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客家歷史上經過多次遷徙。第一次遷徙,是由於北方“五胡亂華”引起的,時間跨度從西晉末(公元317年)至隋、唐。為了避亂,中原漢民南遷至江淮南北離中原尚近的地方,亦有一部分已進入今江西鄱陽湖區域及贛江流域。
第二次遷徙,是由於唐末黃巢起義影響以及契丹(遼)、女真(金)入擊中原引起北宋王朝帝都向江南搬遷,大批中原漢人隨之南遷,時贛南山區已住進大批客民,閩西南、粵東北一帶山區也進入大批客人。
第三次遷徙,時間從南宋建立(1127年),至明朝滅亡、清朝初建時。這段時間,中原為金所占領,百萬漢人南移,時贛南人口暴滿,客家人(包括新、舊南下漢人)西向入閩,汀州在宋元之際成為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地區。從南宋末至元朝以後,由於蒙古人南下,大批客民又由閩遷粵,於是梅州成為客家新的聚居中心。贛閩粵交界贛江、汀江、梅江之三江流域的山區成為“客家大本營”,人戶以南下漢人為主,語言通行客家話,中原風俗也在此盛行,與當地居民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一個獨特的族群即客家民系。
第四次遷徙是從閩粵贛邊客家大本營向諸邊遷移,時間在明末清初,時客民多從梅州、汀州等地遷往粵中、粵西、粵海濱地區和桂、湘、川、台等地,形成客家分布全國許多地區的格局。也有一部分梅州客民回遷贛南,使當地產生新客老客之分。
第五次遷徙,時間在19世紀中葉起及其以後,清鹹豐年間(1851~1864)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參與太平天國運動的客家人怕受到株連,又受廣東西部土客械鬥的影響,因此再次遷移,一部分已向海外南洋各國各地遷徙。
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多為古代中原望族,因逃避戰亂而南遷,“唐代衣冠漢時裝”,民風與古代中原漢族一脈相承,1000多年前中原地區的語言、習俗、信仰、崇文尚武的風氣以及民居建築等自然狀態的構成要素在梅州都可以找到遺傳。
客家多次遷徙,儘管有多種原因,但主要還是政治原因,為了生存,客家人別無選擇,那怕進入環境惡劣的山區去開山辟嶺,那怕離妻別子漂洋過海去那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邦也在所不懼。由於不斷遷徙,客家人不為人們意志轉移地形成許多特點,如群居團結、家庭民主、婦女參加勞動、尊老愛幼、吃苦耐勞、開拓進取、愛國愛鄉等,加上客家人保留和發揚中原華夏文化的各種優秀傳統和美德。人們把上述特點稱為“客家精神”,這是客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客家文化有如下三個特徵:一是保留較豐富、較完整的漢民族傳統文化,包括語言文學、治國興家主張和思想、忠孝節義的禮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體現出它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精神的繼承。二是在不斷遷徙過程中形成吃苦堅強、開拓進取和合群團結的精神。由於客家人被迫不斷遷徙,由北至南,後又遷居全國乃至世界五大洲各地,在環境的壓迫下形成了“客家精神”。三是具有多元性質,特別是留下不少南方古越族(主要是畲、瑤)的文化軌跡,也滲透某些東南亞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成分。獨具一格而又絢麗多采的客家文化是中原華夏文化與南方畲瑤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吸收。最後融合而產生的。客家精神是從客家人不斷遷徙中長期錘鍊出來的,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客家民俗
傳統客家男人多穿中國古代傳統服飾,即企領對襟衫,寬腳交頭褲。布質粗細因人有別,色多黃、白、灰、藍,海外華僑今仍稱為“唐裝”。婦女服飾是企領式窄袖大襟衫,寬腳交頭褲,佩戴頭裙。頭裙製作精美,四周飾以花邊,中間用彩色絲線刺繡花鳥圖案,扎在頭上作頭巾,可防曬、禦寒,系在胸前作圍裙,幹活時可防髒,趕圩購物時,還可用來作包裹,既是美的裝飾,又是十分實用的生活用物。中青年婦女服裝多時興淺藍色,老年婦女則喜灰黑和深藍色。客家婦女服飾既具中原遺風又具有南方民女特色。幼兒衣服多為系帶交襟衫,戴虎頭帽,著虎頭鞋,不論春夏秋冬,都要系一塊三角形“肚搭”,用以護臍,防禦風寒。男女老少平時在家多赤足,冷天、雨天穿木屐或布質繡花(或串珠)拖鞋,上山、出遠門則穿布草鞋或圓口布質便鞋。
梅州客家人日常生活十分節儉,平時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主食是大米,輔以甘薯、木薯、芋、粟、小麥、蠶豆等。過去有“糠菜半年糧”之謂。平時所食菜餚為醃鹹菜、苦脈、番薯葉及鹹菜乾,鄉村幾乎家家有。醃鹹菜、鹹菜乾、蘿蔔乾,一年四季都有,稱為“長菜”。逢年過節或喜慶之日,則菜餚講究,少不了“三牲”(雞、魚、肉)、甜粄、老黃酒。節日食品各地均有特色,如大埔老鼠粄(又稱珍珠粄)、筍粄、鴨松羹,梅縣味酵粄、煎芋丸,煎圓子,煎饊子,平遠黃粄,蕉嶺鍋篤粄等較出名。此外各地均有糍粑、粽子、蘿蔔粄等。喜事宴請上席時興“八大碗”、“十二大碗”,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是鹽焗雞,釀豆腐,黃酒雞,捶丸、鯇丸。風味特點是:講究色、香、味,偏重肥、鹹、燒。總之,客家飲食風俗特色是與他們常年居住山區的生活相聯繫的。
梅州客家人的傳統居住習慣,多就耕地附近或傍山闢土建屋,聚族而居。往往一個族姓數十戶或數百戶人家自成村落。民居建築的風俗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所變化。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築是“圍龍屋”,這種屋式曾被中外建築學界譽為中國五大民居建築特色之一(即北京四合院、陝北窯洞、粵東客家圍龍屋、廣西乾欄式、雲南竹樓)。“圍龍屋”是中國古代中原一種府第建築形式的發展,是當時中原漢族較先進的“抬梁式”、“穿斗室”的混合結構工藝。建築圍龍屋講究地段,平面布局要求以子午線為中軸,左右對稱。屋式結構一般為“三堂二橫一圍龍”,屋中有龍廳、化胎、上堂、中堂、下堂、天階(天井)、南北廳、花廳、門廊、後廊、伸手廊、正堂間、橫屋間、圍龍間、浴室、廚房等。房屋正中為大門,兩側為小門(側門),沿左右側門進去為橫屋,再由兩邊橫屋向後伸延成半月形。在後堂背面與圍屋之間要堆築一座高於前面屋基的半球形斜坡,俗稱“花胎”,花胎面上砌鵝卵石或鋪以草皮或花草,類似後花園,屋門前都有一個寬敞的門坪,門坪前面挖一口半月形池塘。圍龍後面種植樹木,俗稱“風圍樹”。房屋建築不論城鄉皆為石灰磚牆瓦面。圍龍屋絕大多數是單圍龍,還有雙圍龍和多圍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