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姓

岳姓

岳姓位居百家姓第34行,第一位,在現今中國以人口多少排名的百家姓中排行第127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山是神靈,所以“四岳”官是很重要的官事,岳姓就是四岳官的後代。相傳帝顓頊之臣伯夷,為首任太岳,其四子掌四方諸侯,稱四岳。後世子孫以官為氏,稱岳姓。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岳[岳,讀音作yuè(ㄩㄝˋ)]

岳氏岳氏

岳氏源出於姜姓,漢族的岳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相傳上古時代,堯帝時有諸侯四岳之職,又稱太岳、岳伯,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人,四岳是一種非常莊嚴和重要的祭祀官,負責祭祀天下四方名山。岳氏就源於四岳之後。岳氏最為出名者當屬宋代民族英雄岳飛,是他使岳姓發揚光大,岳飛率領的岳家軍一直是抵擋女真人入侵宋朝的鐵血軍團。至令完顏兀朮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無奈之語。
因為距今千年的宋朝立國320年,中華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所以各姓氏重新盛行修譜,以敦親睦族,自宋以降,岳飛的後裔都嚴格按家譜行輩取名,岳飛五子都有後裔,繁衍眾多,是現今岳氏宗族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出於姜姓,出自遠古顓頊帝之臣伯夷的後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史記》、《姓苑》等記載,上古時期,有一種官職稱作“四岳”,專門職管祭祀三山五嶽。古代人認為,山是一種神靈,需要極端崇敬,所以“四岳”就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官職,而掌管四岳的總領即稱太岳。相傳,顓頊帝屬下之臣伯夷,亦稱伯益,是炎帝神農氏之裔共工氏的侄孫,曾擔任過顓頊帝的大祭司,後因祭祀天神的緣故,產生了太岳這一官職,伯夷為第一任太岳。太岳即華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為山高接天能通天神,而華

(圖)岳姓岳姓
山在其眼中為第一高峰,故稱之為太岳。此後,伯夷所統領的東夷部落就稱太岳部。他們每遷一地,都不忘崇拜山嶽的傳統,於是以其四子以太岳部落為中心,分別掌管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山巒,稱四岳,負責四方神山的祭祀,以後演變成為官職,由部落首領擔任,掌管四方諸侯。四岳都是伯夷的子孫,他們協助堯帝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並拒絕了堯帝的美意,不肯接受帝位的禪讓,而是讓位給了舜。後來在舜帝執政時期任秩宗,主次尊卑及郊廟祭典,典三禮,還積極幫助大禹治水,功績卓著,在原始的禪讓制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伯夷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岳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景頗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景頗族岳氏,源出景頗族中的數個部落,主要是重原恩昆氏、木孔氏、恩孔氏這三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元、明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岳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台灣土著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岳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岳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1)蒙古族沙岳特氏,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ayo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沙氏等。
(2)蒙古族齊岳噶穆特氏,亦稱喬噶穆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iyogamu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齊氏等。
(3)蒙古族岳羅沁氏,亦稱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locin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孟氏等。
(4)蒙古族岳諾特氏,亦稱岳諾托氏、亦日呼德氏、閆忽德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no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伊氏、閻氏、門氏等。
(5)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稱巴樂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伯要歹氏,以地為氏,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阿巴噶鎮)、西拉木蘭(今河北承德圍場)等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yot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巴氏、白氏、豐氏、陳氏、聯氏、高氏、岳氏、包氏、羅氏等。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弼爾雅氏,滿語為BiryaHala,世居璦琿(今黑龍江黑河璦琿鎮),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岳氏。
(2)滿族賴布氏,亦稱賴卜氏、來布氏,滿語為LaibuHala,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董鄂(今遼寧桓仁、寬甸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為岳氏、欒氏等。該支滿族岳氏鼻祖為賴布·岳乾,滿洲正黃旗人,滿清初期世襲雲騎尉,隨同皇太極征明,功加一等輕車都尉,其後裔子孫在清乾隆年間有冠漢姓為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3)滿族羅岳氏,滿語為Loyo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羅氏、岳氏等。
(4)滿族沃岳氏,亦稱烏裕氏,滿語為UyuHala,漢義“綠松石”,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沃氏、烏氏等。
(5)滿族岳佳氏,亦稱耀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滿語為Yaogiya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姚氏等。
(6)滿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族人眾多,滿語為IlariHala,漢義“開”,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東北十五公里處)、松花江兩岸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有姓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伊氏、何氏、趙氏、尼氏、潘氏、蘇氏、許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7)滿族岳察氏,亦稱伊察氏、繞纏氏,滿語為YocaHala,漢義“癢”,世居胡什塔(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岳氏、伊氏、饒氏等。

得姓始祖

伯夷。姜姓,炎帝神農氏之裔共工的侄孫。曾擔任帝顓頊的大祭司,後為第一代太岳。太岳即華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華山在其眼中為第一高峰,故稱之為太岳。後因祭祀天神的緣故,產生了太岳這一官職,伯夷為第一任太岳。太岳部落每遷一地,不忘崇拜山嶽的傳統,是故產生了四岳(指以太岳部落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最高峰,後演變成為官職,由部落首領擔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們都是伯夷的子孫。四岳助堯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並拒堯帝美意,不肯接受禪讓,而讓位給舜。四岳在禪讓制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助大禹治水,功績卓著。後四岳子孫以祖先官職命姓,稱岳姓。他們尊伯夷為岳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岳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三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百八十六位,人口約一百六十六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038%左右。岳姓源遠流長,初見於《姓苑》。惜宋代以前,史書鮮見岳姓。據《郡望百家姓》等所載,這個源遠流長的家族,秦、漢以前,主要是以山陽地區為繁衍中心。山陽是漢朝所置的一個郡,位於今山東金鄉西北。換言之,目前遍布於全國每一個角落的岳姓人家,老家都在今山東,所以長久以來,他們始終相襲著山陽的堂名。金鄉地處魯南,與河南、江蘇、安徽相比鄰,魏晉南北朝時期,岳姓除繼續繁衍于山陽一帶,並最終昌盛為岳姓山陽郡望外,亦播遷於上述諸省,並在今河南安陽一帶形成了岳姓鄴郡郡望。到兩宋之交,民族英雄岳飛橫空出世,光芒四射,使得姓時間漫長,沉寂時間亦漫長的岳姓為之一振,自此以後,岳姓名人當仁不讓,紛紛在史籍之上描繪壯麗人生。隨著宋高宗趙構偏安江南,原昌盛於北方之岳姓開始取道安徽,跨過長江,進入今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或由河南徙奔兩湖,或取道陝西,越過秦嶺,進入四川。其中,岳飛後裔有落籍江蘇宜興者。元末,元兵大舉南侵,宋王室蒙塵,輾轉亡命,最後在廣東之孤島跳海。宋王室逃亡於何地,則蒙古鐵騎紛至沓來,南宋遺民畏之如虎,於是岳姓在南方各地散居開來。明初,山西嶽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河北、江蘇、陝西等地。明中葉以後,有沿海之岳姓赴台,或遷居東南亞。明末,張獻忠餘部繼續抗清,1647年開始清軍屠川,滿清於1647年公開發布告示:全城盡屠,或屠男而留女。至康熙24年,完全占領四川全境,四川人口僅餘9萬,開始湖廣填四川。四川之岳姓有避居雲貴高原一帶者。不久的湖廣填四川,則兩湖之岳姓有定居四川者。清代以後,岳姓分布地更廣,並有河南、山東、河北一帶的岳姓闖關東進入東三省。
如今,岳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並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國內則尤以四川、河南兩省為多,這兩二省岳氏人口約占全國岳氏人口的52%以上。但目前在新加坡的華人宗親團體名單中,卻沒有岳氏公會或岳氏總會的名字,說明在新加坡的岳氏宗親人數不多。

