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原名西格斯蒙德·弗洛伊德(Sigis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出生於奧匈帝國的摩拉維亞省弗賴堡鎮(Freiberg,現Príbor,即捷克共和國的普日博爾市)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雅各布·弗洛伊德是一位善良老實的羊毛商人,母親阿瑪莉亞·那薩森是父親的第三任妻子,長相漂亮,但性格暴躁。西格蒙德出生這一年,他已經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伊曼紐爾和菲利普。1858年,妹妹安娜出生。1859年,家人搬家到德國萊比錫。一年後,又搬家到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在接下來的六年里,母親又生下了四個女兒,阿道芬、瑪麗、寶琳和羅莎,和一個兒子亞歷山大。學生時期
弗洛伊德的啟蒙教育是由父母在家實施的。在1865年,也就是9歲時——比正常的入學年齡早了一年——進入著名的利奧波德地區實科中學(初高中一貫制)讀書。在這段時期,弗洛伊德學習了大量的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古典文學,還學習了拉丁語、希臘語、法語和英語;他還自學了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在高中時,他受一位朋友的影響,想將來成為一名律師。1873年秋,弗洛伊德進入維也納大學學醫學專業。在這裡,他把名字從西格斯蒙德改為了西格蒙德。在這一階段,他受到了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他還認真閱讀了費爾巴哈的著作,還聽了布倫塔諾的課程。從大學第三年開始,他開始到恩斯特·布呂克的生理實驗室學習生理學。1879年他被軍方徵召從事了一年的醫療服務工作。1881年他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從學校畢業。工作初期
畢業後,弗洛伊德在布呂克的實驗室工作了一年。1882年6月和瑪莎·伯奈斯訂婚。在布呂克的建議下,離開生理實驗室。1882年7月進入維也納綜合醫院工作,先任外科醫生,後任內科實習醫生。1883年5月轉到精神病治療所任副醫師。1885年春天,弗洛伊德被任命為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神經病理學講師。1885年8月,在布呂克教授推薦下獲得一筆為數可觀的留學獎學金,前往巴黎薩彼里埃醫院(Salpêtrière)跟沙可學習。1886年2月他返回維也納。1886年春,由於經濟原因,他開始以神經病醫師的身份私人開業行醫。9月,弗洛伊德和未婚妻結婚。婚後他們育有三男三女。
研究催眠
在巴黎跟隨沙可學習期間,弗洛伊德被沙可的思想所鼓舞。在這一時期他從一個神經學家轉變為一名精神病理學家,從對軀體的研究轉向對心理的研究。弗洛伊德對精神分析的興趣是在1884年與約瑟夫·布洛伊爾合作期間開始產生的。布洛伊爾是一位非常傑出的醫生,不但幫助弗洛伊德排憂解難,而且還使弗洛伊德學會用新方法治療癔病。1882年11月他已經從布洛伊爾的病人安娜·歐的案例了解到催眠及宣洩療法(布洛伊爾稱為“談話療法”)的效果。從巴黎回到維也納以後,他進一步考慮同布洛伊爾一起研究安娜·歐的病例。這時候,弗洛伊德已從沙可那裡學到有關治療歇斯底里症的方法。他在接受布洛伊爾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隱含的問題,終於了解了催眠療法的使用範圍及其與人內在精神狀態的關係。為了使催眠術更臻完善,1889年夏,弗洛伊德到法國南錫向伯恩海姆學習。他還說服一個女病人跟他一起到南錫去接受催眠治療。就在治療這位病人的過程中,弗洛伊德同法國醫生本漢的討論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果,即認為催眠療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另外他發現並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眠,最後弗洛伊德放棄了催眠術而轉向自由聯想。創立理論
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將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寫成《歇斯底里症研究》一書。這本書的出版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過程中,弗洛伊德在醫學史和心理學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學”這個概念。1897年,在父親去世後的一年,弗洛伊德開始了他的自我分析。進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夢。在進行了兩年的自我分析後,他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於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他把分析的結論寫成了《夢的解析》一書並於1899年出版(出版日期寫的是1900年)。該書後來被許多人推崇為弗洛伊德最偉大的著作。然而這本書也遭到大量批評。在其一生餘下的時間裡,弗洛伊德一直堅持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的最後半小時被用於自我分析。
影響擴大
