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汗 hàn
部首筆畫
部首:氵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五筆86:IFH
五筆98:IFH
倉頡:EMJ
筆順編號:441112
四角號碼:3114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C57
基本字義
1. 由身體的毛孔排泄出來的液體:~水。~流浹背。
2. 出汗,使出汗:~顏(因羞慚而出汗;泛指慚愧)。~馬功勞。~牛充棟。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水,乾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內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與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樣子);汗星(細小的汗珠);汗跡(汗水的痕跡)。
4. 指青竹被火烤後像出汗一樣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乾青竹之水分。
如:汗筒(古人用竹筒書寫,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稱為汗筒,也稱汗青);汗竹(借指史籍、書冊);汗青頭白(書成人老)。
5. 舊時維吾爾族一些上層男子名字後面所加的稱號。亦作維吾爾族表示女性的稱號,用在名字末尾。
〈動〉
1.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汗下(汗流下來);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樣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脫(出汗失水而虛脫)。
3. 另見 hán
常用詞組
1. 汗斑hànbān
(1) &;#91;sweat stain&;#93;∶汗鹼。
(2) &;#91;tinea versicolor&;#93;∶花斑癬。
2. 汗褂兒 hànguàr
&;#91;shirt&;#93;&;#91;口&;#93;∶舊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3. 汗鹼 hànjiǎn
&;#91;sweat stain&;#93。
汗乾後留在衣帽等上面的白色痕跡。
4. 汗津津 hànjīnjīn
&;#91;sweaty&;#93;汁水浸濕的樣子。
5. 汗淋淋 hànlínlín
&;#91;sweaty&;#93。
汗水直流的樣子。
每場球賽下來,個個汗淋淋的。
6. 汗流浹背 hànliú-jiābèi
&;#91;streaming with sweat&;#93。
形容滿身大汗。亦形容萬分恐懼或慚愧。
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後漢書·伏皇后紀》
7. 汗漉漉 hànlùlù
&;#91;sweaty&;#93;汗淋淋。
8. 汗馬 hànmǎ
&;#91;achievement in war,war exploits;one's contributions in work&;#93。
原指立的戰功。後泛指工作中作出貢獻。
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韓非子·五蠹》
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史記·晉世家》
蔡氏當先有汗馬功勞,不可令其無後。——《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9. 汗毛 hànmáo
(1) &;#91;down&;#93;∶除頭髮、鬍子外人體其餘部分優質柔軟的毛髮。
曬黑的手臂上薄薄地復蓋著一層白色汗毛。
(2) &;#91;fine hair on the human body];∶寒毛。
10. 汗牛充棟 hànniú-chōngdòng
&;#91;enough books to make the ox carrying them sweat or to fill a house to the rafters—an immense number of books&;#93。
形容書籍存放很多。用牛運輸,牛累得出汗;書堆滿屋子,頂到棟樑。
又有徒黨傳習,日不 暇給,又其書汗牛充棟。——宋·陸九淵《與林叔虎書》
11. 汗青 hànqīng
(1) &;#91;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93。
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颳去竹青部分,以便於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因此後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2) &;#91;historical records;chronicles;annals&;#93;∶借指史冊。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12. 汗衫 hànshān
&;#91;undershirt;T-shirt&;#93。
吸汗的貼身短衣。古稱“中衣”、“中單”。
13. 汗水 hànshuǐ
&;#91;sweat&;#93。
指較多的汗。
汗水順著面頰流淌。
14. 汗禢兒 hàntār
&;#91;thin,short,casual shirt&;#93。
〈方〉∶貼身穿的中式小褂。
15. 汗腺 hànxiàn
&;#91;sweat gland&;#93。
皮膚的一種單管狀腺,它分泌汗液。
16. 汗顏hànyán
&;#91;blush with shame;feel deeply shamed&;#93。
因羞愧而汗發於顏面,泛指慚愧。
不善為斫,血指汗顏。——韓愈《祭柳子厚文》
17. 汗珠,汗珠子hànzhū,hànzhūzi
&;#91;beads of sweat&;#93。
呈水珠狀的汗水。也叫汗珠兒。
18. 汗漬hànzì
(1) &;#91;sweat stains&;;#93;∶汗痕
擦去臉上的汗漬。
(2) &;#91;moist with sweat&;#93;∶汗水浸漬。
他穿的是汗漬的舊軍服。
19. 汗漬漬 hànzìzì
&;#91;sweaty&;#93;〈方〉∶形容微汗的樣子。
跑了一路,渾身汗漬漬的 。
中醫望診之觀汗知病
在醫學上,多汗症可分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
全身多汗症
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除怕熱多汗外,還表現有食慾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數增多,心慌,精神緊張等症狀。
糖尿病:由於合併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患者還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多陣發性出汗,有時也可持續出汗,還可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另外,高血壓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現多汗。
局部多汗症:
自汗:常日間出汗,活動後更甚,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可服用溫補之品進行調理。
盜汗:入睡後汗出,醒後則汗止,多見於陰虛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多見於過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籠熱氣,多見於身體陽氣偏甚及消化功能亢進者。
半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多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勞心汗: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見於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多於男性。
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陰陽雙虧並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發生於緊張或激動時或在公開場合說話時,常在青少年時發病,多半是精神壓抑引起。
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先見全身戰慄發抖,而後汗出、生命垂危之際的“脫汗”大汗淋漓不盡,均為疾病轉危之徵象,應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