郡望堂號

郡望

山陽郡:古代山陽郡有二:①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將梁國分置為山陰國,不久以後的漢武帝建元年間(公元前140~135年),又將其改為山陽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地區。②東晉朝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晉安帝將廣陵郡分置山陽郡,治理山陽附近的地區,其時轄地在今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蘇省淮安市一帶地區。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鄴郡:南北朝時期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所在鄴邑(今河北臨漳)。東魏時期將都城建於鄴邑,以相州為司州。北周時期再為相州。北周末期,楊堅摧毀了鄴城,遷州治於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朝時期移今安陽市。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唐朝時期改相州置郡,治所在安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河南、山東間地。金國時期時期為彰德府。

堂號

山陽堂:岳氏族人的祖先既然掌管四方諸侯,可見他們出身顯赫,源遠流長。秦漢以後,岳氏族人主要以山陽地區為繁衍中心。山陽是山東省金鄉縣的西北,岳氏人家的老家都是山東,隨著歷史的變遷,兩千多年來,岳氏族人陸續移居各地。不過,他們始終沿用“山陽”的堂名。
馮翊堂:岳氏系出神農後裔,神農生薑水,即以姜為姓,稱帝名用火德王,故號炎帝,都城遷曲埠,傳七世生節莖,不在帝位。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昨“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侯河南汲郡伯。呂侯功高如山嶽,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逐以國為呂氏;仲子宮“太岳”,賜“馮翊”後即以官命岳氏,此得岳氏“馮翊堂”之來由也。
臨漳堂:以望立堂,即鄴邑堂,亦稱彰德堂。

家譜文獻

江蘇宜興唐門岳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始修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清)岳肇鵬續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全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河南湯陰宋岳忠武穆王世譜一卷,明朝時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註:卷端作《岳氏世譜》。
湖鄉資溈岳氏族譜,(清)岳青炳修,岳最傑纂,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浙江嘉禾岳氏宗譜四卷,首一卷,附慶餘錄一卷,(清)岳鴻逵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禾岳氏宗譜六卷,首一卷,附金陀祠事錄八卷,(清)岳鴻逵等續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河南嶽氏家譜二卷,首一卷,(清)岳喜德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湖北廣濟岳氏宗譜十四卷,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廣濟縣文物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圖書館。
江蘇丹陽曲阿培棠岳氏宗譜二十八卷,首四卷,首修於明朝末期,(民國)岳信渭主修,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第一~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丹陽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岳氏宗譜三卷,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閣鄉塘邊賈里村。
岳氏族譜,始撰於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1981年十九世孫岳祥生、二十二世孫岳啟俊等續修,鉛印本,分統譜和族譜。現被收藏在河南省鄭州市檔案館。

家規祖訓

凡岳氏子孫者,毋別男女,須立做人準繩。
男則克尊幹道,約法十字為限:忠、孝、節、愛、仁、義、禮、智、信,謹執綱常為志。
女則慎守坤箴,效范八字為準:賢、敏、淑、慎、溫、恭、素、雅,秉承從德為賦。
勵倡子孫須盡全力,勤奮、志學、求實、精業,言行兼優。
禁忌十六字行為:淫、浪、賭、毒、坑、蒙、拐、騙、奸、邪、佞、霸、驕、逸、奢、叛!
須知行成於思,毀於隨,必守正不撓,從善如登。
若存悖祖訓千大法者,可為不志;養子竊姓者,可為不志;教唆廉隅者,嚴為不志;此每代必三復斯言,一言九鼎,嚴不夷不惠。
嫡系五代之中,支脈三代之中,若重名字號者可視異類也。
凡出人頭地者,創宏偉業者,可為岳氏門中不祧之祖,當立為後世楷模,頌揚百世。

歷史名人

岳飛

岳飛,字鵬舉,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於相州湯陰縣永和鄉(今河南省湯陰縣程崗村)。 岳飛從小天資聰悟, 愛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臂力超人, 政和三年(1113年)十一歲隨刀槍手陳廣學武藝,成為一縣無敵的槍手。重和元年(1118年),岳飛十六歲,在鄉娶劉氏為妻, 第二年(1119年)生長子岳雲。宣和三年(1121年),岳飛十九歲,拜周同為師學射箭,練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開弓箭無虛發的本領。 宣和四年(1122年)岳飛二十歲,首次從軍真定,任小隊長,帶兵首戰告捷,活捉賊首陶俊、賈進和,表現了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因功補承信郎。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父岳和病故,回鄉守孝。 宣和六年(1124年)岳飛二十二歲,第二次從軍平定,參加了保衛太原的戰鬥。 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二十四歲,因功被提為偏校進義副尉。同年次子岳雷生於平定軍中。後因丟失“告身”(任命文書)離開部隊,同年十月岳飛第二次從軍進相州兵馬大元帥趙構軍中,帶兵奇襲游冠吉倩獲勝,一舉招降了三百八十名游寇,得到了趙構的賞識,補承信郎,接著在侍御林大敗金兵,殺金軍梟將,轉保義郎。在滑州殺敗金兵再立戰功,遷秉義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飛轉入宗澤部, 在開德曹州(今山東菏澤)大破金兵,因功轉武翼郎,同年七月,岳飛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南京上皇帝書》,主張北上抗金而得罪了主張南逃的黃潛善 、汪伯彥,被罷官離隊。在回家的路上,碰上了河北招撫使張所招兵第四次從軍,被提拔為“準備將”。岳飛在參加收復新鄉的戰鬥中,活捉金軍千戶阿里索,進戰太行山,擊垮了金軍萬戶王索的反撲,因戰功突出轉武功郎。建炎二年(1128年)春, 岳飛離開新鄉轉入開封宗澤部,帶兵一戰汜水關,。二戰竹蘆渡,接連克敵取勝,宗澤提拔岳飛為統制官,宗澤很器重岳飛靈活妙用兵書陣法的高超指揮藝術。但宗澤死後,接任宗澤的杜充治軍無能,部下王善舉兵數萬叛亂,他無能平定,岳飛僅以二千兵力,平叛於南熏門、轉武經大夫。後杜充假借勤王,率部進駐建康(今南京市)。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杜充帶領三千親兵北降金兵。 為了保存抗金實力,岳飛帶領餘部進駐茅山(今句容金壇),在廣德取得六戰六捷的戰績,升御使下都統制。 建炎四年(1130年)春,岳飛向宜興移營,平定了太湖流寇郭吉、戚方,在常州阻擊金軍, 活捉萬戶一人,取得四戰四捷之戰功,宜興人民感激岳飛的恩德, 為他建了生祠祭祀。 由於劉氏在戰亂中失散,岳飛在宜興另娶李娃為妻, 同年十月十五日生三子岳霖於宜興唐門。 岳飛在宜興抗金戰果輝煌,清水亭一仗殺得金兵橫屍十五里,斬獲金軍大小軍將首一百七十五顆,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設下伏兵痛擊金兵,斬首三千餘,生俘三百餘,接著於建炎四年六月收復了建康,並北渡長江,收復了泰州高郵等大片國土,岳家軍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飛,在靖江為他建了生祠祭祀。宋高宗授岳飛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岳飛一躍成為南宋高級將領。紹興元年(1131年), 岳飛與張俊會師進軍洪州(今江西南昌),岳飛在九江戰敗馬進,俘敵八千,因功提升為神武右軍都統制,進駐洪州一年。紹興二年(1132年)2月,岳飛奉命到湖南桂岑平定了游寇曹成軍(弟岳翔收楊再興時陣亡), 因功遷中衛大夫、武安軍承宣使、鎮守江州。 紹興三年(1133年)春, 岳飛奉命到會江西虔吉(今贛縣、吉安縣)平定了盜寇彭友, 這時岳家軍巳達一萬八千人, 分守在江州(一萬人)虔州(五千人) 廣州(三千人)三處。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臨安召見岳飛父子,並賜“精忠岳飛”錦旗,授鎮南軍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江南西培路舒蘄州制置使、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職,岳飛在江州寫下了振鑠千古的《滿江紅》詞。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岳飛被任命為鎮南軍承宣使,率軍北伐,兩個多月時間,取得了收復郢州(今鍾祥縣)、隋州(今隋縣)、新野、唐州、鄧州、襄陽六州郡的重大勝利,岳飛被晉升為清遠軍節度使。紹興五年(1135年),高宗再次召見岳飛, 並封為武昌郡開國侯。同年六月,岳飛奉命平定了洞庭楊么,僅用八天時間,一舉獲勝,收編六萬降軍入岳冢軍,擴充了抗金力量,升檢校少保,四子岳震生於九江紹興六年(1136年),岳飛移軍襄陽, 任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三月十六日,岳飛年近七旬的母親姚太夫人病逝於鄂州軍營,四月岳飛扶靈上廬山葬母,五月返回軍營,七月底岳飛被任命為河東宣撫、從襄陽北伐,直取中原,不到一個月時間,岳家軍先後收復汝州、潁州、盧氏縣、商州、虢州、伊陽、長水、業陽等大片失地。但因得不到高宗的支持,被迫撤軍。 岳飛氣憤以極, 便上廬山為母親守喪去了。 紹興七年(1137年),高宗派李若虛上廬山東林寺請岳飛下山,拜太尉,升湖北京西宣撫使兼營田大使。紹興八年十一月,岳飛用反間計廢除了金人扶立的劉豫傀壘集團, 為北伐作了戰略準備。 同年十二月,岳飛多次上書高宗反對議和、痛訴秦檜的投降主張。紹興九年(1139年),岳飛授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的最高官階。五子岳霆生於九江。紹興十年(1140年)夏, 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 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 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朮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 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 強令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万俟萵上章污衊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邢前揮筆寫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駛駢在抗金戰場上的主帥岳飛,就這樣被秦檜一夥奸臣奪去了年青而寶貴的生命。壽年僅三十九歲。

