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寸口診法

人迎寸口診法,是對人迎和寸口脈象相互參照,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該診法出自《靈樞·終始》:“持其脈口(寸口)人迎,以知陰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

寸口主要反映內臟的情況,人迎(頸總動脈)主要反映體表情況,這二處脈象是相應的,來去大小亦相一致。按照《內經》的認識,在正常情況下,春季人迎脈稍大於寸口脈;秋冬季寸口脈稍大於人迎脈。如果人迎脈大於寸口脈一倍、二倍、三倍時,疾病由表入里,並說明表邪盛為主,如人迎脈大於寸口脈四倍者名為‘外格’,大而數者是危重的證候。反之,寸口脈大於人迎脈一倍、二倍、三倍時,為寒邪在里,或內臟陽虛,寸口脈四倍於人迎脈者名為‘內關’,大而數者亦為危重徵象。

人迎寸口診法是用二部相互參照來進行診斷,它比遍診法簡單。

《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保存脈學內容最豐富的古代醫學經典。有關脈學理論及診脈方法的專論,就有《玉版論要》、《脈要精微論》、《平人氣象論》、《玉機真髒論》、《三部九候論》、《論疾診尺》等篇,內容涉及脈診方法、時間、部位及脈學的生理、病理變化等許多方面,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脈學水平。關於診脈的部位和方法,記有“十二經診法”、“三部九候遍診法”、“人迎寸口診法”、“尺寸診法”,以及“尺膚診”、“色脈診”、“色脈尺診”與色診相結合的診法等。

《內經》中“人迎寸口對比診脈法”,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及《靈樞經》中《終始》篇、《經脈》篇、《脈度》篇、《四時氣》篇、《寒熱病》篇、《禁服》篇、《五色》篇等經文中,但是臨床觀察欠盡合理。

結合現代解剖學的觀點,人迎脈即頸總動脈,寸口脈即橈動脈,一般情況下,無論從解剖管徑、血管的充盈度,還是脈搏跳動力量、血液流量,頸動脈是大於橈動脈的。如此說來,寸口脈是不能大於人迎脈的,而“人迎與寸口對比診法”說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者等,本身合理否?對此古今學者早已發現了這個問題。如

清·何夢瑤《醫碥·卷之五·四診\切脈·人迎氣口》記載:“結喉旁人迎脈,怕大於兩手寸口脈數倍,從無寸口反大於人迎者。”

時賢胡天雄先生《素問補識》云:“正常人迎之脈,本來就大於寸口,《經脈》、《禁服》等篇所說的彼此大小几倍,寸口脈一般是不會大於人迎的。……理論上雖如此說,但事實上盛大幾倍,並無客觀標準。……徒然把事實上並不存在的東西,死死抱住不放,是沒有意義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