隨著《 夢的解析》一書的出版,精神分析運動逐漸發展起來。這時在弗洛伊德周圍聚集了一批年輕的學者,成立了“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組”,或稱維也納精神分析小組,1902年發展成立心理分析協會。當時參加的人後來都變成了傑出的精神分析學家,包括阿德勒、蘭克、費登、和榮格。1904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學》探討了種種生活中常見失誤的心理作用,比如遺忘、失言、筆誤、錯放東西等。弗洛伊德在書中作出的結論,如今已被人們廣泛接受。1905年,他發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一本篇幅較長,一般稱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書中詳盡的闡述了如何通過分析夢境以揭示並治療神經症的種種症狀;另一本是《玩笑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他在這本書中研究了無意識動機能夠間接表現出來的許多方式。最後一本就是最有爭議的《性學三論》,書中他表達了關於嬰兒期性慾以及其與性倒錯和神經症之間關係的觀點。這本書的觀點招來很多對弗洛伊德的嘲諷。
1909年,受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霍爾的邀請,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參加了該校20周年校慶,弗洛伊德本人也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並與美國心理學屆名人威廉·詹姆斯、鐵欽納、卡特爾等人會晤,這標誌了精神分析理論終於贏得國際上的承認。
學派分裂
在精神分析影響日盛的時候,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由於學術見解的不同,矛盾日益加深,組織開始出現分裂,主要原因是阿德勒、蘭克和榮格等人均因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漸發展了他們自己的理論和風格。在1911年的精神分析小組的幾次會議上,弗洛伊德對阿德勒的理論提出尖銳批評,阿德勒離開這個小組,繼續研究自己的理論,並創立了個體心理學。這個時候弗洛伊德和他的指定繼承人榮格的理念衝突也越來越嚴重。榮格對於弗洛伊德在關於人的發展和對神經症的分析中過度強調性感到不滿,兩人的關係也因此惡化。1914年,榮格辭掉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主席的職務,正式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建立了分析心理學。
後期研究
1913年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出版發行,這本書的重要性僅次於《夢的解析》。弗洛伊德通過對亂倫恐懼、情感矛盾等許多特徵的研究,聲稱自己發現了三大真理:夢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的偽裝的滿足;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普遍的心理情結;兒童具有性愛意識和動機。1919年弗洛伊德創辦了一家國際性的出版公司,專門出版發行精神分析學方面的雜誌和書籍。到1938年納粹查封前,該公司已經出版了5種雜誌、150種書籍。1920年他26歲的女兒去世。也許最為嚴重的問題是由於兩個兒子參加戰爭所帶來的恐懼。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論,即死的願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對立面。
人生後期
1923年春,他被診斷患了 口腔癌,這可能與他每天抽太多 雪茄的習慣有關。即使在癌症被發現後他也沒改變這一習慣。1923-1939年,他接受了很多次手術。雖然非常痛苦,但他拒絕使用 止痛藥。他繼續為病人診療和著書立說。1933年 納粹執政後迫害 猶太人,他們在 柏林公開燒毀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在1938年維也納被占領仍不願離開 維也納。最後,由於他女兒安娜·弗洛伊德被捕,她的房屋屢遭納粹匪徒搶劫,才同意去 倫敦。後來他的四個妹妹都在 奧地利遭 納粹分子殺害。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倫敦去世。主要作品
主要專著
出版年 | 著作 | 英譯版及出版年 |
---|---|---|
1895 | Studien über Hysterie, co-authorJosef Breuer | Studies in Hysteria, 1936 |
1899 | Die Traumdeutung |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1913 |
1904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 |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1914 |
1905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 |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Sexual Theory, 1910 |
1910 | Über Psychoanalyse |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1949 |
1913 | Totem und Tabu: einige Übereinstimmungen im Seelenleben der Wilden und der Neurotiker | Totem and Taboo: Resemblances Between the Psychic Lives of Savages and Neurotics, 1918 |