岳雲 

岳云:岳雲系岳飛長子,字應祥,號會卿,宋宣和元年(1119年)六初五日生於河南湯陰縣,母劉氏。於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奸臣秦檜誣陷,與父和張憲同時被害於杭州西湖,岳雲張憲被害於杭州官巷口棗木巷,死年岳雲僅二十三歲.岳雲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少年將軍,十二歲隨父從軍(張憲部),慷慨忠義,頗有父風,飛各次征伐,未嘗不與,多得其力,軍中呼“贏官人”。岳雲每戰手護兩鐵椎,重八十斤,數立奇功。飛輒隱之,紹興四年(1 1 3 4年)收復隨州(今湖北隋縣),岳雲首先登上隨州城恆;攻下隨州;又攻破鄧州;岳云為軍中勇將,享有“勇冠三軍”的聲譽,其功不小,飛不報,平襄汝,岳雲功在第一,飛又不言,過了一年方按朝廷銓敘規定。任命為武翼郎。紹興五年(1 1 3 5年),平楊么,岳雲又立大功,飛仍不上報,都督張俊聽後說:“岳候避龐榮,廉則廉矣;然也太不公平也”,紹興七年(1 1 3 7年)七月十四日,潁昌大戰,岳雲帶兵(背嵬軍)衝鋒陷陣, 與金兀朮女婿三品官統軍上將夏金吾惡戰,從早晨戰到中午,戰了三個時晨,數十回合,身上受傷百餘處,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死夏金吾和千戶五人,俘官七十八人,殺傷不及其數,金兀朮驚呼:“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雲紹興五年(1 1 3 5年)十六歲,因隨、鄧戰功升武翼郎,後又因功升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提舉體泉觀,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時,岳雲附葬杭州西湖棲霞嶺下。宋寧宗追贈安遠軍承宣使、武康軍節度使、左武大夫,安邊將軍。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繼忠侯。岳雲妻鞏氏贈相德夫人,淳熙十四年,加封忠烈夫人。

岳雷

岳雷:岳雷系岳飛次子,劉氏生,字發祥,號夏卿, 又號聲甫。 宋靖康元年(1216年)三月十七日,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據河南夏邑縣《岳氏宗譜》記載:岳飛宣和六年(1124年)赴平定任偏校二年,至靖康元年(1126年)劉氏生岳雷後離開平定,金南侵中原時失散。建炎三年(1129年)尋回軍中。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月,“莫須有”冤案起,万俟萵嚴刑逼供,“飛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雷視之。雷入侍奉看,飛始復進食,岳飛被難後,十六歲的岳雷隨同母親李氏夫人被發配流放嶺南。岳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的前一年,岳雷全家從嶺南歸回時,長女岳二娘,二十二歲,長子岳經二十歲,二子岳緯,十九歲,二女岳三娘,十六歲,三子岳綱,十三歲,四子岳紀,十一歲,一一六二年四月初三到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居住。同年,七月十三日,冤案昭雪後,岳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蹭武略郎,翰林院大學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紹忠侯。岳雷晚年居丹陽培棠,歸岳琛(岳霖子)就養。卒於嘉定三年(1210年)八月二十二日,壽年七十八歲,葬丹陽城東四十里鶴跡寺岳雷墳。岳雷妻趙氏,封輔德夫人。

岳霖

 岳霖:岳霖為岳飛三子,號商卿。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十五日, 生於宜興唐門軍中。母李氏,岳飛與李氏結婚是一一三O年春,在宜興張渚,婚後居唐門,生岳霖。 岳飛遇害時,岳霖年十二歲,孝宗皇帝昭雪時,岳霖三十二歲。(詳見“岳娩南渡蒙冤”編)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二十三日,聖旨復岳霖為右承事郎。後又授南贛都督,食邑宜興。 淳熙三年, 岳霖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皇帝便殿詔見岳霖時說:“卿家紀律,用兵之法, 張、韓遠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之”。岳霖稽首涕泣說:“仰蒙聖察撫念,故家臣不勝感激”!岳霖遂上疏請求歸還高宗當年所賜岳飛的御札,手詔, 孝宗皇帝詔令準左藏南庫還之。 岳霖與朱喜、張拭為友,在各方的幫助下,即著手蒐集岳飛遺文,修編成書。 因年老多病, 尚未完稿即病卒。岳霖卒於紹熙三年(1192年)十月,其時岳霖在廣州做官(知廣州), 故時岳珂年方十歲,隨父官游。岳霖壽年六十二歲。臨終執其三子岳珂手遺囑:“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沒。余初罹大禍,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於見聞,訪於遺卒,掇拾而未及上,餘罪也。苟能卒父志,雪爾祖之冤,吾死瞑目矣”!岳霖卒後由岳珂從嶺南護喪北歸。 岳珂在 《程史》卷二《趙希光節概》條明言:“紹熙壬子冬,先君子損館於廣,余甫十齡,護喪北歸”。護喪北歸是為了安葬岳霖。岳霖葬江蘇宜興縣城東四十里之唐門村顯祖庵側,伴岳飛衣冠冢之北。岳飛衣冠冢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岳霖淳熙三年任廣西欽州知縣,淳熙十二年任川轉運判宮,淳熙十六年任太常卿、左司郎中和提舉封椿庫等官職,官至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廣東經略安撫使,贈太中大夫,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纘忠侯。 岳霖墓碑為,(纘忠侯霖公之墓)。妻鈕氏、封助德夫人。岳霖子三:長子岳琮飛又名璞,賜各旗,授承信郎飛致仕封尚書。次子岳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三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官嘉興軍府,總領浙西財賦,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岳霖女一:岳瓔,適陳址。

岳震

岳震:岳震為岳飛四子, 號東卿宋紹興三年(1135年)四月生於軍中,母李氏。岳飛被難時,岳震年僅七歲,與弟岳霆同時居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的噩耗傳來,家人聞變擁其兄弟二人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 戶部度制司郎中, 江東提舉等職,寧宗贈保義郎,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岳震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 與霆侯合冢,墓碑曰《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震妻周氏,封翊德夫人,生六子:長子岳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次子岳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岳,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四子岳琚,字念六,授將士郎;五子岳躊,字念七,授將士郎;六子岳璇,字念九。

