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口脈

寸口脈是位於手橈骨莖突處定關,關前為寸的一個穴位。

定位

寸口脈:手橈骨莖突處定關,關前為寸。

《素問·五藏別論》王冰次注所云:“氣口,則寸口也,亦謂脈口。以寸口可候氣之盛衰,故云氣口;可以切脈之動靜,故云脈口;皆同取於手魚際之後同身寸之一寸,是則寸口也。”

歷史概念

寸口脈中寸關尺三部脈,是以兩手的橈骨莖突處定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以便三指按切,這是後世醫家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在中國古代,看病切脈,並不單在兩手,據《黃帝內經》記載,診脈有全身遍診法,在臨床套用上,給醫家和患者帶來諸多不便。自《內經》出後,醫家開始將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脈法,進行探索與改革,最早漢代,扁鵲所著《難經》一書中,提出“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難經·一難》)又說:“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由於是扁鵲倡導診脈專取兩手寸口處,並把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這種舉動,得到諸多醫家的贊同。俞曲園說:“蓋扁鵲治病初不以脈,故厭古法之煩重,而專取之手,此在古法則中三部也,扁鵲本以中部包上下二部,今醫家寸關尺所由始也,扁鵲以此為名,而後人仍奉為定法,不亦傎歟”(《疫醫論》)。在臨床診療過程中,也由原先一指切脈(結合觀尺、遍診法),單獨採取二指按診寸口了。

兩漢以後,醫家診脈獨取寸口相習成風,但觀尺遍診法還未完全廢除,因此,張仲景提出:“觀今之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所謂管窺而已”(《傷寒論》自序),雖然張仲景批評當時諸醫家的行為,並創立寸口、人迎、趺陽三種簡易診法,歷代相從者甚少。晉、梁陽泉說:“名醫達脈,求之於寸口三候之間,則得之矣”(《物理論》)。以上看出,由扁鵲所創的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法,給後世的脈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關脈的位置和長度,在《難經·二難》內,已有論述,只是當時有些醫家不甚了解經文原意,直到現今仍如是。關脈在二指指縫處,其長度為一分[1][2],因採用二指按脈,所在位置,無甚明顯的意義,因此,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到了魏晉時期,太醫令王叔和提出:“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脈經·卷一》)。王叔和只言寸尺定位,關脈位置還是說的不具體,使人誤認為一個點,但其位仍在二指指縫間,故近人任應秋說:“‘寸、關、尺’是假設的,就用兩個指拇,也未嘗不可”(《脈學研究十講》)。隋時吳人呂廣注《難經》時說:“脈從關至尺澤”,只有關脈之名,而無關之位。隋·楊上善說:“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太素色脈尺診篇》)。楊氏把尺作尺膚診,又作尺部脈解。從這裡可以看出,診尺膚法逐步被尺脈代替了。楊氏又說:“從尺澤至關,此為尺分也,分尺之下,關後一寸動脈,以為診候尺脈之部也”。說明六朝時期,醫家臨診不再觀尺膚了,寸口切脈法,已由原先的一指,普遍採用二指按切了。楊上善在經文“按尺寸,觀浮沉滑沚而知病所生”句下注文說:“依此大經,竟無關部,關者,尺寸分處,關自無地”(《黃帝內經太素·卷三》)。這是楊氏把“按尺膚、診寸口”兩法,誤為寸口脈中的“尺、寸”兩部,故自怨“依此大經,竟無關部”,楊氏下文引《難經》句又說:“但關脈不得言無,然是尺寸分處,自無其地,脾脈在中,有病寄見尺寸兩間。至下經之中,具言是非也”(卷三·篇目缺)。楊氏以《難經》為據,結合以二指按寸尺二脈,當時是很難體會到關脈的真義所在。由隋到唐,孫思邈在著《千金要方》中,遵《脈經》之意,仍把寸口作為寸部,寸部在腕後高骨,從寸部到尺澤為尺部,尺寸之間分界處為關,關的位置仍說的模糊不清。

到了宋代,北宋高陽生托王叔和著《脈訣》說:“掌後高骨號為關,骨下關脈形宛然”,甚得《脈經》要義,但諸多醫家認為“文詞淺鄙”,甚至“委棄而羞言之”,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對於寸口三部脈的定位,還是紛說不一,如宋·趙彥衛說:“手掌後高骨下為寸,寸下為關,關下為尺”(《雲麓漫鈔》)。趙氏以“高骨下為寸”,“下”可作“後”字解,此種說法也不為眾醫家所認可。但在實際套用當中,有的醫家已有原先二指,展拓為三指按脈了,並逐漸認識到,關脈不但有其名,而且它還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南宋時期,朱熹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朱氏說:“所謂關者,多不明,竊議病者之臂有長短,醫者三指有肥瘠,而寸關尺必確有其處。《千金方》云:‘寸口之處,其骨自高’。惟俗傳《脈訣》,辭最譾陋,非叔和之書,而要能指高骨為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似得叔和之旨,余非精於斯道者,錄之以待博識者”(《跋郭長陽傷寒補亡論》)。經朱熹這一跋後,後世醫家才恍然而悟,有了清晰的看法,長時期的爭執停止了,寸口脈中寸關尺三部的定位得到確立並給予它足夠的重視。到了明代,名醫李時珍說:“掌後高骨是謂關上,關前為陽(寸),關後為陰(尺)”。清代,葉子雨亦說:“魚際為寸,太淵之高骨為關,經渠為尺,《內經》無關部,至《難經》始提出,並以此三部分為九候”。現代醫家及諸多醫書,多是這個觀點,從此以後,寸口脈中寸關尺三部的定位,在認識和套用上得到了統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