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69年-1974年黑龍江農村插隊落戶;
·1974年-1977年上海師範大學外語系學生;
·1977年-1978年上海師範大學外語系教師;
·1978年-1979年上海師範大學外語系研究生;
·1979年-1981年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培訓中心研究生;
·1981年-1984年聯合國總部中文秘書處譯員·1984年-1986年外交部國際司隨員、三等秘書;
·1986年-1987年就讀於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獲國際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1988年-1996年外交部國際司副處長、處長、參贊;
1996年-1997年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外交部發言人;
·1997年-1999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安理會候補代表;
·1999年-2001年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
·2001年-2003年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3年-2006年外交部亞洲司司長;
·2006年-2007年外交部部長助理;
·2007年-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9年-2013年外交部副部長,主管美太地區事務;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
已婚,有一女。
駐日大使
崔天凱在55歲時出任駐日大使,曾主管亞洲地區事務、國際和軍控工作的外交部部長助理。多年一直在外交部工作,從聯合國總部中文秘書處譯員開始,歷任國際司參贊、新聞司副司長、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參贊、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等多個重要職務。2003年起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升任部長助理。崔天凱不是學日語出身,也沒有派駐日本工作的經驗,但他過往曾擔任多個重要職位。特別是2003年起出任亞洲司司長以後,便主要負責中國對日外交工作,中日關係的曲折發展,崔天凱都參與其中,並扮演重要角色,受到高層器重。另外朝核問題、聯合國以及其他重要國際和亞太事務,崔天凱也都非常熟悉。分析認為,高層有意以崔天凱出使日本,在“亞洲區域”框架內構築穩定的中日關係。
駐美大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崔天凱4月2日抵達華盛頓履新,成為第十任中國駐美國大使。
崔天凱大使當日從紐約轉道乘坐火車抵達華盛頓聯邦火車站,在那裡受到美國國務院代表、中國駐美國使館外交官代表的歡迎。
崔天凱的前任張業遂已於2月24日離任回國。二人之前的中國駐美國歷任大使分別為:柴澤民、章文晉、韓敘、朱啟禎、李道豫、李肇星、楊潔篪、周文重。
崔天凱此前曾有過擔任中國駐日本大使的經歷。在出使美國之前,他擔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
對於美國事務,崔天凱並不陌生,甚至可稱得上駕輕就熟。他曾於1986年至1987年就讀於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院,獲國際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在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期間,他主管美大地區(美洲和大洋洲地區),經常往返於太平洋兩岸,與歐巴馬的外交團隊已打交道多年,彼此非常熟悉。
對於中美關係,崔天凱也有深刻見解,去年7月,他曾與人聯合撰寫了一篇題為《新時期中國外交全局中的中美關係--兼論中美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長篇文章,全面闡述了他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強調中美之間要探索出一種合作而非對立、雙贏而非“零和”、良性競爭而非惡意博弈的新型大國關係模式。
接受美國《外交事務》雜誌專訪,就中美關係、美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主要活動
2009年7月22日做客新華網,就周邊外交和中日關係等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線上交流。針對關於釣魚島歸屬及東海劃界等問題,崔天凱表示中方將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通過談判來解決這些紛爭。2009年4月9日,崔天凱大使在使館會見了以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為團長,以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為副團長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代表團,並就中日兩國文化藝術交流歷史、現狀及發展等與藝術家們進行了交談。2008年9月26日晚,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在東京舉行招待會,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周年。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河村建夫、經產大臣二階俊博、財務金融大臣中川昭一、農林水產大臣石破茂、防衛大臣浜田靖一、前首相福田康夫、公明黨代表太田昭宏、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自民黨總務會長笹川堯、自民黨前幹事長野中廣務和中川秀直、日中友協會長加藤紘一、日中協會會長野田毅、日中友好會館會長林義郎等日本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媒體、友好團體等各界知名人士及在日華人華僑、留學生、中資機構代表共1800餘人應邀出席了招待會。相關新聞
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敘利亞的決議案被否決之後,美歐以及阿盟正尋求繞過安理會的其他途徑繼續進行干涉。面對美歐的批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強調做出決定是出於國家重大的原則立場,中國一直採取謹慎和負責任的態度使用否決權,而且該出手時就出手。