岳霆

岳霆:岳霆系岳飛第五個兒子, 字應時, 號君錫。 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生於軍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時,岳霆岳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傳來,家人聞變引岳震岳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於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 二十一年後, 孝宗皇帝為岳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岳姓。岳霆初名岳靄,孝宗皇帝賜名岳霆,官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祗侯、舉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 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岑村老樹坡山上,與震侯合墓,碑名為《大宋岳飛之子岳震岳霆之墓》,今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妻劉氏,封佐德夫人。昭雪時,孝宗皇帝賜張信女配。岳霆子三,長子岳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岳與,字念五;三子岳琨,字念八。岳霆後裔,有長子岳蹯系例一支居湖南邵陽,一支居安微阜陽;次子岳與系例一支經山西洪洞轉遷河南獲嘉等縣,三子岳琨一支留黃梅縣,現散居黃梅、廣濟兩縣。

岳甫

岳甫:岳飛長孫,為岳雲長子,1183年(孝宗淳熙十年),岳甫知池州。1185年(淳熙十二年),提舉浙東常平。1186年(淳熙十三年),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舉本路常平茶鹽,尋移知慶元府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1188年(淳熙十五年)除尚書左司郎官,累官至吏部尚書。嘉泰四年(1204),岳甫去世。《全宋詞》存其詞兩首。

岳珂

岳珂:岳珂是岳飛之孫,岳霖三子,字肅之,號亦齋、東幾,又自號倦翁。母陳氏,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飛冤後四十二年。 岳珂自幼聰明, 童年隨父官游, 四處遷徙,淳熙十五年(1188年)六月,岳珂六歲, 隨父岳霖官居湘南時, 岳霖任湖南漕。 紹熙元年(1190年),岳珂八歲,隨父過當塗,紹熙三年(1192年),岳珂十歲, 隨父官居廣州,由於岳霖於紹熙三年十月病故於廣州,岳珂即扶喪北歸,將父親安葬在宜興唐門後, 於慶元元年(1195年)便回到廬山腳下的江州老家, 並在九江讀書。 慶元二年(1196年), 岳珂去福建泉州石龜外婆家住了一年多,多得母教,岳珂母親陳氏出身書香門弟很有學問, 一一九八年岳珂回到江州, 同年八月,岳珂參加洪州(今南昌)漕試中舉。嘉泰三年,岳珂二十歲,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遺文,撰寫《籲天辨誣錄》、《天定錄》並五言百韻上之於朝。嘉泰四年(1204年)五月二十日, 理宗追封岳飛為鄂王,時年岳珂二十一歲,赴京省試,開始在京都與岳飛祖老友接觸, 更廣泛蒐集岳飛遺文, 開禧元年(1205年),岳珂二十二歲,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侖從官九品二年,期間考中進士,以超群之才在京口與辛棄疾等名家交遊。開禧元年(1205年),開禧北伐戰幕之前, 岳珂向江陵知府吳獵寫了一封很有戰略眼光的信。開禧三年(1207年), 岳珂二十四歲,被提拔為中朝,在京師做過光碌丞、太官令、邑寺主簿等官。 嘉定六年(1213年), 岳珂三十歲喪母, 依宋制服喪二十七個月,服除後, 岳珂於嘉定八年(1215年)任軍器監丞。 嘉定九年(1216年)三月, 岳珂三十三歲,任司農寺丞。嘉定十年(1217年)十月,岳珂三十四歲, 升奉議郎權發遺嘉興府兼管內勤農事官職,出守嘉興。他一邊做官勤於政務,一邊蒐集整理岳飛遺文,為其祖辨誣,向寧宗上書《金佗粹編》二十八卷、《程史》四卷。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五日, 岳珂三十六歲,升承議郎權發江南東路轉運判台。嘉定十四年(1221年)九月,岳珂三十八歲, 任朝奉郎軍器監承總領淮東,移節京口,至紹定六年(1233年)的十二年間,岳珂在京口的官階逐步上升, 職任範圍亦不斷擴大。嘉定十五年(1222年)岳珂三十九歲,任朝奉郎守軍器監淮東總領, 官品為正七品,三年後的寶慶元年(1225年),理宗謚岳飛忠武,時年岳珂四十二歲,升朝奉大夫司農少卿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學兼措置屯田, 官品為從六品, 二年後的寶慶三年(1227年), 岳珂四十四歲,升為戶部侍郎依前淮東總領兼制置使。又一年後的紹定元年(1228年), 岳珂升為朝請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總領浙西江東財賦淮東軍馬錢糧專一報發御前軍馬文字兼提領措置屯田通城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官祿巳非常人可比, 然順途之中也有坎坷,紹定六年(1233年)正月十五日,岳珂門生鎮江郡守韓正倫張燈以慶元夕,岳珂應景作詩曰:駕軺老子久婆娑,從聽笙歌擁綺羅。十里西涼憶如意,百年南國比流梭。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無人廢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燈頻問夜如何”?這本是一首懷舊傷時之作,不料卻被韓正倫借之誣害於朝,請治岳珂重罪。韓正倫原為岳珂門生,因未曾受岳珂提拔,不意而夾私誣害,人心不古,自古有之。紹定六年冬,岳珂淮東餉印歸,罷歸廬山。 從事寫作, 端平元年(1234年)岳珂撰《金佗續編》三十卷, 系之以譜。岳珂蒙冤居家五年, 直到嘉熙二年(1238年>二月才被起用,時年巳55歲,任盧部侍郎湖廣總領一年多。嘉熙三年(1239年)八月二十一日, 岳珂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並晉升為鄴侯。嘉熙四年(1240年)三月,岳珂守當塗, 七月岳珂任權戶部尚書淮南、 江、 浙、荊湖八路制置茶鹽使,兼鎮姑蘇(當塗),官品為正三品,轉官為通議大夫。岳珂的一生仕途還算是很順利的,政績也是很大的,做官所在之地的地方志對他都有很高的評價。由於勤奮,岳珂成為南宋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繼承父志,向朝廷收集整理了岳飛的抗金行實,洗刷了秦檜一夥誣陷岳飛的不實之詞,先後寫有:《金佗粹編》二十八卷、《金佗續編》三十卷、《程史》、《九經三傳治革例》、《愧郯錄》、《寶真齋法書贊》、《玉楮集》、《棠湖詩稿》、《東陲事略》、《讀史備忘捷覽》、《籲天辨誣集》五卷,《天定錄》、《玉楮》、《玉楮集後記》等歷史著作。是留給後人研究岳飛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岳珂卒於何年,考證不一。他自己在《玉楮集後記》中記載:淳祐元年(1242年)二月十日,五十九歲之年,開始自己抄寫手稿,能寫作和長途訪友。 岳珂晚年居吳門。太原岳氏宗譜講,岳珂壽年六十一歲,具體卒年尚待進一步考證。 岳聰一:岳飛第九世孫,是琮的後代。原籍江蘇宜興,於明朝初期避閹選之難,攜一男(岳長泰)二女逃往新鄭具茨山(今改名始祖山)之山陰,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越五世生二子曰大,二。後代主要居住在新鄭及周邊縣市。

岳浚

岳浚,岳飛九世孫;常州宜興人(今江蘇宜興)。著名元朝學者。博學好義。任石門縣尉,未幾乞歸侍親。積書萬卷,名士多游其門。

岳正

岳正(公元1474~1519年),字季方,號蒙泉;順天府漷縣人(今北京通州於家務鄉北辛店),著名明朝大臣、書畫家。

岳岱

岳岱(公元1497~1574年待考),字東伯,自稱秦余山人,又號漳餘子;江蘇蘇州人。著名明朝文士。先世以軍功隸蘇州衞,至其父,始好讀書,辟草堂於陽山。性狷介,好游,中年後遍游名山。能詩,善畫,能書。曾作詠懷詩九十六篇,為時所稱。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作寒林峻岭圖。

