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時代

吠陀時代指印度成立吠陀聖典的時代,分為前、後二期。

前期

[前期](西元前1500~前900) 前1500年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征服塌鼻、黑色膚種的原住民,在旁遮普開始過著以畜牧為主、農業為副的生活。他們將大自然予以神格化,崇拜多神。以火、讚歌、食物祭供。後來則有專司祭祀儀式的祭師。眾所周知的《梨俱吠陀》(前1100或前1000),就是祭師在祭典中所吟唱的讚歌集,是由祭師們所彙編而成的。此一時代被稱為前期吠陀時代。
此時期的雅利安人,以部族、氏族為單位而活動,由被稱為‘ra^jan’的首長統治。‘ra^jan’之權力行使受sabha^、samiti等部族集會的限制。他們已知青銅,但未使用鐵。最重要的財產是牛,大麥是主要的農作物,馬則被用來拉戰車。二輪戰車的機動力是雅利安人戰勝原住民的主力戰備。他們進入印度時,印度河文明已經衰退,但原住民間存在相當高度的農耕文化。原住民中有許多部族與雅利安人具有平等關係。兩民族間早就有種族上的、文化上的融合。

後期

西元前900~前700或前600部分雅利安人從西元前1000年進入恆河流域。不久在該地成立農耕社會。鐵的使用自西元前800年起逐漸普及,水稻栽培也漸普遍。此一時代的前半期編輯《沙摩吠陀》等三吠陀,後期成立《祭儀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廣義的吠陀聖典。二大敘事詩《摩訶婆羅多》及《羅摩衍那》的原形也在此時成立。後期吠陀時代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據這些文獻與考古學上的調查。

意義

從政治面來看,此一時代王權伸張,在恆河上游流域成立部族王制的國家。從宗教層面來看,此時祭儀的重要性提高,祭師階級(婆羅門)享有特權。另一方面,對婆羅門教祭儀之至上主義,持批判態度的奧義書哲學也開始發展。業、輪迴思想也於此時奠立。
前期吠陀時代,在雅利安部族中已經分化成三個階層,即以ra^jan為主的有權勢者、世襲的祭師、一般民眾。到後期吠陀時代,此三階層的排他性增強,而形成剎帝利、婆羅門、吠舍三種姓。又在三種姓之下配置隸屬民,其主要來源為被征服的原住民。此即為種姓制度的初期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