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大草原深處的一座五代時期的墓葬中發現一幅“楊貴妃教鸚鵡圖”壁畫,1000多年前繪製的壁畫,如今依然燦爛如新,熠熠生輝。寶山古墓位於阿旗東沙布鄉寶山村一處幽靜的草原。村民在灌溉農田時無意發現。是迄今為止紀年遼代最早的契丹貴族墓葬。據當地老年人講,老一輩口語相傳他們就是守墓者的後人,但因年代久遠,已經不知墓室的具體方位。大躍進時,村民挖大口井,曾經在附近掘出一對石門,有人意圖打開古墓,但忌憚墓道機關遍布作罷。這一契丹文化瑰寶才得以保存至今重見天日。
考古工作者對寶山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從墓中出土的題記中得知,墓主人是一位名叫蘇娘的貴婦,其身份為契丹“大少君夫人”,葬於公元923年。墓室內部極盡華麗,石砌房屋高1.96米、寬2.45米,石室牆壁的內外及天井上都繪滿了壁畫,壁畫中重要人物所佩的飾件,都用純金打制的薄片鑲嵌,歷經千餘年仍然閃閃發光。
壁畫詳情
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藏文物有2133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3件,二級文物8件。寶山壁畫是引人注目的昂貴文物。此壁畫發現於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鄉境內。1994年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這裡的山水秀美、林草茂盛,寶山壁畫墓被挖據後,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和日、美、德、加、英、韓國的文物專家專程來此進行過文物考察,舉辦過文物研討會,對寶山壁畫給予高度的評價。寶山壁畫位於寶山古墓內 ,內壁、外壁及頂部均繪有壁畫。在內壁四面牆壁中,東壁石門兩側為二仆傭圖像,西壁為牡丹圖,南北兩壁為“以傳說故事為題材的畫面” 。其中“牽馬圖、降真圖、高逸圖、廳堂圖、寄錦圖、使仆圖、史仆圖”等,畫面或寫實,或渲染,著色艷麗,技法高潮,集渾厚與細膩、素雅與濃艷、寫實與誇張於一體,既保留了典型的唐代繪畫藝術風格,又反映出五代時期的新變化,系統地展現了遼初繪畫藝術成就,對歇示遼初社會面貌及探討晚唐繪畫藝術有很大價值。壁畫中反映的建築、園林、家具、陳設、服飾等均包含鮮明的時代特點,是相關研究的珍貴史料。
藝術評價
墓地經多次盜掘,隨葬品所余無幾,但墓室與墓內石房的大量壁畫保留相當完好。其中2號墓石房內南、北壁的兩組壁畫尤其引人注目。2號墓墓主為一成年女性,據整理者推測可能為1號墓墓主“大少君次子德勤”的長輩即“大少君夫人之一”下葬時間略晚於1號墓墓主,約在天贊二年(923年)之後不久。石房緊貼墓室後壁起建,內進深2.7、寬2.45、高1.96米。東壁中部為兩扇對開石門,四壁及頂磨光內壁、外壁及頂部均繪有壁畫。在內壁四面牆壁中,東壁石門兩側為二仆傭圖像。西壁為牡丹圖,南北兩壁為“以傳說故事為題材的畫面。
寶山壁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楊貴妃教鸚鵡圖》。該畫高0.7米、寬2.3米,用於筆重彩繪製,最突出的表現了晚唐風格。唐代擅長繪貴婦仕女的大師周昉繪製了《楊貴妃教鸚鵡圖》,不僅享譽中原,而且還影響全國各地。發現於阿旗寶山古墓里的這幅畫,就是契丹人聘請中原畫家按照周氏風格繪製的, 技法深得周氏畫風的真傳。在唐人真跡稀如星風的今天,能夠從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畫的傑出成就,堪稱美術史研究的辛事。這幅壁畫現今保存在阿魯科爾沁旗博物館,歷經千年,恍如新繪,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赤峰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是舉世聞名的紅山文化、契丹遼文化的發祥地,現有各類歷史文化遺址68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
景點 | 烏蘭布統旅遊區 | 響水玉瀑 | 遼中京遺址 | 阿斯哈圖石林 | 罕山自然風光 | 寶山壁畫 | 巴拉奇如德廟 | 巴彥花水上樂園 | 百興圖自然風景區 | 達拉哈旅遊區 | 達里諾爾湖 | 大明塔 | 梵宗寺 | 根丕廟 | 後召廟遼石窟寺 | 薈福寺 | 江慶州城遺址 | 喀喇沁旗王府 | 遼慶陵 | 遼上京城遺址 | 遼太祖陵 | 遼祖州城遺址 | 靈悅寺 | 龍泉寺石獅 | 奈曼王府 | 釋迦佛舍利塔 | 興源寺 | 耶律羽之墓群 | 勃隆克沙漠旅遊區 | 赤峰紅山公園旅遊景區 | 龍泉寺 | 曼陀山莊 | 榮憲公主墓 | 城子山遺址 | 大井古銅礦遺址 | 應昌路故城遺址 | 寶山罕蘇木墓群 | 烏素圖森林 | 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 |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生物圈保護區 |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 內蒙古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內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 大黑山自然保護區 | 布日敦沙漠旅遊區 | 巴林右旗巴林蒙古部落 | 達里湖 | 赤峰植物園 | 巴林左旗召廟 | 翁牛特旗紅山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