岳元聲

岳元聲,浙江嘉興人。著名明朝大臣。明萬曆年間進士,最高職為南京兵部右侍郎。因直言敢諫和不畏權臣魏忠賢而兩起兩落。後潛心講學,以“毋自欺”為主。著有《潛初子集》、《潛初雜集》、《聖學範圍圖》。

岳虞巒

岳虞巒,江蘇武進人。著名明朝官吏。明崇禎年間進士,官至江西按察使。明亡後出家。著有《周易感義》、《春秋平義》。

岳鴻慶

岳鴻慶,字餘三;浙江嘉興人。著名清朝書畫家。工鐵筆,與曹世模齊名。兼工刻竹木,嘗制一紫檀大筆筒,張子羊畫梅,繁枝橫出,千花萬蕊,老乾多皴,使刀如筆,真絕技也。款雲“戊午夏四月子羊寫,餘三刻”。喜吟詠,結社唱酬。有餘三集。

岳皋

岳皋,字鶴亭;山西安邑人。著名清朝書畫家。工繪人物,大則徑尺,小則徑寸。無不精神活潑,躍然欲生。間作花卉、翎毛,亦復生動。

岳升龍

岳升龍,祖籍河南湯陰,甘肅臨洮人,晚年入籍四川成都。著名清朝將領。因平定吳三桂和關隴有功,授都督僉事,擢天津總兵。後從征噶爾丹,擢四川提督。岳升龍後因其母年逾九十歲,為便於在任所奉養母親,請求入籍四川(按清制,本籍人不得任所籍地方官),康熙大帝憫而許之。清朝名將岳鍾琪因而出生在四川。

岳鍾琪

岳鍾琪,字東美,身長赤面、臨陣挾二銅錘,重百餘斤,多智略,御眾卒嚴、共甘苦。先任文職官,後因戰功晉升,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鎮守邊關、定亂豐功,清高宗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誥授光祿大夫,奮威將軍、三等公、四川提督、川陝總督、陝西巡撫、寧遠大將軍、加少保、復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銜,賜號威信。抱病平亂,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二十八日死於軍中,葬於成都,壽年六十九歲,御賜祭葬,謚襄勤,清代以漢人拜大將僅他一人,列有《岳鍾琪傳》。妻宋氏封一品夫人。岳鍾琪子五:長子岳溶,雍正六年(1728年)任山東巡撫。乾隆元年(1739)調江西光祿寺卿,後封為福建按察使,廣東巡撫。乾隆十八(1753)、授鴻臚寺卿,轉通政使參議。岳鍾琪次子岳沺,任侍衛。岳鍾琪三子岳沺封主事。岳鍾琪四子岳方任都司。岳鍾琪五子岳靜封大安營參將,一等輕車都尉,其後二傳至二十四世孫岳嗣儀,任國史館協修兼秘書,岳嗣儀長子(飛二十五孫)岳開先為中華民國陸軍少將,侍從武官。岳嗣儀次子岳涌先為政事堂法制局編譯岳嗣儀三子岳疇先為河南省城東區警察署長。岳嗣儀四子岳豫先為北京大學分科學生。

其他名人

岳維峻

岳維峻(1883-1932),字西峰,陝西蒲城人。1916年參加華山聚義,此後一直追隨胡景翼,任靖國軍支隊長、代司令、陝軍第一師旅長、國民二軍師長,參加了討袁、北京政變、豫西大戰等。胡逝世後,繼任國民二軍軍長兼河南督辦,其時,徐向前在他手下的第六混成旅(弓富魁任旅長)任參謀、團副。1925年底,奉吳閻聯軍圍剿國民軍,岳在率部攻打山西時被閻軍及鎮嵩軍打敗並俘虜。北伐時任第二集團軍第五方面軍總指揮。後改投蔣介石,所部被縮編為新1師。1929年,該部的一名排長程子華發動大冶兵暴,拉出一部分部隊參加了紅五軍第五縱隊。1931年岳任國民黨34師長時,率部進攻鄂豫皖蘇區,在雙橋鎮戰鬥中被老部下徐向前俘獲。

岳野

岳野(1920-)山東鄆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參加救亡劇團,先後在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亞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後到長春電影製片廠任編劇。1950年後,任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藝術處編劇、電影局電影劇本創作所編劇、編輯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調任北京電影製片廠編輯處處長、編劇、藝委委員。近為編劇。出版有《友與敵》、《同甘共苦》、《英雄司機》及電影《在前進的道路上》等岳俊鵬:河南新鄭西嶽莊村人,岳飛第二十七世孫。現就讀於洛陽師範學院。

岳海岩

岳海岩,遼寧省凌海市人,1956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海軍連標圖員、班長、作訓科繪圖員、團參謀、營教導員。1973年後,任海軍旅順基地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海軍某工廠黨委書記。1978年任海軍海洋島水警區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1981年7月後,任海軍威海水警區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85年1月任海軍煙臺基地政治部主任。1988年7月後,任海軍旅順基地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1991年8月任海軍海南艦隊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1994年12月任海軍東海艦隊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88年9月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1996年7月晉升為海軍中將軍銜。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
海軍東海艦隊原政治委員岳海岩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岳喜翠

岳喜翠(1948~),女;山東淄博博山區岳莊東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我國第三批女飛行員,展翅藍天三十六年,安全飛行六千多小時,航程二百多萬公里,是我國女飛行員中飛行年齡最長、飛行時間最多、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最多的“功勳飛行員”,現任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先後擔任空軍飛行中隊長、副大隊長、師政治部副主任、副師長、廣州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副參謀長等職。
2003年7月28日,她在北京被授予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位女飛行員將軍。

岳紅

岳紅(1962年8月~):中國電影女演員,出生於四川成都。1985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表演小品《賣花生仁的姑娘》一舉成名。電影處女作《小島》1984。後因主演《野山》中的桂蘭獲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首屆學會獎、西安電影製片廠第一屆銅車馬獎優秀女主角獎。

