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其短

學其短

《學其短》是鍾叔河所寫的作品,2004年5月1日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既名“學其短”,對“學”的對象自然也要尊重,力求不讀或少讀錯。在這方面, 自問也是盡了力的,不過將“貶謫”釋讀成“下放”的情況恐仍難免。雖然有好心的人提醒,貶謫是專制朝廷打擊人才的措施,下放是黨和人民培養幹部的德政,不宜相提並論。

念樓學短》收文一百九十篇,本書收文三百一十六篇,二者並無重複。從一九九一年起,作者在報刊上發表的五百來篇“學其短”小文,全都收在這兩本書里了。

作者簡介

鍾叔河 主要著作《走向世界》、《從東方到西方》、《書前書後》、《偶然集》、《念樓集》、《周作人兒童雜事詩箋釋》。

目錄

第一分

死不害於人

為舊君反服

沐浴佩玉

殺人有禮

杞梁妻

苛政猛於虎

善頌善禱

孔子葬狗

毋失其為敵

面具八百枚

墓誌增字

不了事漢

李和炒栗

名字偏旁

泥孩兒

放火三日

無憂洞

外後日

白氏女奴

近仁鮮仁

未必不平則鳴

逢君之惡

開國之君用詐

李陵蘇武詩

城狐社鼠

朱雀之門

不油裡面

員外郎

願早就木

東坡畫扇

九里松題字

只相公不要錢

一肢皮不合時宜

必日嗚呼

爭閒氣

淘鵝

番狗

竹鼬

……

笛聲

河南蝗蟲

術士

葉公墳

呂叔簡語

夫妻合印

兒女讀書

第二分

吮疽

為姊作粥

何為炳燭

《循吏列傳》序

各有所得

畫飛鳥

祭屬官房君

言箴

告將許越成

第三分

請從會稽之誅

勸文種去越

疲倦欲死

見手跡歡喜

九日當採菊不

幸毋相忘

小巫見大巫

藝由己立

厚葬無益

後記

書摘

瑞 香

乳源多白瑞香,冬月盛開如雪,名“雪花”。刈以為薪,雜山蘭芎勞之屬燒之,比屋皆香。其種以孿枝為上,有紫色者香尤烈。雜眾花中,眾花往往無香,皆為所奪。一名“奪香花”,乾者可以稀痘。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五)

[念樓讀]乳源地方的山上,長著許多白色的瑞香花,盛開時遠看像下了雪,人們便叫它“雪花”。砍了它做柴火,夾著野生的蘭草和川芎,燒起來隔壁也聞得見濃烈的香氣。

瑞香以枝幹駢生的為最好。有一種開紫花的則最香,和別的香花放在一起,別的花香都聞不到了,所以又叫它“奪香花”。曬乾人藥,可以治痘症。[念樓日]各地居民給各種動植礦物日用器物取的名字,有不少真的好,比如“奪香花”。可惜這類俗名大半沒能通行,能上升為正式學名的則更少了。

如能編一本《俗名大詞典》,把一物在各地的俗名全都羅列起來,即使不加考證,也是大有意思的。

步 驚

步驚,木本。以嫩葉和米數粒微炒,煎湯飲之,可愈嘔瀉寒疾。花有幽香,步行遇之,往往驚為蕙蘭,故日“步驚”。永安人每以嫩葉乾之,持入京師作人事。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五)

[念樓讀]“步驚”是一種木本植物。將它的嫩葉加幾粒米稍微炒一下,煎湯喝了可以治療受寒嘔瀉。

它的花的香味很像蘭花。人們在山野間行走,忽然聞到蘭香,在附近又找不到蘭草,總免不了驚異,所以把這種樹木叫做“步驚”。“步驚”也因此有了名氣。

廣東永安人進北京,常常帶一點曬乾了的“步驚”嫩葉,作為禮物送人。[念樓日]會讀書的人讀閒雜書,總能從瑣屑記述中,找到有思想文化歷史意義的材料,即所謂“見微知著”。我不夠這樣的水平,但也對“步驚”這類自己原來並不知道然而卻很想知道的草木蟲魚一類記述感到興趣,雖然拿現代科學知識來查考有些不免錯訛。語云,不賢者識其小者,其我之謂乎。

笛 聲

予於聲歌無所諳,獨喜笛音寥亮。每當抑鬱無聊,趣起一弄,往往多悲感之聲,——淚與俱垂,審音者知其為恨人矣。今夜風和月瑩,闌乾靜倚,意亦正適。為吹古詩一二首,皆和平之詞,而其聲仍不免於嗚咽,何也?

(清·龔煒巢林筆談》卷四)

[念樓讀]我對於音樂沒有多少了解,只喜歡笛聲的高亢清越。每當心情抑鬱,覺得無聊,便取出笛子來吹。也不管吹的是什麼,入耳好像都是悲哀的調子。吹著,聽著,有時淚水便不知不覺地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