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孟憲民先生 |
1918年 考入北京清華學堂高等科。
1922年 畢業於清華學堂,留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校。
1924年 畢業於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校;到蒙大拿州標特銅礦參觀考察。
1925年 重回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校,獲工程師稱號,在該州虎城鉛鋅礦實習。
1926年 入麻薩諸塞茨州理工學院研究生班,受教於礦床學大師W.林格侖。
1927年 獲麻薩諸塞茨州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後回國。
1928年 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1937年 任雲南箇舊錫礦探礦隊長、工程處主任。
1946—1952年 任清華大學地質系教授。
1952年 任地質部地質礦產司副司長。
1955年 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6年 任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長。
1959年 任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1964年 代表中國科協率團訪問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
1969年2月18日 在北京逝世。
生平概況
孟憲民,字應鰲。1900年2月2日出生於一個職員家庭,父名孟進,曾擔任過書記員,替人謄抄檔案。孟憲民1905年到1908年在家鄉讀私塾。後隨父親到湖北漢口,上四明國小。1912年,國小畢業,考入文華中學。1918年,中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清華學堂高等科。1919年,積極參加了“五四”愛國運動。1922年夏,畢業於清華學堂,赴美國留學。他最初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校學習。他刻苦努力,兩年讀完地質課程,於1924年畢業。畢業後,他到美國蒙大拿州的標特銅礦參觀考察。緊接著於同年底回到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校。經多方努力,在該州虎城鉛鋅礦業公司找到實習機會,任井下採樣員和化驗員,工作一年多。1926年夏,他進入美國麻薩諸塞茨州理工學院研究生班繼續深造,受教於著名礦床學大師林格侖教授,致力於礦床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於1927年夏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孟憲民回國不久,正逢北京大學地質系李四光教授受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之託,籌建該院地質研究所,孟憲民應李四光之聘,任該所研究員。他進該所一個多月後,赴廣西中部調查地質,繼赴湖北南漳、當陽、遠安一帶進行煤田地質調查。19291933年,他到浙江紹興、諸暨、蕭山、嵊縣、青田、昌化,安徽蕪湖、繁昌、銅陵、宣城及湖南臨武、常寧等地進行地質礦產調查,撰寫發表了6篇研究報告(獨著3篇,與人合著3篇)。1934年,孟憲民應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丁文江之請求,調查雲南箇舊錫礦,並參加了中緬邊界南段未定界的勘察工作,至1936年春結束在雲南的工作回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錢昌照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李四光商洽,請孟憲民再去箇舊錫礦,任錫礦勘探隊隊長,後勘探隊改為工程處,孟憲民為主任,為該礦的探、采、運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他再赴雲南,重點作東川銅礦的詳查勘探。1946-1952年,孟憲民任清華大學地質系教授。1952年,地質部成立。孟憲民調任該部地質礦產司副司長。1956年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成立,孟憲民任副所長,後任所長。1959年,地質部地質科學研究院成立,孟憲民任副院長、院黨委委員,一直從事地質學、礦床學研究工作,直到1969年在北京逝世。
