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尊佛像是現存的奈良時代(公元673--794年)最早的佛像雕塑,作於日本天武天皇十二年(公元685 年),是山田寺講堂的本尊藥師如來金銅像的一部分。1411年的一次大火中,金銅像被燒毀,僅剩下頭部保存完好。
奈良時代與中國唐代的時間基本吻合,這尊佛像的製作時間屬於奈良前期,正逢中國唐代貞觀盛世之後不久。在這一時期,中國唐代文化積極吸取波斯、印度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初唐風格。日本從公元630 年起多次派遣唐使入華,把中國先進的文化帶回了日本。在中國唐代美術的強烈影響下,日本也達到了高度繁榮和成熟的藝術高峰期--奈良美術時期。
這尊佛像屬於從飛鳥時代到奈良前期的過渡期作品,除佛像外形部分保留了飛鳥時代的特點外,面部表情基本符合初唐的佛像審美觀。佛頭的相貌豐滿詳和,天庭飽滿,眉毛細長而略向上挑,一雙丹鳳眼彎成兩道弧線。他的嘴唇豐厚,雙耳下垂,脖子上有兩道肉褶,顯出肉體的豐腴。整個佛像的五官均勻對稱,各部分比例與真人相仿,和中國初唐的佛雕幾乎出於同一公式。
從這尊山田寺佛頭來看,此時期的佛雕已經擺脫了飛鳥時代雕塑作品的概念性、平面性和非寫實性,但過多地抄襲中國唐代雕塑,並沒有和本土文化很好結合,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