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通考》

《文獻通考》

《文獻通考》,簡稱《通考》,馬端臨編撰。從上古到宋朝寧宗時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繼《通典》、《通志》之後,規模最大的一部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稱“三通”。公元837年4月29日,《文獻通考》客星欄記錄到一顆發生在雙子座的新星。

基本信息

"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有考焉"
《文獻通考》,是宋元時代著名學者馬端臨的重要著作。馬端臨,字貴與,江西樂平人,生於南宋理宗寶祐二年(1254年),卒於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宋史》和《元史》都沒有給予他立傳,《通考·自序》也沒有敘述事跡。《南宋書》和《新元史》中雖有傳,但記事十分簡單。所幸《通考》的《進書表》和《抄白》以及清初修的《樂平縣誌》中保存了幾點有關的材料,大致可知他是南宋後期宰相馬廷鸞的仲子,以蔭補承事郎,曾漕試第一。廷鸞為人正直,不肯附和姦相賈似道,鹹淳九年(1273年)被迫辭職,居家1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去世。廷鸞曾任史官,家中極富藏書。馬端臨隨其父家居,讀書頗廣。父親去世後,他曾短期間內出任慈湖書院、柯山書院院長、教授及台州路學教授等學職,一生主要時間都在家鄉隱居著書。縣誌本傳稱他"門弟甚眾,有所論辯,吐言如泉涌,聞者必有得而返。"可知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端臨在其34歲左右時,即開始其著書工作。而《文獻通考》的編寫用時20餘年。李謹思《通考序》稱全書著成於丁未之歲,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馬氏是年54歲。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其書被一位道士訪得,次年奏之於朝。至治二年(1322年)官家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刊成。
《文獻通考》全書分為24門,348卷。自《經籍》至《物異》等5門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門均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書的內容起自上古,終於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就其體例與內容來看,實為《通典》的擴大與續作,這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本書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為基礎,並進行適當補充。中唐以後則是馬端臨廣收博採的結果,尤其是宋代部分,當時《宋史》尚未成書,而馬氏所見到的宋代史料最豐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為《宋史》所無者。取材廣博,網羅宏富,可以說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此外,《通典》以《食貨》為首,說明杜佑對國家經濟的重視;鄭樵《通志》移之於《選舉》、《刑法》之後;而馬端臨更將之列於全書之首,且增加為8門之多,可知馬氏對經濟的重視更超過杜氏、鄭氏。《通典》之《禮典》100卷,占去全書1/2,而《通考》之《社郊考》則3門才60卷,不及全書1/5。又《兵考》一門,詳列古今兵制沿革,使《兵典》只敘用兵方法的偏差得到改正。這些都是《通考》的優點。
馬端臨是古代進步的史學家之一,他發展了杜佑所創立的新史書體裁,即以事類為中心敘述歷史發展的典志體,又推進了鄭樵所倡導的會通之義。《通考》與《通典》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擴大和提高;《通考》與《通志》相比,《通志》只做到舊史書的粗略總和,《通考》則予以重新組織,表達了若干新思想、新看法。如商鞅變法和楊炎的兩稅法,對古代封建社會發展均具有重大作用,馬氏明確指明其重要歷史意義,而不因自己對二人的否定態度而否定其經濟政策。又如五代時期,參加過唐末農民起義的張全義,對恢復洛陽一帶經濟生產起過有利作用,歐陽修作《五代史記》,因他出身於"群盜",僅略記數語。而馬端臨不僅詳記其事,而且加按語云:"全義本出'群盜',乃能勸農力本,生聚教誨,使荒墟為富實。觀其規劃,雖五季之君號為有志於民者,所不如也。賢哉!"作了有力的頌揚。
馬氏著此《通考》,在《自序》中反覆說明,一方面為續補杜佑《通典》天寶以後之事跡,一方面要配補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略如紀傳體史書中的紀和志。總起來說,是使"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有考焉"。這就形成了這部書的消極面,雖有同情人民之處,但主要是為統治階級立言。又因全書規模宏大,某些部門便容易失於疏略,如《職官考》全錄《通典》之文,於五代部分則敘述廖廖;又如《經籍考》內容雖豐富,而主要依據不出於晁公武、陳振孫二家,自不能完備;《輿地考》多本於歐陽忞《輿地廣紀》一書,無甚訂補。
因此,歷代學者對二書的看法是:《通典》以精密見稱,《通考》以博通見長,各有獨到之處,應互相參證而不可偏廢。
《四庫提要》論之云:"大抵門類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條分縷析,使稽古者可以案類而考。又其所載宋制最詳,多《宋史》各志所未備,案語亦多能貫穿古今,折衷至當。雖稍遜《通典》之簡嚴,而詳贍實為過之,非鄭樵《通志》所及也。"
《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三書都以貫通古今為主旨,又都以"通"字為書名,故後人合之稱為"三通"。"三通"在中國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行的刻本為清乾隆年間在武英殿校刊的三通合刻本,附有考證,其後復刻者多以此為底本,重要者為江西崇仁謝氏及浙江書局等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