但都是大家後來手工做的,只有這個海螺,是祖傳的,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海螺口已破損,從何而來也不清楚。據老藝人的推算和回憶,1905年左右,胡克祥的兒子胡家志領隊玩獅,在此期間到過古合肥縣大堂玩獅,得到縣太爺的誇獎。還到過現在的三國城(原古城)進行過玩獅比賽,得到第一名,當時方圓30里,大的街頭、大郢大戶多請到家中玩獅,聲譽很高。
本地在節日時都會玩獅,正月里一般從初三玩到正月結束,玩獅的規矩就是“寧少一村,不少一家”。玩獅的技術也非常高,玩到最後一家時有個壓軸戲,32張桌子壘到四米多高,再加上凳子,獅子就從上面跳下,兩人一起,難度極大。
獅為百獸之王,“拋頭獅”遇到有喜慶節日,都會有人請,開業時“請獅”招財運,生病時“請獅”祛病,農村蓋新房會請獅玩“收土”,進屋後,在房中多排“壽”字或者多排燈碗進行玩獅,期間揮動蠟燭但不滅,祝戶主吉祥如意。
只要“拋頭獅”被請到哪個村玩,方圓七八里的村民男女老少都來觀看,有一次到大楊鎮、三十崗鄉玩獅,當時近千人觀看,道路行走不通,當時有十幾人幫助維持秩序,獅子開道,才能來到預定場地玩獅,獅子每到一處都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