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拉丁名稱:Parepigynum funingense Tsiang et P.T.Li分布量:世界:1種;中國:1種
引種狀況:非引種
繁殖培育:富寧藤的繁殖培育是播種繁殖。
瀕危等級: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簡介
富寧藤產於中國雲南、貴州。粗壯藤本;葉對生,花排成頂生或腋生的傘房花序式聚傘花序;花萼5深裂,基部有腺體;花冠淺高腳碟狀,冠管內面雄蕊背後的管壁上具倒生剛毛,裂片向左覆蓋;雄蕊著生於花冠管的近基部;花葯箭頭狀,基部有距;花盤肉質,5深裂,裂片將子房全部包圍;心皮2,子房半下位,每個心皮具多個胚珠。蓇葖2枚合生,成熟時上部開裂;種子頂端有短而闊的喙,沿喙圍生黃白色種毛。富寧藤是夾竹桃科攀援灌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單葉對生,全緣。花5基數,萼片雙蓋覆瓦狀排列,內有腺體;管狀花冠,裂片扭轉卷疊式;雄蕊生於花冠管上,花葯與柱頭分離或粘生,花粉為單花粉,稀四合花粉;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稀半下位,2 室。果實高度分化,為蓇葖果;種子有種毛。富寧藤是夾竹桃科的特有品種。
化學成分
從夾竹桃科植物富寧藤的地上部分分離得到六個強心苷(化合物1-6),分別被命名為funingenosides(B,E,F,G,H,I),它們中的五個是新化合物(化合物2-6)。這些強心苷分別帶有兩類特別的苷元(funingenin A[2a]and B)。套用矽膠、反向材料、葡聚糖凝膠、大孔樹脂、HPLC等多種分離材料和分離技術,結合現代波譜分析和化學方法,從中分離鑑定了102個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56個。化合物結構類型涉及強心苷、三萜皂苷、倍半萜、甾體、黃酮、山酮、糖酯等。從富寧藤植物中分離得到了一系列E-環為五元環飽和內酯環的強心苷類化合物。二氫強心苷在夾竹桃科曾分離得到6個,在一個植物中分離到如此多的二氫強心苷尚屬首次。對其中一類二氫強心苷C(20)差向異構體進行了分離。朱華結研究員用量子化學方法計算了其中一個異構體的內能面(PES)及一對異構體的相關C的化學位移差值,證明了此類異構體為構型異構體。習性分布
地理分布:分布於雲南、貴州、甘肅、生於海拔1100~1600處的林內。主要生長於雲南富寧、馬關、麻栗坡、西疇等縣。
生長習性:富寧藤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海拔下限:1000米 ;海拔上限:1800 米。產地屬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區。富寧藤適合生長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多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濕潤、肥沃的環境。
形態特徵
富寧藤屬大型木質攀緣藤本,單種屬植物。除花序及幼嫩部分被毛外,全株無毛。葉對生,矩圓狀橢圓形,長8~14厘米,寬2.5~4.5厘米;側脈疏距,每邊10~13條。聚傘花序傘房狀,頂生及腋生;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黃色,短高腳碟狀,花冠裂片5枚,向左覆蓋;雄蕊5枚,著生花冠筒近基部,花葯箭頭狀,背後花冠筒上具倒生剛毛;花盤肉質,5深裂,裂片近四方形;子房半下位,由2個心皮組成,每心皮具多個胚珠。蓇葖果2枚,合生,成熟時上部裂開,基部仍然合生,狹披針形,長14~18厘米,直徑1.5厘米;種子條狀矩圓形,長2~3厘米,直徑2~6毫米,棕褐色,頂端具寬喙,沿喙圍生黃白色種毛,種毛長2厘米。毒性
富寧藤是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葉、皮、根有毒。新鮮樹皮的毒性比葉強,乾燥後毒性減弱,花的毒性較弱。人中毒後初期以胃腸道症狀為主,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進而出現心臟症狀,有心悸、脈搏細慢不齊、期前收縮,心電圖具有竇性心動徐緩、房室傳導阻滯、室性或房性心動過速,神經系統症狀尚有流涎、眩暈、嗜睡、四肢麻木。嚴重者瞳孔散大、血便、昏睡、抽搐死亡。動物中毒症狀與之類似,牛中毒後,重者皮膚冷厥、瞳孔散大、食慾及反芻停止、心悸亢進、下痢、脈速、突然死亡。富寧藤的毒性會直接刺激心肌,使收縮力增強,引起心室額外收縮或心室纖維性顫動,房室傳導阻滯。富寧藤的毒性會興奮延髓中樞,使迷走神經作用亢進,從而使心搏減慢、心肌緊張力遞增,導致竇性心律不齊,形成不完全或完全的心傳導阻滯,心跳驟停。富寧藤的毒性會刺激腸、胃、子宮平滑肌收縮,引起噁心、嘔吐、腹痛及流產等。啤.增強血管收縮,使小毛細血管充血以至出血,尤其是內臟,常呈殷紅色。
用途
富寧藤的花和葉均美麗,適於溫暖地區栽植觀賞,可用於庭園棚架、枯樹等的攀援覆蓋。富寧藤含有糖甙等多種物質,花含、甙元、桃甙等成分。具有顯著的強心利尿、發汗催吐和鎮痛作用,效果與洋地黃相似,屬於慢性強心甙類藥物。富寧藤有毒,可用於治療心臟病、心力衰竭、經閉,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富寧藤的環保作用是有抗煙霧、抗灰塵、抗毒物和淨化空氣、保護環境的能力。富寧藤對人體有毒,但對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抵抗作用。
植物之夾竹桃科
夾竹桃科是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的一個科,其模式屬為羅布麻屬(Apocynum)。有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大約有250屬2000餘種,主要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