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抬屍棺

九龍抬屍棺

九龍抬屍棺: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但是此龍不是蟠龍,而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新的龍,九條龍擁簇著萬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樣。龍身是蛇身,而龍足卻是蜈蚣的百足腳,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蟲子,來保護棺材。這九龍抬屍棺和普通的棺槨不一樣,而是個正八角形的,每個角有一條龍支撐,八龍又被一條龍給環繞起到穩定的作用。小說《盜墓筆記》裡面也提到過東夏萬奴王的九龍抬屍棺,但和上文略有不同。

詳細描述

詳細描述

九龍抬屍棺: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但是此龍不是蟠龍,而是少數民族創造出來的新的龍,九條龍擁簇著萬奴王的棺材,似乎是推他上天一樣。龍身是蛇身,而龍足卻是蜈蚣的百足腳,棺材四周都有毒性很烈的蟲子,來保護棺材.這九龍抬屍棺和普通的棺槨不一樣,而是個正八角形的,每個角有一條龍支撐,八龍又被一條龍給環繞起到穩定的作用

九龍抬屍棺九龍抬屍棺

小說《盜墓筆記》裡面也提到過東夏萬努王的九龍抬屍棺,但和上文略有不同

歷史背景

東夏皇帝的九龍抬屍棺在長白山,但是已經被盜了。這是真的歷史事實。史書中很少提到東夏這么一個女真族政權的存在,作為一個國家實體,於金朝衰亡之際,為求女真的復興,脫而自立,存在了十餘年,領有吉林、黑龍江兩省大部,曾與蒙古汗國共享高麗的納供,稱雄於遼東地區。國號初名大真,後為東夏,朝鮮史籍稱之為東真。

東夏的創立者——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於公元1215年,金宣宗貞佑三年(乙亥年)十月,兵敗消亡之際,為重振女真民族精神,在東京建都自立為天王,國號“大真”,年號天泰,謀求女真之復興。

大真建立之初,處境艱難,被蒙、金、西遼三國所圍困,為求未來,1216年10月間,蒲鮮萬奴遞出降表,以其子帖哥為人質入侍御營,曲降蒙古。1217年六、七月間,蒲鮮萬奴再度自立,改國號為東夏,年號仍延用天泰,建都開元城(其地今址眾說不一)。也有說其國號本為大夏,因地處東方,為別於西夏故而名之。朝鮮史籍稱之為東真。經過數年經營,東夏不斷的用兵,勢力所及,包有了金的曷懶路、速頻路和胡里改路地區,疆域範圍大致為東至日本海,西北至胡里改城(黑龍江依蘭),西至張廣才齡,南至婆速府與朝鮮青州(朝鮮鹹鏡北道一帶),最盛時達到南起西逾大齡中經定平東止都連浦的朝鮮古長城東段,北至今黑龍江巴彥、依蘭以北至黑龍江下游地區,西起今吉林中部偏西至黑龍江南部當中一帶(後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內),東至日本海。1233年9月,蒙古大軍取道高麗,北進東夏境內。蒲鮮萬奴被擒(一說被殺)。蒙軍繼續前進,攻占“開元(黑龍江省牡丹江東部)、恤品(綏芬河流域中下游),東土悉平”(《元史》)。東夏國亡,立國一十九年

歷史遺址

四處遺址。

東夏國都南京城

九龍抬屍棺九龍抬屍棺

位於延吉市東約10公里延吉市與龍井市交界處,布爾哈通河與海蘭江匯流處的城子山上。城子山,因山上建有古城,故名。山頂四周有上石混築的城廟,長約4.5公里,中部有宮殿址遺蹟,出土許多東夏國文物。金末為東夏國南京址。 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築,呈不規則橢圓形,基寬5一7米,高1一3米,周長44.54米。有4門址。東南門修在山崗上,較窄,無瓮城。門外陡坡上有一"之"字形古道,門內側近處,有一組建築遺蹟。東門、北門,分別修在溝口處,較寬,有瓮城,是出入城內外的主要通道。西門位於西山之上的城垣中部,門外有一"八"字形防禦設施。 城內地勢開闊,於城中央的緩坡上有宮殿址一處,作為階梯式,共9階。每階約寬10米,長約17米,其上排列有礎石。礎石排列平面呈長方形,加工比較粗糙。殿址上散布著青灰色布紋瓦和泥質灰陶瓦片。 城內尚存多處居住址。距北門約600米處的北側慢坡上、有密集的居住址,地表散布大量遼金時期的碎磚、殘瓦。在宮殿址的南側和西部,也有較大面積的居住址,散布遼、金時期文物。東南門近處,有一小圍牆遺蹟,圍牆內散布遼、金時期的灰磚瓦。城時期的灰磚瓦。城內西側坡地上,可隱約見到排列有序的凹陷的居住址。在宮殿址對面坡地上,有很多褐色或紅褐色板瓦,其凸面上飾有繩紋、格線紋、席紋等。這種板瓦與集安市出土的高句麗板瓦相似。 城中出上的絕大多數器物屬於金代的東夏國。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此城址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遺址歷史遺址

城子山山城

為了防範蒙古的東侵,針對該地區多山地的特點,東夏國城市多建在山上,成為山城。位於延吉市東郊延吉市與圖們市交界處。城內有少量渤海國遺蹟和大量東夏國遺蹟。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築,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4454米。有門址崐4處,其中3處有瓮城。城內地勢開闊,中央有宮殿基址,呈階梯狀,共9階, 每階寬10米,長17米,其上礎石排列有序。殿址周圍散布有大量的建築瓦件。城內出土有玉帶飾,玉鴛鴦佩飾、瑪瑙佩飾、東夏國官印、銅鏡、占卜器、磕碼、母子小銅造像以及數百枚唐、宋、金銅錢。該城是東夏國的南京,東夏國王蒲鮮萬奴曾一度居於城中,公元1233年蒲鮮萬奴在城中被蒙古軍兵俘虜,東夏國滅亡。是研究東夏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重要的文化遺存,具有較高的獨特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浴池山

位於延吉市東約10公里,隔一山谷與城子山相對。山頂有一圓形水池,山巒山有一烽火台。水池據傳為東夏國國王蒲鮮萬奴洗浴之處。

延邊古長城

延邊古長城處於八道溝的雙峰山和延吉市北的平峰山山脊上,它西起和龍縣土山鄉東山村二道溝的山坡上,蜿蜒經過於河龍市的西城、龍門鄉、龍井市的細鱗河、桃園、銅佛、延吉市的八道、煙集、長安鄉等的崇山峻岭中,消失在東距延吉市15公里的磨盤山附近。長城多為土築,也有石築,全長約150公里,已發現烽火台17座。最長的一段是從細鱗河至老頭溝鎮的一段,約長1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在老頭溝的官船村,尚存高約3米左右。

古長城無文獻記載。據研究認為是東夏國的江城。也有認為始建於渤海,其與琿春的“邊壕”一起是渤海中京和東京的拱衛之城,後為東夏國利用並改建為防禦工程。還有認為它是金代長城或高句麗時期長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