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忠路鎮,是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古鎮。忠路鎮位於利川市西南部。現轄3個片區工作站61個村(居委會),610個村民小組,26399戶,80950人。有漢、土家、苗、蒙古、瑤、畲等10個民族,以土家族為多。境內有利(川)文(斗)公路和6條鄉道公路與各片區工作站相通,交通方便。全鎮國土總面積4.8萬公頃,耕地面積6780公頃,占國土面積13.35%。荒山草場面積21900積369.6公頃,占總面積0.77%。全鎮森林覆蓋率為55.56%,有林面積14090公頃,活立木積蓄量19.44萬立方米。忠路物產豐富,素有“蓴菜之鄉”、“水杉之鄉”、“鞭炮之都”等美稱。
簡介
忠路鎮古為巴國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巴東郡。北周屬亭州鹽水縣。唐貞觀授龍渠塞慰。宋屬夔州路。南宋屬龍渠縣。元初為忠路寨,元末明玉珍據蜀置宣撫司。明洪武四年為安撫司。天啟中改稱宣慰司。清康熙元年為忠路安撫司。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其地入利川縣,為忠路汛懷德里。民國初為懷德里。1925年劃小河為十一區、忠路為十二區、老屋基為十三區、沙溪為十七區。1937年為第四區,區署設忠路。1941年忠路區署下轄忠路鄉、文斗鄉、沙溪鄉、長順鄉。1946年撤銷忠路區署。1949年建國後,11月建立忠路區。1950年6月更名五區,劃出文斗設立六區。1952年改稱七區。1956年復名忠路區。1958年12月改稱忠路人民公社。1961年復名忠路區。1975年撤區並社,忠路區分設小河,忠路、沙溪三個人民公社,馬前區分出龍台、新國、新林、茅峰設老屋基人民花台、獅子壩、興國、桂花、小河、龍塘鋪、杉木根、溪林共15個管理區,59個村,611個村民小組。
2006年忠路鎮實現生產總值3.55億元,比上年增長20.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945元,比上年增加86元。近年來,該鎮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產業富民、工業興鎮”之路,產業結構調整亮點紛呈,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新農村建設初顯成效,工業經濟彰顯活力,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全鎮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的發展機遇。
歷史文化
忠路土司歷史悠久,忠路土司遺址在今鎮政府處,現存遺物有直徑5米的園形太極石刻。忠路土司舊治在豐樂村忠忠路溪舊司壩。位於鬱江東岸忠路街西1公里,為南宋龍渠縣治所。文化層厚40厘米至1米。在當地流傳的薅草鑼鼓、孝歌以及燈歌等民間歌謠獨具特色。居民建築、生活習慣都保存著當地土家族民風民俗所獨有的特色。小河水杉壩以水杉自然群落而聞名,中外學者多慕名到此考察。“洞老殼”瀑流民率游擊隊在龍塘鋪奇襲稅卡。張爺廟和龍塘鋪稅卡作為革命遺址,被列為市級革命紀念地。忠路土司歷史悠久,在當地流傳的薅草鑼鼓、孝歌以及燈歌等民間歌謠獨具特色。居民建築、生活習慣都保存著當地土家族民風民俗所獨有的特色。
地理氣候
忠路鎮地處武陵山與大巴山余脈交匯處,東與涼霧鄉交界,西與汪營鎮、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鄉毗鄰,南與沙溪鄉、文斗鄉為鄰,北與汪營鎮、福寶山藥材場毗連。地跨東徑108°39′—108°47′,北地距市城55公里。境內山嶺縱橫、峽谷密布。境內最高點月亮池山海拔1873米,最低點鬱江河海拔610米,被稱為“二十四條梁子,四十八匹坡、十一條深谷兩條河,一百五十八個山包包,九個田壩在山腳。”土壤以黃壤為主,土層較厚,耕作性能好。境內氣候特殊,雨量充沛,1月平均氣溫3.9℃,7月平均氣溫26℃,年平均氣溫15.2℃,年降水量1393.2毫米,無霜期255天。
