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岳林鄉](/img/8/51f/nBnauM3X0AzM5EDOyITO5EDMzITM1QjN4EzMwADMwAzMxAzLyk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岳林鄉自然資源豐富,礦產有鉀長石、鈉長石、石英石、銅礦、鈾礦,藥材有杜仲、白果,林產有松杉、楠竹。有楠竹生產基地12900畝,茶葉1500畝。岳林鄉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292萬元,工農業總產值750萬元,糧食總產量320噸,財政總收入78萬元,人平純收入達3231元。
鄉鎮機構
岳林鄉內設機構有:紀委(2002年設立)、人武部、黨政辦、民政辦、工會、婦聯、團委,鄉屬部門單位有財政所、國土所、林業站、企業辦、農技站、經營管理站、畜牧水產站,下設岳林學區、信用社、衛生院。2004年學區改為鄉教育管理辦公室。2005年下半年,企業辦改為農業綜合開發辦。2006年下半年,林業站與農技站合併為農林站,教管辦撤銷。
特色農業
![岳林鄉](/img/9/13f/nBnauM3X1QjM0ADMwITO5EDMzITM1QjN4EzMwADMwAzMxAzLyk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02年——2007年開展退耕還林撫育和荒山造林工作,共退耕還林面積達118畝,荒山造林近1000畝,岳林鄉森林覆蓋率87.3%。現有水田種植面積700餘畝,水稻品種主要有雜交金優77、金優桂99等,糧食年產量保持在350噸左右。楠竹生產是岳林鄉經濟的主要支柱,楠竹面積一直穩定在12900畝左右。鄉政府通過採取低產改良,改進加工方式,使農戶的楠竹收入不斷增長。
2006年岳林鄉通過貼息貸款自籌、農民自發出資購入種牛30頭,統一進行黃牛養殖培訓。2007年,成立了天柱養殖協會,並引導廣大農戶加入養殖協會,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具備了更強的技術手段和抗風險能力。岳林鄉的黃牛和山黃雞養殖現已初具規模,黃牛存欄560頭,黑山羊600頭,雞、鴨2.5萬羽。在防治禽流感和牲畜五號病等動物強制免疫工作方面,應防牲畜免疫率、耳標打掛率、免疫證發證及建檔率均達到100%,從源頭上杜絕了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和傳播,有效促進了岳林鄉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基礎建設
![岳林鄉](/img/3/589/nBnauM3X0cjN2IDM1YDO5EDMzITM1QjN4EzMwADMwAzMxAzL2g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南嶽區廣播電視局及相關工作人員克服岳林鄉海拔高、居民分散等困難,認真研究路線,狠抓工程質量,終於使電視線路翻山越嶺到達岳林鄉,使岳林鄉終結了不通有線電視的歷史。開通岳林鄉的有線電視,西嶺片乾群看上有線電視,看到中國奧運會的精彩鏡頭。
領導班子![岳林鄉](/img/0/3e3/nBnauM3X1QzNxIDN0cDO5EDMzITM1QjN4EzMwADMwAzMxAzL3g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曠詩秦 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鄉長
鄭警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曠文軍 分管紀檢監察、文化、教育、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督查工作,聯繫蓮塘村。
黨委委員、副鄉長候選人
呂九洲 分管工交旅遊、安全生產、城建、國土、招商引資工作,聯繫石山村。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喻正毅 分管武裝、政法綜治、民政、計畫生育工作,聯繫杉灣村。
人大副主席
羅宏福 負責人大主席團日常工作,協管財稅工作,聯繫杉灣村。
副鄉長候選人
政協聯絡工委副主任
閔文艷 分管組織人事、政協、統戰、宣傳、信訪、團委、辦公室和婦聯工作,聯繫岳林村。
風景名勝
![岳林鄉](/img/4/7f6/nBnauM3X2IDNykzN2gDO5EDMzITM1QjN4EzMwADMwAzMxAzL4g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南嶽之秀,在於無山不綠,無山不樹。那連綿飄逸的山勢和滿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長青,就像一個天然的龐大公園。林深樹多,金錢松、紅豆杉、伯樂樹、銀鵲樹、香果、白擅、青銅以及常綠的香樟、神奇的梭羅、火紅的楓林、古老的藤蘿。南嶽現有的風景林等各種植物,有1700多種。福嚴寺的銀杏相傳受戒於六朝時的慧思禪師,樹齡至少也有1400多年,樹身三個大人合抱亦不能圍攏。藏經殿後的白玉蘭,亦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仍然逢春開花,香飄滿山。上封寺後的原始森林,許多樹都是老態龍鍾,彎腰曲背,遍身青苔,望不見紋路。
南嶽衡山1982年被國務院審定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為適應旅遊業發展的需要,1984年建立衡陽市南嶽區,管轄三鄉一鎮一個街道辦事處(岳林鄉、拜殿鄉、龍鳳鄉、南嶽鎮、祝融街道辦事處)人口5.6萬,面積181.5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景區面積85平方公里。南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恢復和興建了麻姑仙境、穿岩詩林、水濂洞、金剛舍利塔、中華萬壽大鼎、高山索道等大小景觀120餘處;2000年被評為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2001年又獲得中國頂級、湖南唯一的“中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殊榮。南嶽年接待遊客近300萬人次,旅遊收入6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