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上的病理反應,是一種心境障礙。而抑鬱發作是指以抑鬱為特徵的疾病狀態。兩者有程度的不同。
診斷標準
抑鬱的核心症狀包括心境或者情緒低落,興趣缺乏以及樂趣喪失。診斷抑鬱狀態時至少應該包括此以上症狀之中的一個。
情緒低落
病人體驗到情緒低落、悲傷。情緒的基調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訴說自己心情不好,高興不起來。抑鬱症病人常常可以將自己在抑鬱狀態下所體驗到的悲觀、悲傷情緒與喪失親友導致的悲哀互相區別,這就是在診斷之中經常提到的“抑鬱的特殊性質”,它是區別“內源性”和“反應性”抑鬱的症狀之一。在抑鬱發作的基礎上病人會感到絕望、無助與無用。
1、絕望:對前途感到失望,認為自己無出路。此症狀與自殺觀念密切相關,在臨床上應該注意鑑別。
2、無助:是與絕望密切相關的症狀,對自己的現狀缺乏改變的信心和決心。常見的敘述是感到自己的現狀如疾病狀態無法好轉,對治療失去信心。
3、無用:認為自己生活毫無價值,充滿了失敗,一無是處。認為自己對別人帶來的只有麻煩,不會對任何人有用。認為別人也不會在乎自己。
興趣缺乏
是指病人對各種以前喜愛的活動缺乏興趣,如文娛、體育活動,業餘愛好等等。典型者對任何事物無論好壞都缺乏興趣,離群索居,不願見人。
樂趣喪失
是指病人無法從生活之中體驗到樂趣,或者叫快感缺失。
以上三個主要症狀是相互聯繫的,可以在一個病人身上同時出現,互為因果。但是也有不少病人只是以其中某種或者二種突出。有的病人不認為自己情緒不好,但是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病人有時可以在百無聊賴的情況下面參加一些活動,主要是由自己單獨參與的活動,如看書、看電影、電視,從事體育活動等等,表面看來病人的興趣仍然存在,但是進一步詢問可以發現病人無法在這些活動之中獲得樂趣,從事這些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消磨時間,或者希望能夠從悲觀失望之中擺脫出來。
心理症狀群
抑鬱發作包含許多心理學症狀,可以分為心理學伴隨症狀(焦慮、自責自罪、精神病性症狀、認知症狀以及自殺觀念和行為,自知力等等)和精神運動性症狀(精神運動性興奮與精神運動性激越等)。
焦慮
焦慮與抑鬱常常伴發,而且經常成為抑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主觀的焦慮症狀可以伴發一些軀體症狀,如胸悶、心跳加快、尿頻、出汗等等,軀體症狀可以掩蓋主觀的焦慮體驗而成為臨床主訴。
自責自罪
病人對自己以往的一些輕微過失
或者錯誤痛加責備,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人別人感到失望。認為自己患病給家庭、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嚴重時病人會對自己的過失無限制的“上綱上線”,達到妄想的程度。
精神病性症狀
主要是妄想或者幻覺。內容與抑鬱狀態和諧的稱為稱為與心境相和諧的妄想,如罪惡妄想、無價值妄想、軀體疾病或者災難妄想、嘲弄性或者譴責性的聽幻覺等等;而內容與抑鬱狀態不和諧的稱為與心境不和諧的妄想,如被害或者自我援引妄想,沒有情感色彩的幻聽等等。這些妄想一般不具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徵,如原發性、荒謬性等等。
認知症狀
抑鬱症伴發的認知症狀主要是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下降。這類症狀屬於可逆性。隨治療的有效而緩解。認知扭曲也是重要特徵之一,如對各種事物均作出悲觀的解釋,將周圍的一切都看成是灰色的。
自殺觀念和行為
抑鬱症患者半數左右會出現自殺觀念。輕者常常會想到與死亡相關的內容,或者感到活著沒有意思,沒勁;再者會有生不如死,希望毫無痛苦的死去;之後則會主動尋找自殺的方法。抑鬱症病人最終會有10%-15%死於自殺。偶爾病人會出現所謂的“”擴大性自殺“”,病人可在殺死數人後再自殺,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因此它絕非一種可治可不治的“良性”疾病,積極的治療干預是十分必要的。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多見於所謂“內源性援引”病人。精神運動性遲滯病人在心理上表現為思維發動的遲緩和思流的緩慢。病人將之表述為“腦子好像是沒有上潤滑油”。同時會伴有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下降。在行動上表現為運動遲緩、工作效率下降。嚴重者可以達到木僵的程度。激越病人則與之相反,腦中反覆思考一些沒有目的的事情,思維內容無條理,大腦持續處於緊張狀態。但是由於無法集中注意來思考一個中心議題,因此思維效率下降,無法進行創造性思考。在行為上則表現為煩躁不安,緊張激越,有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動作,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煩躁。
自知力
相當一部分抑鬱症病人自知力完整,主動求治。存在明顯自殺傾向者自知力可能有所扭曲甚至缺乏對自己當前狀態的清醒認識,甚至完全失去求治願望。伴有精神病性症狀者自知力不完整甚至完全喪失自知力的比例增高。雙相障礙抑鬱發作患者自知力保持完整的程度不如單相抑鬱症患者。
軀體症狀群
睡眠紊亂,食慾紊亂,性功能減退,非特異性軀體症狀如疼痛、周身不適、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等。
睡眠紊亂