即將離任的中國駐日大使崔天凱大使二十六日晚在東京舉行離任招待會,深情回顧自己在日兩年多的工作與生活,坦承最難忘汶川大地震時日本各界民眾對中國抗震救災的無私援助。
崔天凱在致辭中首先提到兩年前就任駐日大使一職時,中日關係剛剛擺脫困境,重新走上改善和發展的道路。鞏固和增強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推動中日關係走上持續、健康的軌道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兩國利益的共同需要。“作為大使,我一直以此為自己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二00八年五月國家主席胡錦濤成功訪日、日本各界為汶川大地震災區無私援助、日本民眾關注支持北京奧運會的勝利召開、日本友人與中國人民同慶新中國六十華誕……崔天凱深情地回顧了在過去的兩年間發生的件件往事,並坦承最難忘汶川大地震時很多日本政治家紛紛走上街頭為中國震區募集善款、連日本小朋友也捐出零用錢所帶給自己的感動。
他表示,兩年來,“兩國關係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大使,能與大家一同見證和經歷中日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並為兩國關係的發展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深感自豪和榮幸。”“在日本這兩年多的工作和生活,將成為我寶貴的人生財富,永遠伴隨著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今後無論我在什麼崗位工作,都會銘記日本各界朋友對我的支持和關愛,都會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中日關係的發展。”
在談到兩國關係前景時,崔天凱則強調,當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中日兩國共同利益不斷增多,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雙方應該抓住機遇、共同努力,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協手推進區域合作,共同應對國際上的重大問題,不斷充實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內容。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福田康夫等日本政、經、學各界人士以及在日華僑華僑代表約三百人當天趕到招待會現場,與崔天凱依依惜別。
2013年4月10日,崔天凱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眾合國全權大使。
2014年1月3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使館舉行了華文媒體見面會。會上,崔天凱嚴厲譴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並呼籲國際社會有正義感的成員不要忘記歷史教訓。
2015年10月2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當地時間27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阿曼普欄目採訪,他就當前南海局勢表示,美方派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相關島礁鄰近海域的行為顯然是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是試圖使地區局勢軍事化和緊張升級的
行為,中方和所有希望本地區穩定的人們都對此感到嚴重關切。崔天凱表示,美方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荒謬和虛偽的。一方面要求別人不要使地區局勢軍事化,另一方面自己卻頻繁派軍艦軍機前往這一地區。《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航行和飛越自由、安全和無害通過等都有明確規定。美國至今未加入該《公約》,所做所為明顯與之相違背。
崔天凱強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利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而非所謂島礁建設後才有的。中方將確保有足夠的手段來維護自身主權和合法權益,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無論誰都不應對繼續挑釁抱有任何幻想。中方正在密切關注有關事態發展,但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動搖我們在南海的主權權益,不會動搖我們維護自身主權的堅定意志,不會動搖我們同有關直接當事方和平解決爭議的努力,也不會動搖我們與美國發展健康有力雙邊關係的決心。但是這樣一種關係需要雙方努力,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
中國外交部27日發表聲明說,美國拉森號軍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中方有關部門依法對美方艦艇實施了監視、跟蹤和警告。美方軍艦有關行為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及島礁人員及設施安全,損害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歷任中國駐美國大使
中國歷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
男新聞發言人 | 錢其琛(1976年上任) | 齊懷遠(1983年上任) | 俞志忠(1984年上任) |
馬毓真(1984年上任) | 王振宇(1984年上任) | 李肇星(1985年上任) | |
金桂華(1988年上任) | 段津(1990年上任) | 吳建民(1990年上任) | |
李建英(1991年上任) | 陳建(1994年上任) | 沈國放(1996年上任) | |
崔天凱(1996年上任) | 唐國強(1996年上任) | 朱邦造(1998年上任) | |
孫玉璽(1998年上任) | 孔泉(2001年上任) | 劉建超(2001年上任) | |
秦剛(2005年上任) | 洪磊(2010年上任) | 劉為民(2011年上任) | |
女新聞發言人 | 李金華(1987年上任) | 范慧娟(1990年上任) | 章啟月(1998年上任) |
姜瑜(2006年上任) | 華春瑩(2012年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