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寶雲塔位於河北省衡水市境內。寶雲塔為磚木結構,高35米,底座周長25.6米。第一層的南面有一拱券佛龕,龕里原有一尊石雕蓮花坐佛。另在塔頂有一葫蘆形塔剎。與景縣舍利塔不同的是,塔的各層建築風格各異,或為鴛鴦斗拱,或為梅花斗拱等。全塔成九層八面棱錐體,雄渾古樸,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建築才能。
建築結構
![寶雲塔](/img/5/a27/nBnauM3X4AjN1MTN1gzN2kDOxITM0IDNzcTMwADMwAzMxAzL4c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塔的第一層,雙層塔檐,並在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券門。第二層東面和西面開有券門,第三層又是南北各有一券門,到第四層以上,則四面各有一門。由底層至第七層,塔內有磚階盤鏇而上,但塔底部為穿心式,在塔內拾級而上,可到二、三、四層,每上一層,必須由塔外沿塔檐轉半圈後,從另一券門進入塔內。若要再上一層時,仍需從券門走出塔外,轉半圈進入塔內……以這種形式,攀援登塔,不知出於何種設計原理,但身臨其境,頗有驚險之感。身在塔外,方圓數十里內,雖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但,貼塔而行,塔檐雖也是二尺多寬,仍然心中惴惴不安,直到下到塔底,才輕舒一口氣,慶幸安全落地。不過,一種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塔的第五層以上,為空筒式,在塔內拾級而上,無須步出塔外。塔的第五層擁有四個朝向的券門,被當地人稱為“四天門”。
登塔方式
最快捷的登塔方式換而言之就是轉1/4圈即可進行下一層的攀登。順序為:第一層向左手邊轉,第二層向右手邊轉,第三層向右手邊轉,第四層向右手邊轉,拾級而上,其餘都是從內部登塔。
歷史淵源
![寶雲塔](/img/d/7c6/nBnauM3XxczM0IjN3kzM5ITOzQTMxMDOyQzNyQTNwAzMxAzL5M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關於寶雲塔始建於何代,史書所載各異,有說建於隋朝的,有說建於唐朝的,多年來一直未能確定。1980年5月30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張馭寰教授等三人,對寶雲塔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一、二層塔檐的“批竹頭”、“方形圓開”的券門等建造形式看,確屬唐代建築風格,而三層以上的座、檐及雕刻的窗欞等又是明顯的宋代建築特點。所以鑑定為北宋初期所建。
寺內景點
![寶雲塔](/img/6/5e3/nBnauM3X0IzNzMDO2gzM5ITOzQTMxMDOyQzNyQTNwAzMxAzL4M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寶雲寺位於衡水市區西南部。碑石記載始建於隋,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此處已有寺廟。相傳,在其鼎盛之時,“寺域廣占三十畝,殿堂多有近百座,樵樓鐘聲驚千里,成年累月擁香客”。
八面稜錐體磚木結構塔
寶雲寺內有一塔,高36.5米,塔體為八面稜錐體磚木結構,自四層以上四面有門,塔的各層建築風格各異,或成鴛鴦斗拱,或成梅花斗拱,雄渾古樸,氣勢磅礴。若登塔頂,需有一定的勇氣,因為每登一層都要繞塔沿半圈,找到另一側的入口。
千年不死草
來寺內一游,摸一摸“千年不死草”,感受一下歷史的滄桑,也不啻是一種享受。“千年不死草”屬蘭科,又叫馬藺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寺內這株是由唐朝大詩人王之渙所栽。唐開元二年,26歲的王之渙深得宰相張九齡賞識,並被推薦到當時的衡水縣當主簿。臨別,見相爺府前有墩馬藺草,觸景生情,遂向相爺說:此草不貪肥水,千載永綠。賢明的相爺既然信任我,學生也一定要像這無所貪圖的馬藺草,在為國為民的仕途上,不怕風霜,永持文人的正義本色。並討得幾棵栽于衡水,留得千古佳話。
保護現狀
![寶雲塔](/img/6/51e/nBnauM3X0IDOxADN1AzM5IDOwUTM4ADO3gzM0QTNwAzMxAzLw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修復
2014年11月,已修復完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寶雲塔及其景區正式對遊客開放
交通提示
自駕車可於市區沿人民路西行至寶雲街,南行即到。也可於火車站乘23路公共汽車舊城站下車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