孟憲民早年加入中國地質學會,一直積極參加學會活動與工作。他於1938年、1942—1944年、1948年任《地質論評》編輯;1941年、1945—1947年、1949年、1950年任《中國地質學會志》編輯;19521956年任《地質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1957-1962年任中國地質學會編輯委員會主任;1962-1969年任學會編輯委員會委員, 《地質學報》主編。他於1948年、1949年、1951年任中國地質學會候補理事;1952年、1953年、19571962年任理事,19621969年任常務理事。1954年冬,他曾列席第二屆全國政協會議。1955年他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地學部學部委員。他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代表中國科協,率團訪問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同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孟憲民畢生從事礦床地質學研究,在礦物學、岩石學研究方面造詣頗深。他調查研究的範圍遍及大半箇中國,他對若干重要礦山的礦區地質、礦床成因方面更有重大建樹。
箇舊錫礦勘查
1938年,孟憲民擔任箇舊錫礦勘探隊隊長及雲南錫礦工程處主任,帶領工作人員鑽入狹而深的民窿礦硐,作了精細的測量,製成1/5000的箇舊礦區地質圖及1/10000地形圖,以確定錫礦體產狀。在此基礎上,開創了正規的石門、平巷、風動鑿岩、鐵道礦兜、豎井提升運礦等機械化及半機械化新方法。他提出在老廠背陰山沖地面毫無礦化之處開鑿一對豎井,分別運送礦石和運送人員。豎井直徑為3.8米和3.1米,深度為205米,在地下掘通,井下又開鑿正規巷道和石門,豎井提升運礦全用機械化。兩豎井在205米深處連通後,向灣子街潛力最大的礦化區掘進,終於在1公里多處見礦,在更遠的主巷、支巷中亦遇到許多大、中型礦體。而且,此兩豎井井底開拓的平巷恰好位於該區隱伏花崗岩突起之頂部礦化最強烈處。此兩豎井不但是運輸井,實際是結合探、采、運為一體的綜合通道。在當時無鑽探、物探資料的條件下,井巷工程設計如此準確,實令人萬分驚奇和佩服。此礦井工程總長度3486.85米,歷時5年,於1945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直到90年代,還一直是國營雲南錫業公司原生礦最主要的探采井。1943—1946年間,雲南省經濟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合組的雲南地質調查組,由孟憲民主持,有許傑、張席禔、王恆升、鄧玉書、舒全安和馬旭輝等人參與,又對箇舊錫礦進行了大量地質調查,先後發表了: 《中國之錫礦》 、 《雲南之錫礦》 、 《雲南礦產種類述略》 、《雲南高原的幾種構造現象》和《雲南箇舊錫礦區地質圖及說明書》等論著,更有利於箇舊錫礦之開發。
東川銅礦研究
1942年,孟憲民領導雲南東川地質調查組對東川銅礦做了系統的區域地質和礦產普查工作。他們不怕東川礦區險惡的地形,自行測量三角網和1/50000地形圖,然後進行地層剖面的選定、測制與填圖工作,對含銅的前寒武紀淺變質岩系(昆陽群)首次作了劃分對比。他們分該群為7個單元,自下而上是綠墩板岩、姑莊板岩、因民紫色層、落雪灰岩、桃園板岩、黑山板岩和大風口頁岩。他們確定,昆陽群早於南方震旦系,並弄清了銅礦在落雪、因民和湯丹全區都是成層狀沿因民紫色層與落雪灰岩之間的過渡帶產出。經過兩三年奮戰,他們完成了全區幾千平方公里的1/250000地質圖和落雪、因民、湯丹礦區1/5000至1/10000地形地質圖及中英文對照說明書。該項成果按層狀礦正確估算有100萬噸銅的遠景儲量。他們研究的成果也體現在1948年孟憲民與張席禔、許傑、鄧玉書、舒全安聯名發表的專著《雲南東北部東川地區地質》中。此書內,孟憲民與鄧玉書、舒全安負責撰寫的“經濟地質I”內容正是東川最主要的礦區——落雪—因民銅礦與湯丹—白錫臘銅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孟憲民於1952年春與中央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長李華、王逸群等再赴東川銅礦勘查,從而揭開了1953—1955年東川礦區大規模勘探的序幕。1963年秋,孟憲民第三次到東川銅礦,除進一步研究銅礦外,還探討了該區岩漿岩中有無鈮、鉭礦化之可能性的問題。
孟憲民經多次反覆對東川銅礦的考察研究,終於解決了東川銅礦之成因與找礦預測問題。前人對於東川銅礦成因大都認為是岩漿熱液型。孟憲民根據自己大量野外實踐和研究工作,在50年代初已認識到東川銅礦屬層狀和似層狀銅礦。50年代之後,他更進一步懷疑熱液成礦論,1962年,他終於提出東川銅礦屬沉積成因的見解。在他的啟發下,東川礦區的地質人員從地層、岩性、岩相古地理、礦體形態、產狀、礦石結構構造、藻類化石(疊層石)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特別在地球化學方面,從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資料等進行綜合研究,否定了銅礦床與二疊紀輝長岩和前震旦紀輝長輝綠岩之間的礦源關係,從而基本上結束了關於東川銅礦床屬岩漿期後熱液成因的爭論,東川銅礦是同生沉積的層控礦床的信念終於確立下來。弄清了成因才有利於預測。當孟憲民發現脈狀礦體是沿一定層位分布時,就沿層位布置鑽孔,追索主要層狀礦體,果然達到預期的目的。