1924 | Zur Geschichte der psychoanalytischen Bewegung | The History of the Psychoanalytic Movement, 1917 |
1916–17 |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1920 |
1920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 |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1922 |
1923 | Das Ich und das Es | The Ego and the Id, 1927 |
1926 | Hemmung, Symptom und Angst | Inhibition, Symptoms and Anxiety, 1927 |
1926 | Die Frage der Laienanalyse | The Problem of Lay-Analyses, 1927 |
1927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 | 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1928 |
1930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 |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1930 |
1933 | Neue Folge der Vorlesungen zur Einführung in die Psychoanalyse |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1933 |
1939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 | Moses and Monotheism, 1939 |
本表格資料來源: |
主要文章
發表年 | 標題 |
---|---|
1905 | Fragment of an Analysis of a Case of Hysteria |
1906 | My Views on the Part Played by Sexuality in the Aetiology of the Neuroses |
1908 | "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 Illness |
1909 | Analysis of a Phobia in a Five-Year-Old Boy |
1909 | Notes upon a Case of Obsessional Neurosis |
1910 | A Special Type of Choice of Object made by Men |
1911 | Psycho-Analytic Notes on an Autobiographical Account of a Case of Paranoia |
1912 | Types of Onset of Neurosis |
1912 | The Most Prevalent Form of Degradation in Erotic Life |
1913 | The Disposition to Obsessional Neurosis |
1915 | A Case of Paranoia Running Counter to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the Disease |
1918 | 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 |
1919 | A Child is Being Beaten: A Contribution to the Origin of Sexual Perversions |
1920 | The Psychogenesis of a Case of Homosexuality in a Woman |
1922 | Medusa's Head |
1922 | Some Neurotic Mechanisms in Jealousy, Paranoia and Homosexuality |
1923 | Infantile Genital Organisation |
1923 | A Seventeenth-Century Demonological Neurosis |
1924 | The Dissolution of the Oedipus Complex |
1925 |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xes |
1927 | Fetishism |
1931 | Female Sexuality |
1938 | The Splitting of the Ego in the Process of Defence |
本表資料來源: |
理論思想
精神分析理論
潛意識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包括意識和無意識現象,無意識現象又可以劃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前意識是指能夠進入意識中的經驗;潛意識則是指不能進入或很難進入意識中的經驗,它包括原始的本能衝動和欲望,特別是性的欲望。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是:意識只是前意識的一部分,二者雖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識位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扮演著“稽查者”的角色,嚴防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闖入意識中;潛意識則始終在積極活動著,當“稽查者”放鬆警惕時,就通過偽裝伺機進入意識中。而且他認為,潛意識的心理雖然不為人們所覺察,但卻支配著人的一生。