是抑鬱狀態最常見的伴隨的症狀之一,也是不少病人的主訴。表現為早段失眠、中段失眠、末段失眠、睡眠感缺失等等。其中以早段失眠最為多見,而以末段失眠(早醒)最具有特徵性。與這些典型表現不同的是,在不典型抑鬱症病人可以出現貪睡的情況。
食慾紊亂
主要表現為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食慾減退的發生率大約為70%左右。輕者表現為食不甘味,但是進食量不一定出現明顯減少,此時病人體重改變在一段時間內可能不明顯;嚴重者完全喪失進食的欲望,體重明顯下降,甚至導致營養不良。不典型抑鬱症病人則可見有食慾亢進和體重增加。
性功能減退
可以是性慾的減退乃至完全喪失。有些病人勉強維持有性行為,但是無法從中體驗到樂趣。
精力喪失
表現為無精打采,疲乏無力,懶惰,不願意見人。有時與精神運動性遲滯相互伴隨。精力不足或過度疲勞是抑鬱發作的核心症狀。
晨重夜輕
即情緒在晨間加重。病人清晨一睜眼,就在為新的一天擔憂,不能自拔。在下午和晚間則有所減輕。此症狀是“內源性抑鬱症”的典型表現形式之一。有些心因性抑鬱患者的症狀可能在下午或者晚間加重,與之恰恰相反。
非特異性軀體症狀
抑鬱症病人有時以此類症狀作為主訴,因而長期在綜合醫院門診遊蕩。與疑病症不同的是這類病人只是訴說這類症狀,希望得到相應的治療,但是並未因此而產生牢固的疑病聯想,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當然,抑鬱症伴發疑病症狀並不少見。這類非特異性症狀包括頭痛或者全身疼痛,周身不適,胃腸道功能紊亂,心慌氣短乃至胸前區疼痛,尿頻、尿意等等,常在綜合醫院被診斷為各種周圍神經功能紊亂。
抑鬱症危害
1、將人逼至絕境
危害後果最嚴重的就是病人自殘、自殺思想行為的出現。抑鬱心境會引起抑鬱症病人的思想消極、悲觀,總是沉浸在自我譴責、自卑之中,對前途悲觀絕望。
2、肉體折磨不斷
危害不僅在於精神健康的損害,而且它也會帶來非常多身體上的症狀。比如食慾減退、乏力等。這些身體的不適可涉及到各器官,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症狀較常見。抑鬱症病人的身體症狀往往查無實據,且多為非特異性的,難以定位,但不一定要排除軀體疾病。
3、持久的情緒不良
抑鬱症危害常見的一點,就是會讓病人體驗到最為痛苦、惡劣的心境。並且這種悲觀情緒是無明顯外因出現的,因此非常難解決,讓得抑鬱症病人的心情總處在悲觀厭世之中。另一方面,抑鬱與焦慮總是伴隨而來,以更年期抑鬱症為代表,這類患抑鬱症病人不僅心情抑鬱,同時還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精神緊張、驚恐不寧的焦慮情緒。
4、毀掉人的精神
抑鬱症危害巨大的第二點體現,就是它能將一個原本充滿精力的正常人變得整天無精打采,嚴重者還會出現呆若木雞的狀態。並且,抑鬱症病人對周圍一切事情都沒有興趣可言,對工作、學習沒有一點兒熱情,思想反映遲緩,平素依著整潔的人也變的不修邊幅。
5、剝奪人的睡眠
抑鬱症病人常有頑固性睡眠障礙,表現為失眠、難以入睡、早醒、睡眠規律紊亂,睡眠質量差等形式。
科學療法
“NAK-1神經元激活療法”在診斷方面採用目前最先進的神經遞質檢測分析儀器對神經遞質的狀態作出準確的評估,定位造成神經遞質紊亂的腦組織部位,進而對病症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作出準確的判定,然後由中西醫專家共同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診斷,並根據診斷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計畫。
預防
抑鬱症,特別是其主要類型,有躁狂抑鬱交替發作的雙相型抑鬱,其根本發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還談不上有效的病因預防。它不像染病那樣,通過切斷傳染源、打預防針增加機體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發生。但預防工作也並非完全無所作為。現代醫學不僅可以幫助病人“走出抑鬱陰影”,而且可以告訴人們怎樣防止其發生。各個年齡的軀體疾病、酗酒、吸毒、亂用藥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導致抑鬱發病,那么,防止這些“體因性”的因素侵害人體,保持身體健康,就可以減少抑鬱症的發生。因此身體內臟疾病患者,外科手術以及有嚴重慢性疾病的人,都應作為抑鬱症預防重點人群。
由於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組“心因性”抑鬱症,應該說是能有效預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來刺激,不會沒有一點心理矛盾。從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隻好增強對刺激的抗力,加強心理免疫的能力,從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鬱症的發病率。
即使對於“內因性抑鬱症”,醫學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預防工作可以從“優生優育,改善素質;敏銳發展,及早治療;鞏固康復,防止復發”這三個方面著手。
精神司法鑑定
2012年8月11日晚,廣東東莞樟木頭鎮一寶馬車撞人致3死4傷,其中1名傷者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該起惡性交通事故被東莞警方稱為“8.11事件”,警方於2012年9月6日向檢察院呈捕。據悉,經廣東精衛法醫精神病司法鑑定所鑑定,8.11事件肇事者黃某東案發時的精神狀態符合“抑鬱發作”的診斷標準,評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