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奎鄉

戈奎鄉

戈奎鄉位於綠春縣東北部,東南面與元陽縣沙拉托、俄扎兩鄉毗鄰,西南與本縣大興鎮相依,北面與紅河縣阿扎河、洛恩兩鄉隔泊那河相望,地處元陽、綠春、紅河三縣交界點,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0千米。全鄉國土面積168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圖)戈奎鄉戈奎鄉

戈奎鄉是綠春民族民族民間文化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齊全的鄉鎮之一,民俗風情純樸,民間文化底蘊較深且濃厚。特殊的歷史社會、自然因素,造就了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民間文化。

耕地面積為19025畝,其中乾水田面積8606畝,旱地面積為10417畝,人均耕地面積0.97畝。全鄉轄8個村委會,5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475戶,總人口19809人,世居哈尼族、彝族兩種民族,哈尼族占總人口的98%。境內最高海拔2291.5米,最低海拔850米,年平均氣溫14.4攝氏度,年降雨量1454毫米,乾濕季分明,雨熱同季。全鄉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峰巒疊嶂,用一句話概括為:“山多、山高、山險、山窮。”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了戈奎極其惡劣的生產生活條件;區位偏僻、信息閉塞、教育落後、民眾素質低,衛生條件差、基礎設施滯後,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分緩慢,屬典型的高寒山區少數民族聚居的特困鄉。

(圖)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

農業用地16728.07畝(其中水田8987.16畝,旱地7740.91畝);林業用地232620畝,位全縣之首,擎天大樹就在百合鄉境內。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5℃,最高溫度39.6℃,最低溫度13.4℃,年降雨量為1270毫米左右。那化村規匡山海拔1388米為全鄉制高點。主要河流有百合河,接德隆河,經清華流至百合,與北斗河匯流至百南鄉入百南河,河長約23公里,集雨面積32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431立方米,最枯水期流量每秒1.5立方米,年徑流量3.89億立方米左右。

傳統節日

(圖)民族服飾 民族服飾

(一)昂瑪突

昂瑪突也叫“祭龍”,寨神是哈你語“昂瑪突”的漢譯語,“昂”即精神、力量,以即村寨之精神之母、村寨只靈魂,“瑪”即母、主人。全心全意為村寨之精神之母、村寨之靈魂之主,即寨神。也有一種說法是“昂瑪”為曾經在哈尼族歷史的社會發展、人民安康所作出貢獻、付出犧牲的人。通過祭祀其英靈以求保護村寨範圍居住的人畜,使人們衣食有保障,村寨安寧,家庭和睦,身體健康,人體興旺。民間也有“人間興旺看昂瑪,姑娘俏麗看水井”的說法,認為建村立寨時,只要精心選擇培育寨神林,把圈地的寨址清潔乾淨,定時殺畜祭祀,寨神就會盡心盡職,護衛著塊潔淨的土地,不讓妖魔鬼怪入寨,阻止兇猛野獸涉足,使人們平安地繁 生息,五穀豐登,禽畜興旺。

“昂瑪突”是哈尼族較為隆重的一個節日活動,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家門,穿著新衣服,拿著彩蛋,敲鑼打鼓來迎接寨神入村的隆重而盛大、氣氛熱烈的儀式。按哈尼曆法,每年舊歷史越為首,節日一般從農曆的第一個屬龍日開始,至屬猴日,歷時三至六天不等,是哈尼族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節日。整個節日期間,山寨一片新氣象,男女老幼穿新衣,戴新帽,村村殺雞宰鴨,戶戶春糯米粑粑,鞭炮聲、對歌聲此起彼伏。

(二)十月年

“十月年”是在每年的農曆十月,是哈尼族人喜慶豐收,辭舊迎新的時刻。“十月年”也叫“扎特特”,是勞累了一年的哈尼人為了洗刷疲勞而過的節日,按哈尼曆法,每年舊曆十月為歲首,節日一般從農曆的第一個屬龍日開始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三至六天不等,是哈尼族節日中最隆重的一次。整個節日期間,山寨一片新氣象,男女老少穿新衣,村村寨寨殺豬宰雞,戶戶春糯米粑粑,鞭炮聲、對歌聲此起彼伏,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三)姑娘節

“姑娘節”是白那河畔一直沿襲下來的傳統節日,是戈奎鄉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農曆八、九月份,世居於白那河畔哈尼山寨淳樸、善良、勤勞、俏麗的姑娘們心情激動萬分,歡歡越雀,因為一年一度的“十月年”節就要來臨,“十月年”過後遇著意中人的姑娘就可以出嫁,喜結良緣,百年好合,找到歸宿。讓對親情和友情的眷念,對愛情的嚮往。哈尼山寨年輕、漂亮的“明達”(姑娘)們選擇一個吉祥的日子邀約寨子裡面所有的姑娘,選一個可以容納好幾張飯桌的農戶或公共場所來共同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姑娘節。

飲食文化

(一)雞肉蘸水

雞肉蘸水是白那河畔飲食文化的象徵,是哈尼人民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它既是可口的蘸水,也是鮮美的特色菜。地道的雞肉蘸水配料豐富,多達26種,雞肉、雞血、小蔥、大蒜等配料分層擺放,再撒上味素、鮮美湯即成,可稱戈奎美食一絕。

(二)戈奎魔芋

戈奎魔芋也是戈奎飲食文化的一個品牌,備受人們的青睞,經過精細加工之後的魔芋,晶瑩剔透,泛著淡淡銀灰色的魔芋不僅可口,耐人尋味,還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品嘗過戈奎魔芋的人,都會說:“到戈奎不吃魔芋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可見戈奎魔芋的魅力。

