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手足心汗指手足心局部汗出過多,屬中醫問診,問汗,局部汗出的一種。手足心微汗出者,一般為生理現象。如汗出過多,伴口咽乾燥,五心煩熱,脈細數者,多為陰經鬱熱熏蒸所致;手足心汗,連綿不斷,兼煩渴飲冷,尿赤便秘,脈洪數者,多屬陽明熱盛之故;若汗出過多,伴頭身困重,身熱不揚,苔黃膩者,多由中焦濕熱鬱蒸所引起。手足心汗多責之於脾,因為脾主四肢,又主運化水液,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若脾失健運,津液旁達,則會四肢汗出,所以手足心汗出多責之於脾。
中醫套用
辨證論治
1、若手足心汗出兼見胸悶,便溏,肢倦乏力,尿短赤,苔黃膩者,屬脾胃濕熱,津液鬱蒸,旁達外泄所致。
治宜清肝瀉熱,化濕和營,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2、若手足心汗出兼見四肢清冷,肢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嫩脈細弱者,屬脾氣虛衰,運化失職,津液旁達外泄所致。
治宜益氣健脾,補血養心,方用歸脾湯加減。
3、若手足心汗出兼見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屬陰虛火旺,虛火蒸津外泄所致。(陰虛之中也包括脾陰虛在內。)
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當歸六黃湯加減。
4、手足心汗,連綿不斷,兼煩渴飲冷,尿赤便秘,脈洪數者,多屬陽明熱盛之故。
治宜通腑泄熱,方用大承氣湯、白虎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