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拾遺

左拾遺,官職名稱,有點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門。其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這個官職不算大,大概居於七、八品左右。

基本內容

顧名思義,撿起(皇上)遺漏的東西(政策決策失誤)。

封建時代設立諫諍機構,付薪水養了一批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司諫之類。有點類似現在的監察部門。杜甫就當過左拾遺,古代官職,左比右大一些(唐宋時期都是左官高於右官,那時的左右僕射、左右丞相、左右丞,皆以左官為上。到了蒙古族統治的元代,不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更是發展到連考科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漢人則在左榜,左榜自然低於右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復了尚左的傳統。)。 他們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這個官職不算大,大概居於三、四品左右。

唐朝中央官職列表

唐朝官制大致上延續了隋朝的體制,主要分為省、台、寺、監四大組成部分。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為首都,至天祐四年梁王朱溫篡位滅亡。唐歷經21位皇帝(含武則天),共289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