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同"抬貼"。
1.湊合;配合。宋吳泳《清平樂·壽吳毅夫》詞:“梅霖未歇,直透菖華節。荔子纔丹梔子白,抬貼誕彌嘉月。”宋石孝友《水調歌頭》詞:“琵琶亭畔,正是楓葉荻花秋。點檢詩囊酒碗,抬帖舞裀歌扇,收盡兩眉愁。”元曾瑞《哨遍·秋扇》套曲:“最難甘遞互相抬貼,賣弄他風流醞藉。只能驅一握掌中風,幾曾將煩暑除絕。”
(2).照顧,體貼。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沒盤纏,在店舍,在誰人,廝抬貼。”
同"抬貼"。
1.湊合;配合。宋吳泳《清平樂·壽吳毅夫》詞:“梅霖未歇,直透菖華節。荔子纔丹梔子白,抬貼誕彌嘉月。”宋石孝友《水調歌頭》詞:“琵琶亭畔,正是楓葉荻花秋。點檢詩囊酒碗,抬帖舞裀歌扇,收盡兩眉愁。”元曾瑞《哨遍·秋扇》套曲:“最難甘遞互相抬貼,賣弄他風流醞藉。只能驅一握掌中風,幾曾將煩暑除絕。”
(2).照顧,體貼。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沒盤纏,在店舍,在誰人,廝抬貼。”
抬,拼音:tái,作動詞時,基本意思是向上舉起、扛起。譬如岳飛《滿江紅》:“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方言還有爭辯的意思;作量詞時,指兩個人合力抬物...
概述 詳細解釋 量 相關詞語“黃山門”事件中,一段復旦學子杜彬和石翔的微博對話讓已經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復旦又陷入了“奪權門”。
簡介 背景資料 黃山門事件 復旦登山學生解釋“奪權帖”試貼詩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
起源 格律要求 運用典故《爭座位帖》亦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為顏真卿行草書精品,唐廣德二年(公元764)顏真卿寫給定襄王郭英義的書信手稿。行草書,傳有七紙,約64行古詩...
寫作緣由 原文及註譯: 作者生平 歷史評價 賞析"解釋: 1.亦作""抬帖""。 2.照顧�o體貼。"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國可汗,汗號“札牙篤可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1328年1...
天曆之變 歷史功績 個人功過 文學作品及鑑賞 御筆畫作《相馬圖》“信陽政府官員強姦民女”網帖事件,此貼源自10月初,天涯論壇上的一個帖子:“信陽女子小美自稱午飯時,被早有預謀的信陽市政府老促會主任伍自權灌醉後強姦了”...
事由 專案調查 涉案人涉嫌強姦被刑拘九龍抬屍棺: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但是此龍不是蟠龍,而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新的龍,九條龍擁簇著萬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樣。龍身...
詳細描述 歷史背景 歷史遺址劇情簡介 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 劇照 元朝末年,吏治腐敗,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激化。少年朱 元璋因父母兄弟死於貧困和瘟疫,被迫來...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幕後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