精神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研究潛意識現象,但是因為潛意識本身不能被直接認識,所以必須通過一些獨特的方法才能對它進行研究。這些方法包括自由聯想法、夢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自由聯想法
自由聯想是一種不給予任何思想限制或指引的聯想。精神分析者讓患者在全身心都處於放鬆狀態的情況下,進入一種自由聯想的狀態,即腦子裡出現什麼就說什麼,不給患者的思路提供任何有意識的引導,但是患者必須如實報告自己所想到的一切。精神分析者對患者報告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解釋,直到雙方都認為找到患者發病的最初原因為止。
夢的解析法
弗洛伊德認為,夢的本質是潛意識願望的曲折表達,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欲望偽裝的、象徵性的滿足。他把夢分為“顯夢”和“隱夢”兩部分。顯夢是指人們真正體驗到的夢。隱夢則指夢的真正含義,即夢象徵性表現的被壓抑的潛意識欲望。對夢進行分析就是從顯夢中破譯出隱夢來。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與意識的鬥爭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有時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過失”變現出來,比如口誤、筆誤、誤讀、錯放、遺忘和誤解等。弗洛伊德認為,導致過失產生的心理機制和做夢的心理機制類似,都是被壓抑於意識中的願望經過扭曲掩蓋後的表達。通過對這種過失行為的分析,能夠發覺深層的潛意識的內在動機。
本能理論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中,“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動性或者動機性的驅動力量,是身體內的刺激的源頭。本能的目的是通過某些行為,如進食、飲水、性行為等,來消除或減少這種刺激。弗洛伊德把本能分為兩類: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生的本能包括飢餓、渴、性。生的本能是為了個體和種族的存續,因此是維持生命的創造性力量。生的本能通過被稱為“力比多”(libido)的能量形式表現出來。死的本能是一種破壞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內部,表現為自虐和自殺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現為仇恨和攻擊等。
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學史上第一個系統的人格理論,包括人格結構和人格發展兩個方面。
人格結構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在晚期,他進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學說,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結構部分,其中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衝動。它按照快樂原則行事。自我是指意識的結構部分,處於本我和自我之間,監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它按照現實原則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處於人格的最高層。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相應地發展為研究這三部分的內 容和相互關係。
人格發展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通過自己或者父母在正常看護自己的過程中刺激個體的性感帶(erogenous zone)可以得到滿足;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性感帶有所不同。按照性感帶的階段性不同,個體的成長可以劃分為5個階段:口唇期(oral stage)、肛門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潛伏期(latent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口唇期是從出生到出生的第二年,這個階段對嬰兒口腔的刺激,如吮吸、咬和吞咽等,是性滿足的主要來源。肛門期是從1到3歲,這一階段性敏感區轉到肛門。性器期是從3到5歲,這個階段生殖器成為性敏感區。這一階段的性滿足涉及對異性父母的性幻想以及玩弄和展示生殖器。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正是在這一階段產生的。前三個階段是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為成人後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礎。潛伏期是5到12歲,這一階段兒童力比多受到壓抑,沒有明顯表現。生殖器是從12歲到20歲,這一階段個體的性器官開始發育成熟,力比多壓抑逐漸解除,生殖器成為主導的性敏感區,其他性敏感區成為輔助的性敏感區。