岳敏君

岳敏君(1962~):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著名美術家。

岳雲鵬

岳雲鵬,河南濮陽市南樂縣人,德雲社相聲演員。

後代分布

岳雲後代
長子岳甫,女兒岳大娘,三子岳申。岳甫字葆真,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六月二十八日生,理親嘉泰四年(1204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壽年六十七歲,葬西湖上。岳雲遇害時,岳甫才四歲,隨母鞏氏及祖母李氏、叔岳雷流放岑南。一一六二年孝宗皇帝恤錄時,岳甫二十五歲,從岑南回,初居潭州(今長沙市)北裹廂,同年十月十八日,聖旨補岳甫岳申承信郎。岳甫受寅教郎,宗正卿,供職吏部郎中。初居杭州錢塘奠厥古守岳飛岳雲墓。襲神武后軍統制。隆興初元(1168年)七月十九日,岳甫承務淮西時,向孝宗皇簾請復江州(九江)田宅,孝宗皇帝準奏發還。後岳甫刺使寧波。晚年歸居杭州,相與置田,崇奉王祠,作中興小歷,善書法。歷任朝請大夫,吏部尚書,贈中奉大夫。岳大娘適張宗本,授武進校尉。岳申授保義郎,官真州防禦使。岳甫生子七:岳覲、岳覿、岳峴,岳規、岳靚、岳冫見、岳觀。岳甫後裔初居蘇杭,後散居各地。現初步考證,有二支的去向如下:岳甫長子岳覲湖南益陽一支,岳甫次子岳覿浙江杭州一支。
岳雷後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十月十八日,岳雷四個兒子岳經、岳緯、岳綱、岳紀,聖旨封承信郎②。二個女兒岳二娘、岳三娘,景定二年(1261年)婿俱補進武校尉。後岳雷長子岳經於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授承事郎,監賀州銀場③,其後裔居福建漳南;岳雷二子岳緯於景定二年授將士郎,任夔州將領,岳緯長子岳間見於景定二年授承信郎,後裔多居臨安;岳雷三子岳綱於景定二年授武德郎,任江西副總領,封尚書,初居九江,後遷臨安。岳雷後裔多由臨安散居金壇金沙、白塔橋、溧陽城、青安橋、龍莊、汰塘等地。岳雷四子岳紀於景定二年授修武郎,任鎮江提典醫學,其後裔多居臨安、常州現考證岳雷後裔從常州遷出後,有兩支的去向如下:一支遷居河南安邱縣解護莊,一支經湖廣荊州轉雲南鎮雄縣太坪壩,後散居雲、貴、川三省。
岳霖後代
岳飛冤案昭雪後,岳霖由江州來宜興,邑人感岳飛之德,爭相奉迎,並置田宅於邑之東北四十里之唐門村留岳霖定居。以後岳霖雖歷官在外,但總是以唐門為家,於隆興元年(1163年)將父親的衣冠安葬在唐門橋後的一個天然的《金鉤釣月地》上,這就是唐門村有名的歷史古蹟《岳飛衣冠冢》。岳霖卒後也伴葬岳飛衣冠冢之北,即是唐門有名的《纘忠侯霖公之墓》。岳霖留居宜興的後裔,是長子岳琮之後,岳琮又名岳璞,賜名岳旗,授承信郎,致仕封尚書,居宜興縣,六傳至岳浚(岳飛九世孫),博學好義,官百門尉,積書萬卷,一時名士,卒於明洪武十年(1398年),壽年八十二歲岳浚子三:長子岳岱,為萬石支祖;二子岳岩,為湛瀆支祖;三子岳崧,生子二:長子岳文升、遷居湯陰,次子岳文景,為長溝、湯堰、唐門支祖。岳文景三傳至岳洵(岳飛十三世孫)由長溝遷居知義莊,傳今已有叫十七戶,六十餘人。今宜興唐門智義莊二十七世孫岳宗雷,為宜興縣先進教師,二十八孫岳錦堂,一九二七年參加過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還有岳祖德遷居北京1070信箱;有岳柏榮遷居武漢市航空路青年大街四十三號,有岳風麟遷居北京大學任教,有岳嗚嗥遷居上海市武進路247號;他們都是一九四九年後從宜興唐門智義莊遷出外地工作的岳霖後裔。

