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愛德華·胡美](/img/4/dad/nBnauM3X2AzN0UTMyIjM2AzMxITM5MzN3cTMwADMwAzMxAzLyI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胡美(1876-1967),美國人,湘雅醫院創辦人之一。是湖南育群學會以雅禮協會胡美、顏福慶赴京呼籲北洋政府批准成立湘雅醫院的照片。2006年7月21日10時許的湘雅醫院門診大廳,此時已不是門診高峰期了,但還是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屬。
背景
耶魯大學在305年前創辦的時候,是一個很小的教會學校。就是這個曾經很小的、一開始只是專門培養神職人員的小教會學校,後來發展成為一個以人文學科著稱、文理並重的世界一流高等學府。美國迄今為止的43位總統中,耶魯培養出6位,尤其是最近6屆總統中,4位擁有耶魯大學學位,此外還培養出1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這些都與我們沒多大關係,和我們有關的是,100年前耶魯的幾個年輕人來到了中國,來到了湖南,在長沙創辦了一個醫院和兩個學校。這個醫院,就是現在享譽全國的湘雅醫院,這兩個學校,就是現在的雅禮中學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雅禮醫院
雅禮醫院開辦之初,門庭冷落,胡美及其助手不得不在門口“拉客”。耶魯大學決定派人到中國傳教。胡美是個在印度出生的美國人,他原來的名字叫愛德華·休姆。1901年初,當他在他的出生地為鼠疫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他祖國的耶魯大學有幾個長老商議要派人到遙遠的中國去傳教。耶魯大學在1701年創辦的時候是一個培養神職人員的教會學校,傳播基督教是他們份內的事。到1901年,中國基本上成為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帝國的半殖民地,之前,到中國傳教的各國傳教士們去了一撥又一撥,在剛剛過去的義和團“扶清滅洋”運動中,中國的教會力量受損嚴重,再不派人去的話,耶魯大學於情於理都有點說不過去。
雅禮
![愛德華·胡美](/img/c/eae/nBnauM3X4gTO3kTN1MjM2AzMxITM5MzN3cTMwADMwAzMxAzLzI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廬山
![愛德華·胡美](/img/1/1a2/nBnauM3XyUTOygTM1YjM2AzMxITM5MzN3cTMwADMwAzMxAzL2I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好轉
![愛德華·胡美](/img/8/3aa/nBnauM3XygjN4IjNzQjM2AzMxITM5MzN3cTMwADMwAzMxAzL0I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顏福慶到長沙
1910年10月底,教會案件過後,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上海人顏福慶按雅禮會的要求來到長沙,協助胡美。顏福慶的到來給了胡美以極大的鼓舞和支持,不僅在醫療業務上互補,更重要的是顏福慶更方便於打通與社會各界交往的渠道。抱負遠大的胡美終於可以做更大的事業了。 1911年春,胡美應邀參加了譚延闓主持的“文學會”活動。譚延闓以“文學會”的形式組織民眾,邀外國醫生胡美參加,是掩人耳目,掩護自己活動的政治性。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譚延闓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督軍。事有湊巧,不久,譚延闓的母親李夫人患病了,經多位中醫調治都不見好轉。最後譚延闓才想到雅禮醫院,胡美和顏福慶臨診後,一致確定李老夫人患的是大葉性肺炎。對症下藥,李老夫人果然藥到病除。譚延闓好不歡喜,從此真正看重洋醫生胡美。此後譚延闓與胡美、顏福慶不斷往來,成為知交。
![愛德華·胡美](/img/6/7d6/nBnauM3X0QTN1UjNxgjM2AzMxITM5MzN3cTMwADMwAzMxAzL4I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31年,譚延闓提議以湖南省政府名義與美國雅禮會合作,共同創辦一個專門的新式醫科大學,雅禮會招聘老師、配備設備、提供資金,湖南省政府則在長沙搞定一塊地皮並提供每年的補助金。雙方商談後,把這個醫院定名為“湘雅”,“湘”即湖南,“雅”即代表雅禮會。1914年,湘雅醫學會成立,由大實業家章克恭任湘雅醫學會董事部部長兼幹事部部長,顏福慶為醫校校長,胡美在繼續擔任醫院院長的同時兼任醫校教務長。1914年9月,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前身)在潮宗街正式開課。
雅禮會借醫院和學校傳教的企圖徹底破滅。雅禮會派人來中國開醫院辦學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其傳教,這點,在雅禮會成立之初就確定了。但是在具體開醫院和辦學的過程中,在複雜多變的時局中,其醫院和學校並沒有幫到傳教什麼忙。後來,雅禮醫院、雅禮學堂和湘雅醫學專門學校變成了和湖南省政府合辦,其教會色彩更是削弱大半。合辦協定第十條寫得很清楚:此外,學生除了必須學的課程外,可能向他們進行宗教教義的解釋和講演,但尊重個人的信仰自由。這一“尊重個人的信仰自由”,就基本等於向學生們宣告:你們沒必要信教。或許雅禮會一開始就選錯了人,胡美雖然出生於傳教士家庭,但他並不是狂熱的教徒,他愛醫學甚於教義,從1905年來到中國,到1927年離開,22年中他沒進行過一次傳教活動。他是一個出色的醫生,一個出色的醫學老師,但他不是一個出色的傳教士——甚至,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傳教士。耶魯的雅禮會還選錯了地方,不應該選擇湖南。耶魯人堅信湖南必將成為中國大陸一個非同凡響的省份,這點沒錯;但不應該認為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曾紀澤等洋務派是湖南人,湖南就是一個很能接受外來思想甚至能接受基督教的地方——他們是洋務派沒錯,但他們搞洋務的時候都離開了湖南。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學政江標雖然都支持維新,但他們並不全盤接受西方文化,他們也沒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與湖南的地頭蛇王先謙、葉德輝、周漢等頑固勢力全方位交戰,“犧牲”洋人洋教利益是他們發生矛盾時的首選緩和辦法。1926年,時局的錯綜複雜和雅禮會董事們日漸擴大的分歧,讓胡美心萌退意,他向雅禮會遞交了辭呈。1927年1月,美國命令在中國的所有僑民都撤出中國。胡美在趙恆錫派出的100名士兵的護送下取道武漢返回美國。耶魯人的錯誤選擇使得雅禮會借醫院和學校傳教的企圖最終徹底破滅,但湖南卻因此迎來了“福音”——前身為雅禮醫院的湘雅醫院自開辦以來就是全國最好的醫院之一。毛澤東曾兩次給他患病的親戚寫信說,“如果湘雅診不好,那么北京也就診不好”。毛澤東的這兩封信既是給湘雅醫院做的最好的廣告,也可當作對耶魯人的錯誤選擇以及胡美來華的充分肯定。
影響中國歷史的外國人
這些身份各異、生活時代不同的洋人,在與中國結緣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頓和磨難。他們大多早在十九世紀中葉陸續來到中國,在朝廷尚不知英美各國位於地球哪一端、百姓視高鼻深目的洋人為鬼魅的年代,來華洋人與中國人交往,並且開拓出了自己的一片“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