鬱江是境內最大河流,為烏江重要支流,發源於福寶山,有左右二源頭。右源叫大後河和小後河,源於月泉壩。青崗河經老屋基受獅子壩水,再受溪林壩水,在忠路稱前江河。左源稱後江河,源於梅子坪,名五道河,在雙河口匯磺廠溝、土溪,流經小河集鎮,受高灘、後河睹水至回龍唄進入伏流,至百丈坡洞腦殼復出,環繞忠路鎮與前江河匯合。南流至江源與革井溪匯合流入沙溪鄉境。另有忠路溪水,源於老屋基,經豐樂流入沙溪境,注入烏泥河,在林口與東源匯合,西南流經龍橋至雲口壩與前江、後江匯合。
地方特產
忠路鎮物產富饒。特產有蓴菜、茶葉、油桐、烤菸、黃連、五倍子、生漆、柑桔、生薑等。糧食油料作物生產以水稻、玉米、黃豆、洋芋、紅苕、油菜、花生為主;果樹有桃李、蘋果、梨子、柿子、紅棗、柑桔,其中雞血李是當地特產,柑桔為無核密桔,以質優而聞名。楠木、楓香、水青崗、禿杉、連香、鐵堅杉、櫟樹、梧桐、揪樹等原生樹群落生長茂盛。盛產黃連、黨參、丹皮、芍藥、貝母、紅黑二丸等藥材。
忠路鎮境內小河水杉壩保存有數千棵水杉樹自然群落,有僅次於謀道水杉王的二號水杉古樹。設有水杉保護中心。是世界各地引種水杉種子的主要供給地於西面的齊岳山和東面的福寶山使小河形成西北狹長東南開闊的二高山丘陵平壩地帶,水杉在這一帶得到大面積保存。紐西蘭神父艾黎在老屋基發現的福寶山野生蓴菜,現已“野轉家生”,且大面積種植。
忠路鎮境內有野生動物獐、鹿、兔、野豬、錦雞等;水產資源豐富,前江、後江河產團魚(鱉)、陽魚、黃魚、半水棲動物水獺。境內黃桶岩曾人工餵養過梅花鹿。大牲畜以耕牛為主,有一定數量的山羊、騾馬。牲豬飼養量大。家禽以雞、鴨最多。少數農戶養蜂、養蠶。
忠路鎮境內礦產資源以煤為主,小河煤礦為國營煤礦,始開發於1958年,1980年成為獨立礦區,采儲量為310萬噸,系無煙煤,質優。
自然風景
三元堂位於忠路區八聖鄉木壩河南岸,背靠南景寨山,距利川城西南32公里。整體是木結構殿廡式道觀建築。道家以天、地、水為三元,故稱三元堂。建築年代不詳,現存主體傳為三元堂道首羅宗題於光緒27年所擴建。整個道觀三進,依山勢成階梯式擺布,東西寬50米,南北長60米,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正門前有10級石梯,階沿用整長條石鋪成,長10米,寬55厘米,厚20米,用料十分講究。由前殿入天井過道,登12級石梯進入正殿。正殿中堂左右各有過道、廂房。正殿後正中天井上建玉皇閣,高閣聳立,突兀於整個建築之上。後殿兩廂,彩樓迴旋,左右對峙。整個三元殿,設計巧妙,紅牆黑瓦,飛檐斗拱,古色古香。殿內,穿枋、雀替,雕刻精細,內容多為神仙故事。四周環境清幽,林木蒼翠,風景秀麗。前有鬱江,像一條玉帶環繞著它,木壩河大橋若長虹飛跨;後有群山起伏,鬱鬱蒼蒼;還有古樹兩株,一株香樟,一株刺楸,更增添了古廟的幽靜清雅情趣。
經濟建設
1998年,全鎮實現國民總產值1.8億元,財政收入921萬元,居恩施州第四(1996、1997年獲利川市第二名),居利川市第一名。菸葉總產值1508萬元,創菸葉特產稅66.56萬元、菸葉單項分稅252萬元,連續兩年在利川市奪冠。畜牧業產值395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8.6%。鄉鎮企業更是異軍突起,總產值達264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5元,比上年增加337元;貧困戶有266戶、1073人擺脫了貧困,脫貧率達96%。糧食人平占有量550公斤,為恩施自治州糧食產量第一鄉(鎮)。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忠路集鎮道路硬化1.2萬平方米,農貿市場、集鎮建成區面積1.65平方公里,成為利川西南部最大的集貿市場。新建三所占地面積31500平方米的標準化中學教學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1997年在教育目標考核中被評為先進單位;忠路鎮民族國小游泳池為恩施州獨有。鎮中心衛生院已達省一級甲等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居全市之首。福利院已建成多功能的省級先進福利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稱全州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