焦慮和心理防禦機制論
焦慮論
精神分析是最早研究焦慮的心理學理論。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自我在感受到威脅時提出的一種警示。他把這種焦慮論稱為“焦慮的信號理論”。他認為,焦慮可能使個體不恰當地使用防禦機制,從而導致心理疾病。弗洛伊德認為焦慮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原始焦慮階段,二是後續焦慮階段。原始焦慮主要是出生創傷,它是後續焦慮的基礎。弗洛伊德把焦慮劃分為三種類型:客觀性焦慮(objective anxiety)、神經性焦慮(neurotic anxiety)和道德焦慮(moral anxiety)。客觀性焦慮是指個人在現實世界遇到實際危險時產生的恐懼。神經性焦慮是在擔心因為表達本能欲望而擔心被懲罰時產生的。道德焦慮是在從事或者是思考違背良知的行為時產生的。弗洛伊德認為,個體的焦慮狀態往往是兩種或三種焦慮的混合狀態。他的精神分析強調了將神經症轉化為現實焦慮的重要性,從而最終解除現實焦慮。
心理防禦機制論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防禦機制是個體無意識或半意識地採取的非理性的、歪曲顯示的應對焦慮、心理衝突或者挫折的方法,是自我的機能。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整理了弗洛伊德的相關論述,發現他主要提出了8種自我防禦機制:否認、移置、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倒退、壓抑和升華。否認指個體拒絕承認引起自己痛苦和焦慮的事實的存在。移置指個體的本能衝動和欲望不能在某種對象上得到滿足時,就會轉移到其他對象上。投射指把自己內心的不為社會所接受的欲望衝動和行為歸咎於他人。合理化指用一種自己能接受的理由代替原來的理由。反向作用指用相反的行為方式來替代受壓抑的欲望。倒退指當個體遇到挫折時用早期發展階段的幼稚行為來應付現實,目的是獲得他人的同情,減輕焦慮。壓抑指把引起焦慮的觀念和衝動壓到潛意識中去。升華指把本能衝動轉移到社會讚許的方面。
社會文化觀
在晚期,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用於分析社會歷史現象,從而使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學和心理學領域,廣泛涉及人類諸多的社會文化領域。弗洛伊德的社會文化觀的基本觀點是人性和人類文明相對立。他所理解的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別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類社會生活本身。他認為,文明發展的動力只能來自於對個人的本能的壓抑和升華。他把人性中比較崇高的對他人和社會的無私的愛解釋為性愛的擴散,即避免對性愛對象的過分依賴而把愛的能量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結果,藉以說明人類群體相互團結和文明得以鞏固的心理原因。弗洛伊德根據上述理論來闡述社會文化現象。例如,他主張俄狄浦斯情結是宗教和道德產生的根源。宗教中的上帝是原始人類的父親意象的替代,道德規範源於亂倫禁忌。再如,他把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動力也解釋為俄狄浦斯情結。文學家和藝術家必須把他們被壓抑的性愛衝動升華到創作領域中,才能在想像中滿足自己的本能欲望,而不被它強大的能量所壓倒。同樣,文學和藝術品的讀者和觀眾在閱讀、欣賞作品的過程中,也能使自己的性愛衝動得到釋放。
人物影響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開創潛意識心理的研究,開創了 人格心理學、動力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新領域,並促進 自我心理學的發展,並且在心理治療領域,影響了很多後來的治療方法體系。在精神分析心理學以前,傳統心理學除了行為主義外,都以意識為研究對象。雖然歷史上也有學者論述過潛意識問題,但是真正以潛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體系只有精神分析心理學。弗洛伊德打破了 理性主義的傳統,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首創了潛意識心理學體系。
傳統心理學往往從外向內探索,而精神分析心理學則從內向外、從深層向表層研究。在弗洛伊德看來,人本生就是一個能量系統、動力系統,它決定著人的心理結構和人格模式。也就是說,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者人格發展變化的推動力和起因。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動力心理學。他還開創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學,並使之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學派。人們對異常心理現象的觀察和記載有漫長的歷史,但是系統的探討和科學的解釋卻是自精神分析新心理學而起。他把變態心理學從簡單的描述轉變為精神動力的研究。雖然精神分析理論體系有些不合理之處,但是弗洛伊德為變態心理學的發展開拓了新道路。
傳統的精神分析屬於本我心理學的範疇,有些心理學家雖然對自我有獨到的見解但並沒有把自己的理論系統化,唯獨弗洛伊德是自我心理學的奠基者,哈特曼在此基礎上創立了自我心理學體系,艾里克森則是當代自我心理學的最大理論權威,把自我心理學發展成為畢生發展心理學。