(三)醃菜

醃菜是戈奎的又一大特色,其特點是品種豐富、口味獨特,凡是能吃的食物都能醃製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例如醃魚、醃蛋、醃螞蚱、醃豬肉等等。在不同的時節,人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把各種食物精心醃製,然後窖藏起來留待喜慶的日子或尊貴的客人到訪時作為招待客人的佳肴。作為傳統,戈奎一帶的哈尼農家婦女都能醃製美味可口的醃菜,同時,這也是衡量哈尼女性是否能夠作為一名合格主婦的標誌之一。

民間文化

(一)哈尼傳承舞蹈—《棕扇舞

自然和地理環境使戈奎鄉的祖祖輩輩與棕櫚結下了不解之緣,每當祭祀祖先或喜慶豐收、歡度佳節時,戈奎鄉哈尼族人總要踩著歡快的鼓點,跳起棕扇舞,以此來襯托祭祀的莊嚴和節日的狂歡,只要鼓響硭鼓,男女老幼均情不自禁,整個山寨沸騰起來。完整的樂作分布在俄馬村委會。銅錢舞和叉叉舞也相繼提高知名度。

(二)民歌

悠悠白那河予以了哈尼人多彩的文化,民歌即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文化多樣性之展現,以歌傳情、以歌動人、以歌凝聚我族和他族。民歌一般分為酒歌、兒歌、情歌、哭喪歌。唱民歌下子雄和俄普村委會最具代表性。

建築文化

戈奎境內建築形式單一,最具特色的是子雄村委會俄東村蘑菇房建築。據了解,俄東村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自從哈尼族的祖先定居在俄東那天起,哈尼人就住進了形如蘑菇的茅草房裡,哈尼語為“參同額機拉灰”,就是漢語的土牆茅草房,傳說哈尼族的祖先定居在半山腰上,當時生產生活很落後,用泥巴一點點的壘起來做房,房頂只能用些茅草來遮擋風霜雨雪,而由於茅草做成的房頂會到處滲進雨水,且經雨淋日曬就會糟爛,後來人們就把平房做成現在的蘑菇狀,這樣雨水就會隨茅草底端下流,延長了茅草的使用時間,而且由於茅草是鋪蓋在形如“人”字形的屋頂和左右兩邊,這樣就安全得多且使用壽命延長,正是如此,哈尼人世居在遮掩不過的蘑菇房裡生息繁衍。在後來這種蘑菇房就成了區別於其它民族的民居建築,如今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有人新建了鋼筋混泥房,但依然要在自家大門處做成蘑菇房的樣子,以表不忘本。俄東村民民俗民風淳樸、濃郁,具有很傳統的飲食文化和民間歌舞文化。

蘑菇房的特點:蘑菇房無論大小,都有三層:最底層人住,中間做倉庫,上層擺放工具和雜物。有的蘑菇房比一般的多一層,就是人住的下方設有關家禽的空間。它與其它民居不同的一大特點就是冬暖夏涼,住著非常舒服。蘑菇房已逐漸被嶄新的鋼筋水泥房所代替,村容村貌明顯改善,人居環境逐年提高,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哈尼山寨景觀。

民族結構及特點

(圖)姑娘節盛宴姑娘節盛宴

戈奎鄉有哈尼族、彝族兩種世居民族,全鄉現有總人口19959人,其中非農人口407人,全鄉農村人口總戶數4491戶,其中彝族人口324人,占總人數1.7%,是全縣典型的哈尼山鄉。

1、居住環境

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因滑坡面臨搬遷的村寨有十幾個,居住環境十分惡劣。

2、經濟收入

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總量少,科技含量低,經濟效益不明顯。主要經濟收入有茶葉、草果、棕櫚、紫膠、八角等經濟林果,但主要以茶葉收入為主,其它產業尚未投產,人均生活水平低於全縣平均水平。

3、受教育狀況

全鄉教育起步晚,社會發育程度低,全鄉平均受教育程度僅2.3年,文盲和半文盲結構居高不下。

4、民族文化特色

戈奎的民俗民間文化底蘊深厚,而且保存完整。豆鼓、魔芋絲、醃製品、雞血蘸水等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十分豐富,還有棕扇舞、杈杈舞、銅錢舞、服飾、山歌等為代表具有白那文化的哈尼歌舞,是哈尼文化發源地之一。

5、社會穩定工作

戈奎鄉地處、紅河、元陽、綠春三縣交界處,人口密度達117人,由於人多地少,與相鄰縣鄉一起生產生活,山林水土糾紛時有發生,是全縣最突出的跨鄉縣糾紛發生地區。每年土地、山林等農村糾紛不少於20-30件,鄉委、政府每年初組織力量,開展農村糾紛大排查,但戈奎人多地少,新的農村社會矛盾糾紛層出不窮,形勢不容樂觀,社會穩定工作任重道遠。

6、造成民族貧困的主要原因

由於地理、歷史、教育等觀念的制約和影響,戈奎鄉教育觀念、思想觀念十分落後,生產生活方式一直沿襲傳統農耕技術,致使土地產出率低,效益不明顯。

7、邊境貿易

戈奎鄉地處三縣交界處,東南面與元陽縣俄扎鄉、沙拉托毗鄰,南面與本縣大興鎮接壤,北面與紅河縣阿扎河、洛思兩鄉隔河相望,由於人口集中,民間貿易活動頻繁,戈奎鄉的邊境貿易前景十分廣闊。
民間貿易有茶葉、紫膠、草果、八角、玉米、日常生活用品等,還有雞鴨等畜牧產品,戈奎成為民間貿易交往繁榮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