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品參加:《首屆中國寫意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中國畫展》獲優秀獎;《“杏花村杯” 首屆全國中國畫電視大賽》獲銅獎作品;“黃河壺口贊”全國中國畫提名展,榮獲優秀作品;《中國美協第十五屆新人新作展》;《2006年全國中國畫家提名展》;《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二十一世紀中國畫澳大利亞展》;《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今日水墨—中國畫壇名家作品全國邀請展》;多幅作品發表於《美術》、《國畫家》、《美術觀察》、《畫刊》、《美術嚮導》、《美術界》、《中國文化報》等報刊雜誌。 出版了《名家名畫-巫衛東寫意人物作品》等畫集
評價
畫為心聲,巫衛東的畫是能讀出些他的經歷和心緒的。他早期的作品以油畫為主,筆觸生硬粗礪,情感奔放無羈,所畫人物景觀都是他眼中蒼茫厚重的西部。畫面中人物與環境有種內在的緊張感,飽滿的色調和講究的構圖顯出作者的雄心和抱負,既蘊含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審視,也有種征服自然的欲望。此時的畫與他的人一樣年輕而有勇氣,大刀闊斧,壯懷激烈,充沛著生命的本能和渴望,有種青春的激情和純粹,自然無須節制和低調。
這時的作品風格顯然偏重,如同蘇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一派豪放氣象。這種審美選擇對於一個成長於西部,受西部山川和風土人情氣質蒙養的年輕藝術家來說,是自然的也是真誠的。
青春需要釋放,青春也需要沉澱,在濃墨重彩唱大風幾年後,巫衛東突然轉向了。這一轉不但畫種從油畫變成國畫,而且情調也一下從豪放而婉約。他開始專注於畫美人圖了,美人相伴,自然畫風柔美。此時再欣賞他的畫,判若兩人,豪放不再,已是如柳永詞,"只好於十七八女孩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了。
風格的輕重因人而宜,因心境而移,本無需定型,無所謂高低,但這種從一個極端向另一向極端的迅速轉向還是讓人瞠目結舌。不知這種轉變緣於巫衛東心境的變化還是自我的挑戰,他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但細細一想,倒是能看出巫衛東的勇氣,他似乎在有意顛覆自己的藝術趣向,意圖打破西部畫家"非大不取,非雄不立,非苦不畫"的概念化思維,從而在輕重相宜中尋找真正屬於自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