宗祠對聯

四言
黃龍飲恨;青海蕩平: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於秦檜“莫須有”三字。“掃平胡虜,痛飲黃龍”之志難申。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為四川提督,率五千兵征青海,斬敵八萬有餘。
一門忠孝;萬世綱常:浙江省杭州市岳武穆(岳飛)祠聯。
忠貫日月;義勇風雷:浙江省杭州市岳武穆(岳飛)祠聯。
崇修喜彩;忠耀遠賢:此聯為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謁岳武穆墓時面賜譜號聯。
凜凜生氣;悠悠蒼天:清朝時期張漢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神威永震;浩氣長存:沈重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一門忠孝;萬世綱常:頌詠岳飛聯。
忠貫日月;義奮風云:頌詠岳飛聯。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岳飛題江蘇省蘇州寒山寺碑廊。
五言
丘陵翻綠浪;山巒展畫屏: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岳氏“岳”字的析字聯。
久傳類博稿;常吟棠湖詩:上聯典指明朝正統進士、成化興化府知府岳正,有《類博雜言》、《類博稿》等著作。下聯典指南宋學者岳珂,字肅之,有《棠湖詩稿》等傳世。
世澤湯陰遠;家聲潁水長:此聯為安徽省阜陽縣岳老莊岳氏宗祠聯。上聯典指本支岳氏系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後代分支;下聯典指本支岳氏世代居住在潁河岸邊。
遺烈照青史;孤忠托哀衣: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岳飛。下聯典指岳飛後裔。
湖光穿戶入;山色渡江來:伊秉綬題江蘇省泰州岳武穆廟聯。
天留宋朝土;人說兵家軍:伊秉綬再題江蘇省泰州岳武穆廟聯。
山川戎馬異;涕淚古今同:張書范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丹心昭日月;正氣振古今:趙士恆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氣撼黃龍府;心傷金字牌:朱焰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兩河風義重;三字大冤蒙:李國瑜題湖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河山憂半壁;壯烈耀千秋:張旭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威掃朱仙鎮;志吟滿江紅:邢衍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桑梓留遺愛;風雲激壯懷:余質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冤沉三字獄;淚灑十年功:曹大滄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精忠貫日月;正氣壯河山:沈延毅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精忠留古柏;正氣領雄軍:李鐸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精忠懸日月;英烈震乾坤:婁正綱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風霜留檜柏;陰雨見旌旗:頌詠岳飛聯。
精忠貫日月;壯志垂山河:鍾壽愷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風霜留檜柏;陰雨見旌旗: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皆因洪水猛;更顯齊山奇:岳飛題安徽省池州齊山。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飛由武昌北上抗金。途以池州(今安徽省貴池)時,登臨城南齊山翟微亭,面對齊山秀麗景色,曾滿懷豪情地寫下了千古傳場的詩篇《登池州翠微亭》詩,抒發他那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情摯意。當時池州正值汛期,江洪泛濫,把齊山腳下的白沙湖、齊山湖連成一片,齊山幾乎成了水上孤島。岳飛在當地郡守的陪同下,登上南門城樓,縱覽水中齊山,豪興大發,意欲前往。郡守卻委婉地勸阻說:“將軍,洪水勢猛,登齊山必須繞道,路程太遠,是否……”岳飛只是微微一笑,自言自語地口吟出此聯。
六言
只為報國雪恥;不圖拜將封侯:熊彬祥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七言
守土君拔垂釣手;抗金天鑒赤忠心:上聯典指清岳鍾琪事典。下聯典指宋岳飛事典。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功名不愛錢: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壯志思餐胡虜肉;威聲難撼岳家軍:蕭勞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三字沉冤摧國器;千秋遺恨在風波:劉夜烽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千秋碧血沃原野;一片丹心映上穹:羊春秋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千秋冤案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吳雲樵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無計回天收夏鼎;有孫翻案述金陀:華鍾彥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兩言準則昭中外;三字奇冤悲古今:李悅民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武略文才陷冤獄;忠肝義膽付瑤琴:霍松林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篆未草楷遍四海;詩詞歌賦吟九天:魏傳統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奇冤千古莫須有;熱血一腔滿江紅:鍾華一先生題頌詠岳飛聯。
元帥精忠三字獄;平章經濟半閒堂:頌詠岳飛聯。
環翠樓中虬髯客;涌金門外岳飛魂:孫中山贈日本友人宮崎滔天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清朝時期秦澗泉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判偽真:吳邁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松江徐氏女史題浙江省杭州岳墓聯。
一代精英起河嶽;千秋生氣鎮湖山:清朝曾國霖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一軍難撼聲威遠;三字含冤忠孝全: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朱仙痛談班師詔;青史常留涅背文: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宋室忠臣留此冢;岳家母教重如山:王從雲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光同日月照先緒;忠貫鬥牛裕後昆:湖南省衡東嶽飛廟聯。
一代精忠起河嶽;千秋生氣鎮湖山:清朝曾國霖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千秋冤獄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吳芳培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尚有精誠留瓦巷;更移忠骨鎮棲霞:胡恕堂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百戰妙一心運用;兩言決千古太平: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翠色盈盈投錦袍;波光閃閃映征衣:岳飛題安徽省池州齊山翠微亭。當年護衛策馬隨岳飛躍出西門,繞道直奔齊山而去。到了齊山,二人下馬,信步登上翠微亭。岳飛縱覽這秀麗的湖光山色,不禁雅興勃發,隨即口占出此聯。
三聲焉喋閼氏血;五伐旗梟可汗頭:岳飛再題江蘇省蘇州寒山寺碑廊。
八言
有廷麟乃成岳武穆;無嗣昌不過郭汾陽:四川省宜賓盧象升祠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三字含冤全忠全孝;一軍難撼懾佞懾金:河南省開封朱仙鎮岳飛廟聯。
大義參天,秉燭達旦;精忠報國,怒髮衝冠:湖北省仙桃關岳廟聯。
三字沉冤,黃龍飲恨;四川督眾,青海蕩平:上聯典指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北宋末年投牢,任秉義郎。宋高宗時,因上書反對南遷被革職。不久,隨名將宗澤守開封,任統制,後南下。建炎年間,金兀朮渡江南進,他移軍廣德、宜興,堅持抵抗,收復建康。宋紹興年間,大破金朝傀儡偽齊軍隊,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使,繼而進駐鄂州,屢次建議大舉北進,上表反對與金議和。金兀朮進兵河南時,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大敗金軍後,進駐朱仙鎮。當時高宗、秦檜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令岳飛退兵,回臨安後,被解除兵權,衽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以“莫須有”罪名與兒子岳雲等同時被害。宋孝宗時,追謚“武穆”,宋寧宗時又追封“鄂王”。著有《岳武穆遺文》。他曾與部將相約:大敗金軍,痛飲黃龍府(金國大本營)。下聯典指清朝大將岳鍾琪,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清康熙末年率軍入西藏平亂,回師後任四川提督。清雍正年間與年羹堯在青海破羅卜藏丹津,又率軍進攻準噶爾部,官至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清乾隆年間,曾參與大金川之戰。
十年苦功,一朝盡廢;百世英名,萬古流芳:湯雨亭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可泣可歌,一代偉業;長懷長祭,千載英靈:王澄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三字奇冤,千秋碧血;一生忠勇,萬古綱常:頌詠岳飛聯。
三字蒙冤,千秋湛血;一生忠勇,千古綱常: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九言以上
孤憤書兩表,墨跡猶在;報國秉一心,浩氣長存:魏傳統再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感時應濺淚,廟側花神:彭元瑞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感時應濺淚,廟側花神:彭元瑞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忠信存心,一己常懷厚道;公平接物,四方共樂春風:河南省湯陰程崗村岳飛故居聯。
奮勇摧堅,垂姓字於青史;精忠報國,綿祚胤於黃梅:上聯典指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字鵬舉,湯陰人。有《岳忠武王文集》。下聯典指岳飛受害後,他的兒子岳霆、岳震逃難到黃梅(今湖北省東瑞,位於長江北岸,臨接安徽、江西處),改姓為鄂氏(岳飛遇害後,寧宗追封他為鄂王)。
愛國盡忠,武穆英靈長在;舊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輝:舒同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愛國盡忠,武穆英靈長在;舊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輝: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二帝蒙塵,淚血千秋含激憤;一生完節,清風萬古仰忠貞: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二帝蒙塵,武穆千秋含憤激;一生完節,流風萬古仰忠貞: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萬里壞長城,嘆息北征將士;中原搘半壁,傷心南渡君臣:錢伯瑜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筆走龍索,銀鉤鐵畫出師表;言垂金石,武勇義廉警世鐘:徐特吾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還我山河,一片忠心唯報國;驅爾異族,百年奇恥不共天:頌詠岳飛聯。
矯矯孤臣,雖死不忘瞻北闕;森森古木,至今尤表向南枝:頌詠岳飛聯。
祭重褒忠,一卷呼天追往烈;字借涅背,千秋報國是前師:頌詠岳飛聯。
子孝臣忠,決戰舊成三字獄;君猜相忌,偏安還賴十年功: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王氣已消,重睹湖山新廟宇;人心未泯,猶因忠孝拜英豪:鄭家溉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忠孝齊名,瓦巷幸埋賢父子;奸邪同惡,白鐵冤鑄醜夫妻:王從雲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父子北征,忠孝岳家軍第一;君臣南渡,湖山宋室廟無雙: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還我河山,一片忠心唯報國;驅爾異族,百年奇恥不共天:馮玉祥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聲名同宇宙長垂,威震華夏;武略與神功並著,義薄雲天:張祖桂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王業竟偏安,嘆息北征將士;精忠獨報國,傷心南渡君臣:王迪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色水天秋,卻難洗三字污穢;雙清風月夜,正好分兩世精忠: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一色水天秋,卻難洗三字污穢;雙清風月夜,正好分兩世精忠: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繞墓伯千枝,陰森向南皆忠魂;滿江紅一闕,嗚咽東流是怒濤:趙藩再題雲南省劍川岳忠武廟聯。
