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境內有海拔1071.2米的全縣最高山--西大名山和第三大中型水庫--下琴水庫,水資源豐富。龍虎山自然風景區位於屏山鄉東部。2003年,轄9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共123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3602戶,總人口16841人。其中,農業人口15869人(農村勞動力7900人),非農業人口972人。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05公頃,總產量5220噸;蔬菜種植面積41公頃,總產量1381噸;有果園面積56公頃,水果總產量334噸;水產品養殖面積5公頃,總產量97噸;生豬出欄9685頭,年末存欄9600頭;家禽出欄5.85萬羽;肉類總產量970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362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171萬元,財政收入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3元。
屏山鄉旅遊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境內的龍虎山風景區,經過多年建設後,現已升級為著名省級旅遊風景區。仙痕洞、百奄重業洞、布學千年苦丁茶、劉家原始森林等境內諸多極具觀賞性的景點亟待開發。近幾年來,屏山鄉黨委、政府立足旅遊資源優勢,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二級公路過境和“南寧—龍虎山—德天瀑布—靖西大陝谷”線路開通的大好機遇,加快完善了“美食一條街”的建設,並積極做好屏山鄉旅遊景點納入龍虎山旅遊區的宣傳範圍,突出抓好仙痕小溶洞旅遊景區的開發及其招商引資工作。
黨政建設

2、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待遇落實要有新保障。在強化鄉鎮領導幹部工作職責的同時,要將責權利統一平衡起來。一是要落實政治待遇。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把那些政治素質過硬、工作作風優良、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對那些長期默默奉獻在邊遠山區或困難鄉鎮、工作務實進取的領導幹部,要優先調整到條件較好的鄉鎮或縣直科局工作。二是要落實經濟待遇。要從培植財源、引進資金、盤活資產、挖掘新的經濟成長點等方面著手,加大資金調控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鄉鎮幹部的經濟待遇。特別是對邊遠山區、貧困鄉鎮工作的幹部,可考慮由縣財政適當增發特殊崗位津貼,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三是要改善施政環境。上級組織對鄉鎮幹部要“政治上護航不護短、工作上放權不放任”,積極鼓勵鄉鎮幹部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對鄉鎮領導幹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關心、解決;對侮辱、威脅鄉鎮領導幹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依法嚴肅查處,維護其合法權益。
相關措施

屏山鄉“三個化”創建綠色食品原料(茶葉)生產基地
一是茶園種植生態化。茶園種植實行“山頂戴帽、中部系腰、山腳穿鞋”的生態模式,園內套種香樟等珍貴樹種13000餘株;大力推廣“豬-沼-茶”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配備了1部沼液車,目前已在美陽、楊梅等示範片推廣面積830多畝,配套建設沼氣池675立方米,全鄉共有“豬-沼-茶”模式茶園示範片1640多畝。二是茶農素質科技化。聘請三明市勞動局高級講師、福建農林大師生對茶農進行升級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茶農的生產技術水平、質量安全、茶葉品牌創建以及市場行銷意識,全鄉共有茶農500多人次參加培訓。三是生產管理制度化。成立由鄉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環境保護制度、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等,禁止在茶葉生產區內銷售、使用違禁農業投入品,確保茶農使用合格農資產品。
福建省大田縣屏山鄉

鄉黨委政府按照“立足鄉情,發揮高山區域優勢,搶抓機遇,發展高山特色農業,把握重點,做好山田庭院文章”的經濟發展思路。揚高山氣候人文、勞力等資源優勢,積極營造有利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大力發展以高山烏龍茶、毛竹、肉兔、反季節蔬菜等為重點的特色農業經濟。1999年至今相繼引進大方廣茶業公司、大豐羽茶果蔬有限公司、三明時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三家外資企業,從事高山烏龍茶生產。在公司的帶動下,全鄉現有茶園面積8900畝,茶葉初精製加工廠50多家。其產品以香氣醇厚、高山茶韻濃的特性暢銷台灣、香港、上海、浙江等地,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全鄉現有毛竹面積1.3萬畝,肉兔29.08萬隻,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0.89面積,是全縣特色農業經濟的主要產地。特色農業經濟是趨繁榮,與周邊縣、鄉(鎮)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逐年增多。集鎮建設步伐加快,先後完成了集鎮街道建設、自來水擴建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