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簡介
組成
茯苓(去黑皮) 茯神(去木)各30克 琥珀(別研) 龍齒 阿膠(炙令燥) 牛黃(別研) 真珠(別研) 犀角(鎊) 龍腦(別研) 麝香(別研)各15克 天南星(牛膽內匱者) 甘草(炙,銼)各45克 遠志(去心)7.5克 金箔30片(為衣) 銀箔20片(研入藥) 菖蒲 酸棗仁(炒) 天竺黃(別研) 人參各23克 虎睛1對(酥炙) 丹砂(別研)120克 龍膽3.7克 雄黃(別研)60克 蘇合香30克 安息香60克(同蘇合香以酒30Q毫升研化,澄去砂腳,熬成膏)
製法
以上十五味,除蟲白蠟外,硃砂、琥珀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參等十二味粉碎成細粉,將蟲白蠟銼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90~ 100g製成大蜜丸;或加煉蜜30~ 40g 與適量的水泛丸,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辛。
用法
上藥二十五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末,和勻,以安息香膏,同煉蜜和丸,如雞頭子大。每服1丸,早、晚食後及臨臥時用麝香湯化下。主治
心虛憂愁不樂,驚悸心忪,恍惚忘誤,神情不寧。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或淡棕色,直徑 4~ 6μm 。聯結乳管直徑12~15μm ,含細小顆粒狀物。內種皮細胞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或類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較厚,孔溝細密,胞腔含暗棕色物。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 薄壁細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的斜向交錯紋理。草酸鈣針晶成束或散在,長24~ 50μm 。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其周圍薄壁細胞常布滿方晶。不規則碎塊具玻璃樣光澤,淡黃色或棕黃色,透明或半透明,側面可見層紋。不規則細小顆粒暗棕紅色,有光澤,邊緣暗黑色。
藥方的來源
詞語含義:比喻能使思想、情緒安定下來的言論或行動。
人們在談笑之中,經常用“定心丸”一詞,恐怕許多人都把它視為戲言。殊不知“定心丸”古實有之,它還是明代軍中的必備之藥呢!
古代的戰爭是很殘酷的刀光劍影,人叫馬嘶,一場激戰下來,傷員很多。受了戰傷,痛苦自不必言,那生死搏鬥的場景,則足以使人心有餘悸。所以要治好戰傷,有個起碼的條件,首先要恢覆信心,要心神安定。於是人們就專門配製了用於安定心神的丸藥,取名“定心丸”。
明朝末年茅元儀所輯的《武備志》中,記載一種定心丸的配方,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黃、辰砂各等份,母丁洋減半。”其中的木香可解痙、抗菌;硼砂可解毒,防腐;焰硝可解毒消腫;沉香可治嘔吐呃逆,胸腹脹痛;甘草可鎮痛,抗驚煩;雄黃可治破傷風、驚癇;辰砂可治癲狂、驚悸、腫毒、瘡瘍。這幾味藥合煉為丸,其功效可想而知。
中藥方劑之定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