佩鄂國至言,不愛錢,不惜命;與文山比烈,曰取義,曰成仁:陳弘謀題江蘇省揚州史可法祠墓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精忠報國家,風波競喋英雄血;奇冤壯烈士,天地常留民族魂:高小岩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奇禍陷風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貫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頌詠岳飛聯。
皎日矢忠心,千古仰軍人矩矱;棲霞新廟貌,萬方拜中國英雄:頌詠岳飛聯。
禋祀崇湖山,文武聖神無日月;典型昭河洛,忠孝節義冠古今:頌詠岳飛聯。
專制殺英雄,千載何人雪國恥;橫流遍宇宙,九州無地器忠魂:趙鼎華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遺蹟鎮棲霞,灑酒重瞻新廟貌;大旗縣落日,傷心南渡古軍容:蔣益豐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奇禍陷風波,南宋山河才半壁;精忠貫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唉!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奈何鐵馬金戈,僅爭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猶照見一片丹心:王蘧常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總是傷心提舊事,我主尚遂冰天遠;不堪回首話當年,乃宗甘隨血淚沉:此聯為岳氏宗祠“純孝堂”通用堂聯。全聯典指岳飛事典。
老奸終古分屍,鬼斧神斤劈開檜樹;快事一時撫掌,風欺雪虐壓倒秦頭:頌詠岳飛聯。
春秋堂上讀春秋,祝諸生春秋鼎盛;南北朝時分南北,望祖國南北合衷:湖北省枝城關岳廟春秋堂聯。
今其國不非大夫,若宋高宗且勿論;古之人責備賢者,於張魏公又何殊:席書臣題湖北省武漢岳飛亭聯。
萬古仰精忠,但願拜墓人鹹知勸勉;一抔堆故骨,幸逢偃兵日復薦馨香:蔣果敏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問南渡君臣父子,何曾見湖山遺廟;秉中央日月星辰,若所謂天地同春:黃晉源題浙江省省杭州岳王廟聯。
雖經歷代崇封,不忘漢壽亭侯四字;要釋當年遺恨,端在紫陽剛目一書:沈紹興題上海武廟(廟祀關羽、岳飛)聯。
先武穆而神,大漢千古,大宋千古;後文宣而王,山東一人,山西一人:江蘇省泰州岳武穆廟聯。
天下太平,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乾坤正氣,在下為河嶽,在上為日星:王犖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南宋至今逾七百年,重見義旗興鄂渚;西湖依舊環三十里,新推通祀遍中華: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文武忠孝推完人,萬古悲傷奇功受奇禍;俎豆馨香隆典祀,九州崇拜公道洽公心:趙藩再題雲南省劍川岳忠武廟聯。
有漢一人、有宋一人,百世清風關岳並;奇才絕代、奇冤絕代,千秋毅魄日星懸: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小朝廷豈求活耶;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當如是矣:清朝董其昌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靈爽在天,必誓渡浙水,眾生永無冤獄;精忠報國,共傳聞朱仙,一戰幾復中原:嚴辰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撼山易、撼軍難,民族長城,君王自懷;不愛錢、不惜死,前賢遺訓,後世當知:塗又光題河南省湯陰岳頭廟聯。
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大丈夫當如此矣;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小朝廷豈求活耶:王澄川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積憤難平,要直抵黃龍,方與諸君痛飲;英靈不爽,看歸來白鶴,猶銜當日精忠: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乾坤正定,忠孝完人,樹千古英雄模範;廟貌重新,湖山生色,賴眾擎締造艱辛: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九曲舊叢祠,父老相傳,此地曾埋忠骨;一門昭大節,英靈難沫,惟天可鑑丹心:程鍾瑞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青山綠水拱重檐,西湖名勝有忠殿屹立;碧血丹心保疆域,正氣碩節留後人仰瞻:高向前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救國有心,嗟壯志未酬,捷報頻傳身竟死;回天無力,恨權奸拘陷,長城自毀罪難逃:臧克家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拓地飲黃龍,厥志當酬,尚見泥兵濕蔣廟;呼天悲鐵像,此冤未雪,常聞石馬哭昭陵:張岱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大烈震乾坤,三字含冤,未抵黃龍同痛飲;孤忠懸日月,千秋生氣,只從青史仰威名:朱明亮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赫濯震關山,通萬里車書,何處是張營岳壘;陰靈森秘殿,飽千秋冰雪,此中有漢石唐碑:徐松題新疆區阜康天山關帝廟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勤王事大好兒孫,三世忠貞,史筆猶褒陳庶子;出師表驚人文字,千秋涕淚,墨痕同濺岳將軍:劉鹹滎題四川省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白石竟沉冤,相傳九曲叢祠,曾傍城闉痙忠骨;青山難改葬,憑弔一抔荒土,還從廟貌對棲霞:楊昌浚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駕長車、破強虜,立一世功勳,故里至今增異彩;抬望眼、式英風,開萬代基業,神州已自起宏圖:李鴻鍔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朱鎮壯聲威,想當年痛飲黃龍,誓恢復河山半壁;丹心貫日月,到而今名留青史,應享祀俎豆千秋:黃元秀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古今謚忠武者幾人?維王之靈,河朔軍聲傳不朽;祠墓壯湖山兮萬祀,在禮宜祭,丹青廟貌仰重新: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恪守少保家風,五百年瓜瓞綿綿,義膽忠肝傳奕祀;欽承明威功業,數十世子孫緝緝,勤耕苦讀慶庭除:此聯為山東省博山嶽家祠堂聯。上聯典指岳飛,曾官少保。下聯對岳氏後人的殷望。
岳軍振難撼威名,掃敵在指顧間,奉詔班師成遺恨;秦賊施摧殘毒計,加罪以莫須有,盡忠報國復何人:張伯岐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公曾期我作韓昌黎,奈讒間陰行,雖有釋言難感悟;天不許人為岳武穆,縱威稜遠憺,終留遺恨與英雄:吳熙挽左宗棠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衛社稷,執干戈,差幸苦戰十年,尚留得偏安局面;聽鼙鼓,思將帥,不是冤深三字,怎見得一片忠心:趙壽春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戚略直正岳家軍,閩浙播謳歌,武穆千古,武毅千古;勛名上劉李丞相,湖山瞻廟貌,有宋一人,有明一人:薩鎮冰於1926年題福建省福州戚公祠(祠祀戚繼光)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願,國魂幾時北來:吳棟樑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望眼;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趙朴初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聖至於神薦馨,歷千載而遙,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湖開自漢崇祀,值兩峰相對,有武穆在北、忠肅在東:胡書農題浙江省杭州西湖金沙港關帝廟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將軍報國,宰相和戎,義憤動千秋,臣節無愧追壯繆;廟拓明湖,陵依霞嶺,馨香綿萬載,孤忠共喻有蘄王: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寺宇重開,老柏千年抬望眼;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趙朴初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漫嗟吁南宋小朝廷,喜當今喚醒國魂,心復中原光漢日;怎點綴西湖好山水,賴有此更新廟貌,保存古蹟鎮棲霞: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曾謁湯陰祠,讀壁上殘詩,驚雨驚風,雪盡猶余鴻爪在;重登蘭嶺閣,望峰頭夕照,好山好水,月明應有馬蹄歸:吳可讀題甘肅省蘭州五泉山精忠祠(祠祀岳飛)聯。
處為純孝,出著精忠,觀當時血灑南朝,萬代千秋凜大節;廟貌重新,湖山生色,仰群公踵成盛舉,一簣九仞竟全功:楊慶麟題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涪王兄弟、蘄王夫婦、鄂王父子,聚河嶽英靈,僅留半壁;兩字君恩、四字母訓、五字兵法,灑英雄涕淚,莫復中原: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精忠報國正揚威,那堪一夕風波,頓毀華夏長城、北門鎖鑰;昏君奸相今安在?留得千秋祠墓,永伴西湖月色、東海潮聲:劉虛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天章褒臣節,想當年竭力致身,忠孝皆全,萬古精誠光日月;祖訓衍家傳,願奕葉承先啟後,蒸嘗勿替,千秋俎豆炳湖山:浙江省杭州岳王廟聯。
趙構待臣不仁,事父不孝,報國不忠,親秦檜避刀兵,是孱頭子;岳飛對地無慚,於天無愧,侍君無過,抗女真冒矢石,乃真將軍:汪民全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予唯命,奪唯命,進退唯命,三字冤獄摧壞長城,堪恨樞廷無切諫;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一角殘山尚留舊第,應知柏樹有餘馨:楊昌浚題浙江省杭州啟忠祠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成三字獄冤,比岳司勛,最可憐黃口女白頭親,遠戍閩疆兩地,山川埋忠骨;挽六軍心忠,先史閣部,止博得紫泥封丹荔酒,榮施梓里千秋,俎豆奠羈魂:東莞袁崇煥祠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撼山抑何易,撼軍抑何難,原忠魂常鎮荊湖,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千戶起;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奉讜論復興國家,留得乾坤正氣,新猷端自四維張:湖北省武漢岳飛亭聯。
若斯里朱仙不死,知當日金牌北召,三字含冤,定擊碎你這極惡滔天黑心宰相;倘比鄰關聖猶生,見此景鐵騎南鏇,萬民留哭,必保全我那精忠報國赤膽將軍:河南省開封朱仙鎮岳飛廟聯。
平日詩中領略杭州靈氣、西子秀氣、秋瑾英氣、岳飛豪氣,勝地初游添喜氣;今朝湖畔欣聞龍井茶香、金桂飄香、虎跑泉香、靈隱煙香,盛情邀請沁心香:鍾華一先生贈浙江省《杭州日報》社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史策幾千年未有,上繼文宣大聖,下開武穆孤忠,浩氣長存,樹終古彝倫師表;地方數百里之間,西連漢壽舊封,東接益陽故壘,英風宛在,想當年戎馬關山:左宗棠題湖南省常德關帝廟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感泣;墓門淒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兩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清朝彭玉麟題浙江省杭州岳飛墓聯。
東窗毒計,奸人原不足誅,嘆朝列尚多君子,寒蟬結舌,毫未力爭,三字獄成千古恨;河北團兵,義士徒存空想,念汴城何物書生,叩馬狂言,竟能早料,十二牌來萬事灰:許和身題江蘇省泰州岳武穆廟大殿聯。
報國本精忠,治軍嚴法紀,縱金戈鐵馬,為還我河山;只望功名有份,借兩表亮膽披肝,月朗雲飛八千里;尊師緣重道,敬母盡人倫,率良將雄兵,直欲搗黃龍;哪期壯志未酬,竟三字欺天賣地,頭斷心摧十二牌:蕭浪平題河南省湯陰岳飛廟聯。
九十道泓灣,爭銜四望,漾碧波萬頃,浮地搖天,愛翠疊山環,雲迷鶴嶼,漁唱蘭舟,風翻鷗鷺,邑人征旅,何妨暇日春遊。趁紅梅飄馥,綠柳吹綿,且向長天樓瞻月,行吟閣抒懷,繪取東湖畫卷;數千年青史,氣壯三秋,有鴻篇幾頁,沁脾動腑,憶騷吟澤畔,焰烈江潯,祠標武穆,義表女墩,雅賦清祠,須頌人間正道。有辛亥摧枯,紅旗飛漢,更為中華世揮筆,錦鄉圖添彩,高歌古鎮新容:孫天赦題湖北省武漢東湖湖心亭的以岳飛姓名、字號、典故入句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