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隔

懸隔,解釋為相隔很遠;相差很大。出處為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基本信息

拼音

xuán gé

基本解釋

[be separated by a great distance;be far apart] 離得很遠
南北懸隔

詳細解釋

相隔很遠;相差很大。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昔歲軍在 漢中 ,東西懸隔, 合肥 遺守,不滿五千。”《北齊書·封隆之傳》:“太子少師 邢卲 ……與 孝琬 年位懸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其心已與古人天淵懸隔矣。” 清劉大櫆 《與李侍郎書》:“而 櫆 不肖,方伏在山林巖穴之中,學既疏蕪,地復懸隔,不能稍自振厲,以窺見大賢君子之門牆。” 李大釗 《麵包問題》:“貧富的懸隔,一天甚似一天。”

哲學概念

胡塞爾現象學中的技術和概念,簡單理解為:懸置和隔離
胡塞爾現象學的技術是:“懸隔”以及“想像”,現象學的精神可以概括為:“意識哲學”及其“面向事實本身”。胡塞爾哲學的重要方法——還原,即是通過兩次對超越物的懸隔實現的。“
康德堅持知識來源於經驗,但經驗需要有先驗邏輯的介入才成為知識。康德雖然不否認經驗的意義,但康德本人更看重先驗邏輯。 胡塞爾卻堅持:經驗只提供最初的刺激,接受經驗的刺激之後,人需要對經驗進行懸隔,經驗進行懸隔之後,無需什麼“先驗邏輯”,只需要“想像”,就可以形成個人的知識。胡塞爾雖然也承認感覺經驗,但更看重自由想像。 康德改變了傳統的認識路徑,讓認識的主體(因為人有“先驗邏輯”)不再圍繞認識的客體(對象)轉,而讓客體圍繞主體轉。康德稱之為“哥白尼式的革命”。
但在胡塞爾看來,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並不徹底,應該再往前走:不僅讓客體圍繞主體轉,而且讓客體圍繞主體的“自由想像”轉。客體圍繞主體轉的理由並非因為康德所謂的“先驗邏輯”,而是因為人有“自由意志”,人可以“自由想像”、“直覺體驗”。知識並非康德所謂的由經驗與先驗邏輯兩者相互統整的結果,知識不過是想像的結果。知識(哲學以及哲學的觀點)並不追求康德意義上的“本質”,知識完全是“私人”的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