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奎

張喜奎

張喜奎(1963~),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陳亦人、杜雨茂教授。福建省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中國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委員,中國中醫藥教育學會理事,福建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參加工作以來,陸續在國內外醫學刊物共發表論文180餘篇,系國家“十五”及“十一五”規劃教材《傷寒學》編委、21世紀課程教材《傷寒論講義》編委、全國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外感病誤治析因及病案分析》編委,案例式教材《傷寒論》副主編等,並任“十五”教材《傷寒學教學參考資料》及五版教材《傷寒論講義》第二版教參的編委等,先後完成並承擔了一批省廳級科研課題,獲科研成果獎5項,教學成果獎和全國優秀教材獎、中國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著作獎)優秀獎各1項等。

主講課程

臨床善用仲景方藥辨治疾病,療效卓著,深受病家好評,對仲景學說有獨到見解。長期從事經方辨治疑難病研究,臨床擅長治療腎臟疾病、心腦血管病、脾胃病等疑難雜病。

張喜奎 張喜奎

著有《慢性腎炎中西醫防治》等著作8部,參編7部。。 其中《仲景臨證傳知錄》( 章回體《傷寒論》解析)是其在深入研究傷寒論多年的基礎,緊密結合臨床典型病案深入闡明傷寒論原文意義的代表之作,本書以章回體小說為載體,通過對一個個生動案例的診治,指明了仲景的辨證思路,用藥特點及配伍規律,使讀者在欣賞故事情節的同時,不知不覺間已領會了《傷寒論》的精髓,掌握了仲景臨證方法及經方運用的法度。全書共分二十二回,仍依原書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次序,構成主體。凡是《傷寒論》原文,均以黑體字標出,意與現行教材相銜接,有利於學習複習。書後附“論《傷寒論》學用之法”、“東漢與今之衡量折算表”及方劑索引,便於讀者閱讀查找。本書構思巧妙,文筆流暢,文字淺顯易懂,尤其醫理通達,說理透徹,可謂“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寓學術性於通俗性之中”。這本著作深入淺出,可讀性較強,開創了中醫古書籍現代閱讀新的方法,深受廣大師生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