礦物微化學
孟憲民作為一位傑出的礦床學家,善於將岩石學和礦物學的工作同礦床學的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他更深深地懂得,礦物之準確鑑定是一切的基礎。抗日戰爭之初,孟憲民去昆明籌建雲南地質調查組,並負責該組工作,條件極其艱苦。他集中力量研究礦物的微化學分析。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的高崇熙教授常與他合作,並提供化學試劑,使他工作很有成效。為了推廣這種先進方法,他特用英文寫了一本《礦物鑑定的微化學方法》 ,於1943年由雲南省經濟委員會地質組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聯合刊印。該書談及礦物微化學分析的一般概念、所用試劑、工具與儀器、化驗程式,以及具體的55種元素的化驗法,最後列了一張“各種元素之半微量與微量化學反應之特徵現象與靈敏度總表”,書後還附有4個圖版,共24張素描的反應產物晶形圖,更使人易於掌握。孟憲民是中國最早運用微化學試驗法鑑定礦物的學者。幾十年中他一直大力倡導此法,無疑對中國礦物鑑定工作有很大的推動。
同生成礦論
孟憲民在學術上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從不墨守成規。他本是後生岩漿熱液成礦學派鼻祖林格侖的門人,他在早期工作中,也遵循鮑文的玄武岩漿分異成岩說與林格侖的岩漿熱液成礦說之正統、經典理論。但經過長期實踐與探索,他發現這些學說不能很好地解釋許多地質現象。於是,他尊重事實,逐漸把立足點轉到同生沉積—火山成礦論上來。在找礦思想上,他摒棄了“沿小侵入體找礦”,而主張“沿層找礦”。在他建議下,於1959年在貴州召開了全國鉛鋅礦會議,討論礦床成因和找礦方向。由他發起,在1963年舉行長江中下游鐵銅礦床成因與找礦方向現場會議。有各個礦床學派參加,並開展了一場大辯論。孟憲民在這些會議上積極倡導了同生論與層控礦床學說。由於對同生成礦論的研究,孟憲民追索到後生成礦學派關於岩漿侵入、熱液交代的一些根本問題,在於花崗岩類之成因與產狀問題。他提出過若干新見解,指出花崗岩並非都是“上小下大”和一味向下延伸,而是“有頂有底”;並認為部分花崗岩是火山成因的。他還熱烈支持花崗岩化理論。他倡議並組織了1965年在安徽黃山召開的花崗岩討論會,對花崗岩化學說之宣傳達到最高潮。他這方面的主要論著有《關於花崗岩的安放問題》等等。
礦床學成就
孟憲民在礦床學上的重大成就,得到國內外同行普遍讚揚與欽敬。中國著名礦床學家謝家榮1941年在《雲南礦產概論》一文中稱道孟憲民為首的箇舊地質調查工作是中外專家調查工作中“最為詳盡者”。1963年,孟憲民的《礦床成因與找礦》一文在英文版《科學通報》上發表後,英國層控礦床學家內納即來函表示讚賞,並希望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孟憲民對科學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很重視的。1956年,他領導組建各種地質礦產研究專業小組,意識到稀有元素礦產資源對中國未來國防尖端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當時這方面研究尚處於空白。於是,他積極抽調有關人員,從岩礦鑑定、化學分析、選礦試驗到理論研究,成龍配套地派到蘇聯有關研究所、稀有金屬礦山、工廠去進修考察,為儘快開展中國稀有元素礦產的找礦和研究工作,及時作了許多準備,以至有後來的發展。
1964年,孟憲民曾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率團訪問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他在當地作了關於《礦床分類和找礦》 、 《礦床成因和找礦》以及《石油地質》方面的報告,並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名義邀請所訪問的國家的地質專家參加北京科學討論會。
孟憲民工作作風嚴謹、認真,與下屬人員同甘共苦,不畏難,不避險,深入普查勘探第一線,兢兢業業地工作。他倡導同生成礦說不僅廢寢忘食,且生病住院亦念念不忘。“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遭迫害,仍親自刻蠟紙,油印同生成礦論材料,不懈地宣傳。充分表現出他熱愛事業,執著追求真理的可貴品質。孟憲民這些崇高精神與他光輝的學術成就一起永垂史冊。