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布西格
才布西格(1958—),男,蒙古族,青海省烏蘭縣人,作家、博士。17歲起從事教育一線工作,當過馬背國小、寄宿國小、中學、大學教師。現任西北民族大學蒙古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蒙古國“國際蒙古風俗學會”榮譽會員,系《中國教育家大詞典》(1990年)、《中國當代中青年學者詞典》(1993年)入典者。發表各類文學作品三百餘篇(首),獲獎六篇;發表文學評論,社會評論三十餘篇,獲獎三篇,國內外發表論文四十多篇,獲獎二篇。出版有專著、教材、地方志、民間文學、文學作品等方面的書十部,獲教育部優秀教材獎一項。擔任過《文學理論》、《公共關係學》等多種課程的教學任務。
附:個人小資料
主要學習經歷
1966年4月——1971年8月在公社國小上學,中途兩度輟學,累計時間長達一年半;
1971年9月——1975年7月在海西州民族師範學校上學;
1978年3月——1981年12月中央民族學院、獲學士學位;
1996年6月——1997年7月內蒙古大學國內訪問學者;
1999年9月——2002年6月中央民族大學、在職學習,獲碩士學位;
22003年8月——2004年9月蒙古國立大學、普訪,進修;蒙古烏蘭巴托大學、獲博士學位。
學術研究情況
國外部分
1、《蒐集德都蒙古民歌時應注意的一件事項》,《NOMADIC》報,2003、No48、英文、論文縮寫;
2、《關於德都蒙古達旗的一段歷史》、《國家蒙古學》雜誌、2003、3、吉利爾文;
3、《黑白花三顏色及其蒙古民族傳統文化心理》、《蒙古學學術叢刊》、2003、卷220、吉利爾文
4、《德都蒙古忌俗的四種特徵》、《風俗》報、2004、05、No01、吉利爾文、論文縮寫;
5、《朝格圖台吉在青海之歷史足跡考》、《蒙古學學術叢刊》、2003、卷227、吉利爾文;
6、參加國際學術活動二次,做學術報告二次(2003年、2004年,均在烏蘭巴托);
7、在蒙古國內參加學術活動三次,共7天(2003—2004年,均在烏蘭巴托);
8、應邀在蒙古國立大學上課60課時(2003.9—2003.12)。
國內出版部分
《文學概論》(內部教材)、1983年8月;
《德都蒙古傳說故事》(第一蒐集整理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
《公共關係學》(副主編)、遼寧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
《達布孫戈壁今昔》(主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
《高原·額吉與太陽》(整編)、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
《中國蒙古族當代文學史》(參編)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
《明慧萬寶》(文學著作)、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美爾根,特門傳說研究》(專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蒙古文化中的人與自然》(專著)、民族出版社、2006年1月
《齊,達來及其詩歌》:《高原·額吉與太陽》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
《一個歷史巨人的足跡》:《德都蒙古地名傳說》序、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民間文學與口承文化》:《台吉乃旗承文化》導輪、內蒙古人民出版、2004年9月;
國內單篇論文部分
《關於〈學域蒙古〉—名商》、《民族語文工作》、1983年、第一期;
《論宗教》、《民族語文工作》、1984年、第一期;
《美爾根特門傳說》、《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一期;
《論〈江格爾〉的民族特徵》、《內蒙古社會科學》、1986年第一期;《青海“雪山之戰”雙方雙方兵力比俐之疑》、《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一期;
《矛盾組成的世界》(文學評論)、《哲里木文藝》、1988年第一期;
《引起關注的兩首詩》、《花的柴達木》、1988年、第二期;
《朝克圖台吉在青海之歷史足跡考》、《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五期;
《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西北民院學報》、1989年、第2期;
《關於論文選題的幾個問題》、《語言與翻譯》、1990年、第3期;
《茶卡王旗世系與事跡考》、《柴達木報》、1990年5月16日—1990年5月30日、1990年6月6日—1990年6月13日;
《不共戴天》(社會評論)、《柴達木報》、1992年4月15日;
《走出去與原地踏步》(社會綜評)、《柴達木報》、1992年11月18日;
《公關理論在班級工作中的套用》(漢文)《教學與研究》、1993年、第2期;
《93`遲到的詩歌大豐收》、《花的柴達木》、1994年、第一期;
《唱著讚歌向前走》(文學評論)《柴達木報》、1994年1月12日;
《八千里路雲和月》(社會綜評) 、《柴達木報》、1994年9月4日;
《蒙古學領域中的一項新成就》、《內蒙古社會科學》、1994年、第2期
《蒙古歷史上的公共關係足跡》、《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關於現代詩歌幾種現象的回顧》、《花的原野》、1996年、第1期;《文學理論的基本特徵》、《蒙古語文》、1996年、第9期;
《蒙古詩歌的“不隔之美”及其障礙》、《金鑰匙》、1997年、第2期;
《河南縣蒙古人失去母語的歷史原因及現狀》、《蒙古語文》、1997年、第3期;
《蒙古詩文中的數量之美》、《西北民院學報》、1996年、第1期;
《關於小說〈獵手與狼〉》、《花的原野》、1998年、3月;
《歷史人物包布拉與歷史小說〈阿木台包魯〉》、《柴達木報》、2000年1月;
《黑白花三顏色及其蒙古族文化心理特徵》、《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美爾根,特門傳說〉的兩個獨特藝術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蒙古衛拉特法典〉中的某些注釋的修正、補充和商榷》、《內蒙古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獲獎情況
1998年9月 學術工作突出貢獻獎,中國蒙古語言學會
1993年6月 優秀班主任,中共西北民院委員會,西北民院
1995年5月 全省民族文字書法展賽優秀獎,甘肅省民委
1996年12月 優秀論文二等獎,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1999年7月 優秀新聞作品獎,全國蒙古文報紙委員會
1999年12月 優秀教材三等獎(副主編),教育部
2002年11月 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省委宣傳部、教育廳等;
2004年6月 榮譽會員,蒙古國“國際蒙古風俗學會”
1980年—2005年 獲省內外文學獎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