儘管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技術不是第一個把個體語言用於心理治療的人,而且這種方法作為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已經逐漸消失,但是卻對很多20世紀的心理治療體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些後來的治療系統或許採取了不同的理論和技術,但是都在按照弗洛伊德的方法試圖通過讓病患談論自己的問題來改變其行為。
人文領域
弗洛伊德不僅僅革新了心理學,創立了心理病理學和心理治療系統,他在社會學中也是一位有很多獨到的看法。他寫了五本主要的社會學著作:《圖騰與禁忌》(1913)、《群體分析及自我之分析》(1921)、《幻覺的前景》(1928)、《文明及其不滿》(1930)以及《摩西和一神教》(1939)。弗洛伊德的藝術觀點始終貫穿於他的精神分析理論之中。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是違反道德和倫理的,因此必須放棄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願望而退縮回來,不得不從享樂主義原則回到現實主義原則;而想像的、幻想的王國卻是一個避難所。藝術家就像一個有精神病的人那樣,從一個他不滿意的現實中退縮回來,鑽進他自己想像出的世界中。他的創作、藝術作品,正如夢一樣,是”潛意識”願望獲得一種假想的滿足。儘管弗洛伊德的這些思想如同他的整體精神分析大廈一樣缺乏堅實的基礎,並且沒有充足而嚴密的科學證明,但他卻受到諸多文學家、藝術家的盛讚。可以誇張的說,隨便翻開西方任何一本文藝評論的書,我們能夠找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或看到他的影子,因為許多藝術家正是以這個理論所提供的原則去指導自己的創作實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不僅作為一種心理學派對心理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當今資本主義國家裡,特別是在美國,弗洛伊德主義和新弗洛伊德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在一般意識形態中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它不僅影響了西方當代的文學藝術,而且對宗教、倫理學、歷史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著作《圖騰與禁忌》可以說是這種影響的代表。人物評價
英國 生物學家A.G.坦斯利評論弗洛伊德的寫作風格時說:“儘管弗洛伊德在寫作時表達不是很系統,有時候會有含糊不清或不一致的情況,但他的行文風格優美、流暢、明晰而優雅,讀起來讓人很愉快,每個句子都意蘊深厚。”在聊起他的談吐時,坦斯利說:“聊天時他也是個很好的夥伴,充滿了風趣和幽默,而又不乏一針見血的智慧。”而在說起弗洛伊德堅持觀點毫不退讓時,他說:“弗洛伊德堅持自己的結論,對同行的敵對觀點毫不在乎……要像他的某些同行那樣妥協的話很容易,無非是修改一下措辭,或者選擇用更抽象的、與主流思想相比不是那么突兀的說法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他拒絕這么做,因為這樣……不是對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的最完美表達。”美國心理學家T.H.黧黑說:“如果一個人的偉大程度可以用他對後世的影響來衡量,那么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幾乎沒有一項探討人性的問題沒有被他觸及過。他的學說影響了文學、 哲學、神學、 倫理學、美學、 政治學、 社會學和流行心理學……弗洛伊德、達爾文和馬克思可算是20世紀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公開宣稱和 哥白尼、 達爾文站在同一線上,向人們幼稚的自我中心挑戰,希望喚醒人類,使之邁向成熟的自知之明。他對人類的本性和必然的災難充滿了悲觀的結論,但在這種悲觀的宿命論中卻存在著一絲的希望,希望人們能以理智面對自己的潛意識和黑暗的本性,唯有如此才能扭轉人類的命運。”
美國心理史學家E.G.波林說:“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具有偉大品質的人。他是一個思想領域的開拓者,思考著用一種新的方法了解人性……他忠於自己的基本信念而辛勤勞動工作了五十年,同時他對於自己的觀念體系不憚修改,以使其趨於成熟,為人類的知識做出貢獻。他是一個領袖,在自己的周圍集結起一群有力的支持者,其中有一些人畢生效忠於他,另一些人則不再以他為‘父’,批評他的學說,並各自建立敵對的派別。……他的觀念日益擴展,直至他的有關人類動機的全部思想普及於心理學家們和普通人之間。在他們看來,弗洛伊德主義幾乎和達爾文主義同樣耳熟了。他已使潛意識心靈這個概念變成了常識……如果誰想在今後三百年里寫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詡是一部心理學通史了。”
家庭成員
父親:雅各布·弗洛伊德母親:阿瑪麗婭·弗洛伊德
配偶: 瑪莎·伯奈斯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
對科學真理矢志不渝地追求,是千千萬萬科學家的共同精神。秉承這種精神,人類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科學革命,從而促進科學飛速發展。以下按時間列出的科學家,正是科學革命轉折中的代表,他們的貢獻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後人景仰。以他們為榜樣,鞭策我們在科學道路上矢志追求真理,總有一天,您也會成為科學巨人,別人也會站在您的肩上繼續永無止境的科學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