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3處鄉鎮叫做龍頭山鄉,1、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龍頭山鄉;2、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鄉;3、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龍頭山鄉。
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龍頭山鄉
龍頭山鄉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東南部,東南與玉山縣相連,西界花橋鎮,北毗李宅鄉,總面積 225平方公里,轄暖水、南溪、龍頭、桂湖、東塢、陳坊6個村委會,人口14448人。鄉政府駐地暖水。龍頭山,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位於大茅山麓的“大茅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梧風洞,層巒疊嶂,雲纏霧繞,是有名的避暑勝地,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是“上饒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頭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孕育了文學家祝世祿、德興市第一個支部書記祝炎等名垂史冊的人物。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方誌敏曾在此留下戰鬥的足跡。建於1954年的方誌敏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龍頭山萬寶聚集,境內有落差大的水能;十分豐富的森林資源;儲量巨大並具開發價值的礦產達十幾種,其中以螢石、石灰石、花崗岩為最多。形成“水、木、石”三個支柱產業,現有木材加工企業4家,建設水電站18座,引進螢石採選企業6家,石灰石加工企業2家,花崗岩生產企業4家。資源優勢不斷彰顯,並逐漸轉化為經濟優勢。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利用水利資源和外來資金的合理利用。龍頭山鄉境內已籌建大小水電站十三座,總裝機容量5000千瓦。位於大茅山自然保護區內的梧風洞,山川秀麗,風景優美,夏季氣候涼爽,是避暑觀光的旅遊勝地。位於暖水村的方誌敏紀念館是國家級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境內礦產種類多,金色屬礦資源有金、銀、銅、鐵、鋅、錫、鉛、非金屬礦資源有石英、石灰石、花崗岩、鉀長石、瑩石、石煤、大理石、孔雀石等。儲量較多主要有石英、花崗岩、大理石、瑩石、鐵。已開發的礦種有石英、瑩石、大理石,擬開發的礦種有石英、鐵礦,深度開發的礦種有瑩石、花崗岩。
龍頭山在德興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譜寫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和諧樂章。財政收入逐年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7年,實現招商引資8700萬元,財政收入180萬元。龍頭山鄉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移動、聯通通信、網際網路寬頻、程控電話覆蓋龍頭山鄉;社會事業和諧發展。龍頭山鄉山好、水好、人更好。勤勞、智慧的龍頭山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把龍頭山建設成為德興的水電之鄉,境內已形成了螢石、水電、紅花油茶、生豬、林木加工等特色產業。同時,以博大的胸懷走出去、請進來,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戰略,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努力提高服務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塑造新形象。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鄉
龍頭山鄉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古稱朱提山,境內八寶村樂馬廠歷史上為產銀盛地,早在漢代即為朱提銀的主產地,名馳海內。龍頭山鄉位於魯甸縣西南部,距縣城31公里,東與火德紅鄉、大水井鄉、文屏鎮相連,南與巧家縣包穀垴鄉隔牛欄江相望,西與翠屏鄉相連,北與小寨鄉、鐵廠鄉接壤,通縣油路路徑4 村,是樂紅、翠屏兩鄉至縣城必經之地。總面積1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13米,最低海拔1100米,代表海拔1542米,立體氣候顯著,屬典型乾熱河谷區,年平均氣溫14.7度,無霜期290天,年降雨量700毫米;龍頭山鄉轄龍泉、沿河、沙壩、光明、營盤、八寶、龍井7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50個村民小組,龍頭山鄉有7576戶31962人(農業人口7171,31394人),有漢族、回族、彝族、苗族等7種少數民族。鄉內有集貿市場4個,日成交額在兩千萬元以上;轄區油路長80餘公里,村村通路,龍頭山鄉一半以上的村社已經通路,總里程200餘公里;龍頭山鄉電話普及率65%,行動電話網路覆蓋龍頭山鄉;中學1 所,國小15 所,中學在校生850餘人,國小在校生5600人,適齡兒童98%以上;龍頭山鄉有1 所中心衛生院,7個村衛生室,有醫務人員共80餘人,病床50餘張。龍頭山鄉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鄉內有四個水能發電站和總投資3.6億元正在建設中的紅石岩電站。主要勝產烤菸、辣椒、核桃、花椒、花生、大蒜、蔬菜等經濟作物,辣椒、核桃、大蒜是龍頭山的特色經濟作物。每年向外地銷售辣椒約130噸;核桃仁約150噸;花椒約30噸;大蒜台約200噸;大蒜頭約15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